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3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素质也应该值得社会的重视。现阶段,职业化教育已经被人们接受,将拓展训练融入高职体育教学是顺应的现代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倾向,增加体育教学的挑战性和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对体育活动兴趣使现代体育教育的目的所在。本文主要介绍了高职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现状和重要性,思考如何将拓展训练融入到高职体育教学中。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观察12周基础性抗载荷体能训练对某航空学校学生身体成分、力量素质及体力活动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在飞行员体能训练应用的可能性。方法: 以某航空学校飞行学生为研究对象,抽取自愿参加研究的男性学生37人,随机分为对照组(19人)和试验组(18人),试验组进行12周的基础性抗载荷体能训练,包括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和高强度力量训练联合干预,测试训练前后两组学生身体成分、力量素质及体力活动水平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去脂体重和肌肉量,下肢蹬伸力量和躯干等长收缩、伸展力量,体力活动能量消耗和活动步数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 12周基础性抗载荷训练能促进飞行学生抗载荷关键素质提高,可作为飞行员体能训练内容尝试应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通过探讨负重深蹲练习中施加不同动脉闭塞压和间歇方式对大腿肌群激活特征的影响,找出引起最大激活的个人适宜动脉加压相对值范围,为运动员科学进行加压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方法: 募集10名男子运动员,进行负重30%1RM(最大抗阻百分比)的深蹲练习,以间歇加压和持续加压两种模式,分别完成无加压、40%动脉闭塞压(AOP)、50%AOP和60%AOP四种加压形式。运用Wave plus无线表面肌电测试仪采集大腿肌群的表面肌电信号,计算出大腿前、后肌群的肌电振幅值。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考察通过施加不同动脉闭塞压和不同间歇休息模式对大腿肌肉群的激活效应及其差异。结果: ① 经过双因素方差分析,通过施加不同AOP对所测肌肉标准化均方根振幅值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而间歇方式则对所测大腿肌群%MVC值无显著性影响(P>0.05),施加不同动脉闭塞压和间歇方式对所测肌肉肌电活动的交互作用均无显著性(P>0.05);② 30%1RM负重深蹲练习时,在50%AOP压力条件下,间歇和持续加压都可以显著提高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股二头肌和半腱肌的%MVC值(P<0.05);③ 40%AOP压力条件下,仅间歇深蹲练习可显著提高股直肌的%MVC值(P<0.05);60%AOP压力条件下,也仅间歇练习可以显著提高股内侧肌和半腱肌%MVC值(P<0.05)。结论: 本研究进一步验证了50%AOP施压对高水平手球运动员在轻负重蹲起练习可以同时显著提高股四头肌和股后肌群的最佳激活程度,产生最佳训练效果,间歇模式推荐采用除压间歇模式。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交替垂直振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血液流变学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8月期间我中心收治的13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68)与研究组(n=68),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联合交替垂直振动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平衡功能、血液流变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性步态测试(FGA)、特异性活动平衡信心量表(ABC)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Barthel指数(BI)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6.76%(59/68),高于对照组的60.29%(41/68)(P<0.05)。结论:交替垂直振动训练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平衡功能、血液流变学以及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5.
朱鹮(Nipponia nippon)是世界濒危物种,中国Ⅰ级重点保护动物。为了进一步扩大其种群分布范围,2018年7月将20只朱鹮从陕西洋县朱鹮救护饲养中心引入到北戴河国家湿地公园开展野化饲养。为了解朱鹮对该地模拟自然环境的野化适应效果,于2018年7-10月对朱鹮在大网笼中的行为和栖息地利用进行了观察。野化训练过程中,朱鹮在训练笼中快速获得良好的飞行技巧,飞行中能够避免碰撞野化网笼软网。持续飞行时间从观察初期的(106.8±93.4)s,增长至后期的(145.8±118.1)s。野化训练第1天,有70%个体在树上夜宿,其他个体在地面及栖杠上夜宿;30 d时间内,朱鹮全部获得树上夜宿能力。野化训练后期和前期相比,觅食时间从55.4%提高至58.3%,并显著提高了对浅水觅食地的利用率。后期显著提高了警戒行为的时间比例,并表现出对猛禽等天敌的防御反应。通过87d的野化训练,试验个体的行为和生境利用发生较大变化并趋于稳定,表明其已基本适应了当地的新环境。为了进一步适应放飞后的野外环境多样性,建议在今后的野化训练中改变朱鹮的投食策略,增加觅食难度,并开展当地特有食物的投喂试验。  相似文献   
106.
107.
目的:探讨自适应式与固定式生物反馈训练对出口梗阻型便秘(OOC)患者肛直肠功能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12月期间晋城大医院收治的OOC患者9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9,固定式生物反馈训练)和研究组(n=49,自适应式生物反馈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肛直肠功能、排便次数、排便困难评分和心理状态。结果:研究组治疗8周后的临床总有效率93.88%(46/49),高于对照组的77.55%(38/49)(P0.05)。两组治疗8周后排便次数增加,排便困难评分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8周后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排便困难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8周后直肠肛门抑制反射阈、肛管静息压均较治疗前下降,模拟排便时直肠肛管压力梯度较治疗前升高(P0.05)。两组治疗8周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固定式生物反馈训练相比,自适应式生物反馈训练可获得与之效果相当的肛直肠功能改善程度,并可进一步减轻患者症状及改善心理状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训练辅助治疗梗阻性便秘患者对粪便性状、排便时间与排便频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梗阻性便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组接受常规治疗,B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固定式生物反馈训练(FBF),C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自适应式生物反馈训练(ABF),比较3组治疗前后肛直肠功能、粪便性状、排便时间、排便频度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直肠肛门压力梯度:A组B组C组(P0.05),矛盾性收缩率:A组B组C组(P0.05),B组与C组肛管静息压、直肠肛门抑制反射阈值显著小于A组(P0.05),且肛管松弛率显著大于A组(P0.05);C组粪便性状4~7型占比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且B组4~7型占比明显高于A组(P0.05);排便时间:A组B组C组(P0.05),排便频度:A组B组C组(P0.05);C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与B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训练尤其是ABF可有效改善梗阻性便秘患者肛直肠功能,在改善粪便性状、缩短排便时间、增加排便频度上具有明显优势,可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9.
低氧环境和运动训练均可导致人体体重降低,然而,低氧结合中强度训练对肥胖人群能量代谢及氧化应激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招募了60名无系统运动训练史的健康男性大学生,将受试者分为低氧组和常氧组,每组30名。在一个110 m^2的训练室内通过低氧训练系统模拟人工低氧环境(海拔高度:2 500 m,氧浓度:15%)。两组受试者进行1个月的低氧/常氧中强度骑行训练。此外,对低氧和常氧中强度训练的大鼠进行力竭跑台运动测试,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评价大鼠骨骼肌形态学变化,RT-PCR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 mRNA的表达。研究显示,运动后低氧组的体重、脂肪重量和BMI均显著低于常氧组(p<0.05)。运动后低氧组的血清TC、HDL-C和LDL-C含量均显著低于常氧组(p<0.05),而总TG含量与常氧组无显著差异(p>0.05)。运动后,低氧组的游离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常氧组(p<0.05),两组血糖无显著差异(p>0.05)。运动后,低氧组的SOD和GSH-PX水平显著高于常氧组(p<0.05),而MDA水平显著低于常氧组(p<0.05)。运动后,低氧组的IL-1β、IL-6和TNF-α水平显著低于常氧组(p<0.05)。力竭运动后,低氧组大鼠的骨骼肌形态学改变异常情况明显低于常氧组。低氧组的HIF-1αm RNA水平显著高于常氧组。本研究表明,与常氧相比,低氧中强度训练可有效降低肥胖人群的血脂水平,促进脂肪动员,减弱氧化应激损伤,抑制促炎细胞因子表达,从而促进体重减轻,并防止糖尿病、高血脂等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生。此外,低氧中强度可通过上调HIF-1α来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并减弱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110.
白藜芦醇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和药用价值,例如抗炎、抗衰老、抗病毒、抗肿瘤等。为了探讨白藜芦醇在外源性抗氧化剂方面的开发价值。本研究建立了跑步力竭SD大鼠模型,应用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处理大鼠4周。研究显示,白藜芦醇处理可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提高大鼠的跑步力竭时间(p<0.05)。白藜芦醇处理以剂量依赖方式降低大鼠血清乳酸和尿素氮水平并升高游离脂肪酸水平(p<0.05)。白藜芦醇处理以剂量依赖方式升高大鼠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水平,并降低丙二醛水平(p<0.05)。白藜芦醇处理以剂量依赖方式降低血清肌酸激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丙氨酸转氨酶水平(p<0.05)。此外,白藜芦醇明显减轻了大鼠骨骼肌的病理改变。因此,白藜芦醇可提高跑步力竭大鼠的抗疲劳能力,改善能量代谢方式,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少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