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三极环境(TPE)是由中国科学家主导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致力于揭示青藏高原地区的环境变化过程与机制,提高人类应对该地区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众多中国科研人员参与了这项计划,在尼泊尔这个幸福指数极高的国家,他们的科研和考察也被各种新鲜感和幸福感溢满。  相似文献   
2.
土壤重金属污染对蚯蚓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52,自引:9,他引:43  
测定了草甸棕壤条件下 ,Cu、Zn、Pb、Cd单一 /复合污染对蚯蚓的急性致死及亚致死效应 .结果表明 ,Cu、Pb浓度与蚯蚓死亡率显著相关 (α=0 .0 5 ,RCu=0 .86 ,RPb=0 .87) ,Cu浓度与生长抑制率显著相关 (α=0 .0 5 ,RCu=0 .84) ,其他供试重金属浓度与蚯蚓死亡率和生长抑制率相关性不显著 .蚯蚓个体对重金属毒性的耐受程度差别较大 .其毒性阈值 (引起个体蚯蚓死亡浓度 )分别为 :Cu 30 0mg·kg-1,Zn 130 0mg·kg-1,Pb 170 0mg·kg-1,Cd 30 0mg·kg-1.LC50 分别为 :Cu 40 0~ 45 0mg·kg-1,Zn15 0 0~ 190 0mg·kg-1,Pb2 35 0~ 2 40 0mg·kg-1,Cd 90 0mg·kg-1.在Cu、Zn、Pb、Cd单一污染引起 >10 %蚯蚓死亡的浓度下 ,复合污染导致 10 0 %蚯蚓死亡 ,表明复合污染极强的协同效应 .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草甸棕壤条件下,菲、芘、1,2,4—三氮苯对高等植物(小麦、白菜、西红柿)根伸长抑制串以及复合污染毒性效应。结果表明,菲、芘、1,2,4—三氮苯浓度与植物根伸长抑制串呈显著线性或对数相关(p=0.05)。3种化学品对植物根伸长抑制的强弱顺序为1,2,4—三氮苯>菲>芘。这与3种化学品的水中溶解度大小显著相关。小麦是3种供试植物中对有机污染物最敏感植物。菲、芘、1,2,4—三氮苯复合污染主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通过分析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生化过程与数量、种群及群落的影响、影响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毒性的因素、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毒性的评价指标、微生物对重金属的耐性与适应性以及重金属毒性的差异 ,综合评述了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效应 .  相似文献   
5.
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大量有关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的研究表明,虽然有些农药对土壤微生物及其活性会产生抑制或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一般是短暂的;按推荐浓度正常使用农药通常不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各种生化过程和活性,对土壤的物质循环和土壤肥力也没有不利影响;但大多数土壤薰蒸剂和杀真菌剂能改变土壤微生物平衡,它们对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强于杀虫剂和除草剂;长期使用农药不致使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发生明显变化,这应部分归功于土壤微生物对农药的降解或转化.  相似文献   
6.
重金属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22,自引:8,他引:14  
通过分析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生化过程与数量、种群及群落的影响、影响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毒性的因素、重对土壤微生物毒性的评价指标、微生物对重金属的耐性与适应性以及重金属毒性的差异,综合评述了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7.
8.
9.
菲和芘对土壤中植物根伸长抑制的生态毒性效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了草甸棕壤条件下 ,菲、芘对小麦、白菜、西红柿 3种植物根伸长抑制率 ,以及复合污染毒性效应。结果表明 ,菲、芘浓度与植物根伸长抑制率呈显著线性或对数相关 (P =0 0 5 )。 2种有机物对植物根伸长抑制强度为菲 >芘。这与菲、芘的水中溶解度明显相关。与土壤脱氢酶活性和蚕豆根尖微核实验结果相比 ,植物根伸长对菲、芘毒性更敏感。小麦为有机污染的最敏感指示植物。菲、芘复合污染产生明显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免疫球蛋白缓释微囊的制备、结构表征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微囊化是实现生物药物制剂缓控释放的最重要方法之一。以乙基纤维素(EC)为囊材,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制备了免疫球蛋白乙基纤维素微囊。用扫描电镜(SEM)考察了微囊的孔结构和形貌特征,并通过体外溶出实验考察了微囊的缓释效果。结果表明,在给定制备条件下制得的微囊圆整度好,孔径分布范围较窄,在模拟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微囊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如下:囊心囊材比2.5∶1,30℃下反应6h,搅拌速率250r/min,吐温80用量8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