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0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杀虫灯诱杀昆虫的有效距离及生态学参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人工标记释放回收技术,探讨了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和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的有效距离及不同安装高度的诱杀效果。诱杀结果表明,标记释放虫源离灯越远,其灯下回收率越低;灯高0.8m的灯下回收率显著高于灯高1.3m。提出了用"可控距离CID"、"诱杀中距离MTD50"、"诱杀黄金距离GTD61.8"3个生态学参数量化与规范杀虫灯对昆虫的诱杀距离。拟合结果表明,高0.8m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可控距离分别为115.1m、110.9m,诱杀中距离分别为71.8m、67.4m,诱杀黄金距离分别为61.5m、57.1m,可控面积分别是4.2hm2、3.9hm2;高1.3m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可控距离分别为108.1m、107.8m,诱杀中距离分别为66.6m、64.7m,诱杀黄金距离分别为56.7m、54.5m,可控面积分别是3.7hm2、3.6hm2。  相似文献   
82.
以云南松和云南油杉为研究对象,分析种子形态特征(质量、长度、宽度、种翅面积)和传播特征(狭长度、翅载力、沉降速度、水平传播距离)之间的关系,比较2物种种子风力传播特征及传播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1)种子翅载力对沉降速度的影响最大,种子形状(狭长度)对沉降速度的影响较弱.种子水平传播距离受各形态特征和传播特征的影响不明显;2)云南松种子的所有形态特征值均极显著低于云南油杉种子;3)种子传播特征中,云南松种子的狭长度较大,翅载力较小,沉降速度(77.3cm.s^-1)小于云南油杉(116.9cm·s^-1),水平传播距离(0.75m)大于云南油杉(0.71m),云南松种子的风力传播能力较强。本研究可为深入理解种子风力传播机制以及种子的进化生态适应策略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3.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鞍山市生态网络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使得生境斑块日益破碎,连接性不断降低,严重威胁区域的生态环境,生态网络的构建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保障。针对辽宁省鞍山市的实际情况,选取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人文建设等生态功能节点,利用熵权法综合评价不同景观类型结构和功能对生态功能流的影响,在GIS技术支撑下,采用最小耗费距离模型进行潜在廊道模拟,基于重力模型和网络结构指数对生态网络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最小路径生态网络的连接度和闭合度最高,而网络连接度和闭合度水平越高,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越有利,其可作为最优构建的网络;环形生态网络是根据廊道的重要性构建的,成本较适中,综合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其可作为生态网络的核心框架;随着经济水平和人文环境要求的提高,可适当增加廊道数量,逐渐构建最小路径生态网络,改善生态斑块间的连接度,增加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本研究结果可为鞍山市生态景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84.
两栖类的繁殖迁徙是其繁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能否成功完成繁殖迁徙将直接影响到繁殖成功率。两栖类的繁殖迁徙研究对于了解物种和种群对繁殖栖息地的需求、物种的繁殖活动规律,以及科学合理地进行繁殖湿地以及相应栖息地的规划、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国际上对两栖类的繁殖迁徙已有大量的研究,内容涉及多个方面,而国内的研究还非常少。本文从两栖类的繁殖迁徙物候、迁徙模式、迁徙方向与定向、迁徙距离等方面总结了影响两栖类繁殖迁徙时间、繁殖迁徙方向的因素以及两栖类的定向和导航机制,分析了两栖类不同类群和性别在繁殖迁徙距离上的差异及其原因,介绍了两栖类繁殖迁徙常用的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开展两栖类繁殖迁徙的研究将对我国的两栖类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5.
广东汉族22个Y-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及遗传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美森  百茹峰  于晓军  唐剑频 《遗传》2008,30(9):1136-1142
调查了广东汉族群体22个 Y-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分布情况, 探讨其群体遗传学及法医学应用价值。通过自行建立的两组Y-STR荧光标记复合扩增体系(MultiplexⅠ: DYS505, DYS533, DYS576, DYS588, DYS634, DYS643; MultiplexⅡ: DYS461, DYS481, DYS504, DYS508, DYS607)和应用进口Powerplex Y System (DYS19, DYS389Ⅰ/Ⅱ, DYS390, DYS391, DYS392, DYS393, DYS385, DYS437, DYS438, DYS439), 对广东汉族216 名无关男性个体进行22 个STR基因座的复合分型, 用ABI310基因分析仪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 统计22 个Y-STR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参数, 并结合已公开发表的其他12 个群体“扩展单倍型”的数据资料, 分析广东汉族群体遗传距离和聚类关系。3 组复合扩增系统均可成功进行分型, 基因多样性GD值在0.3299(DYS634)~ 0.9425(DYS385); 22 个Y-STR基因座共同构成的单倍型214 种, 单倍型多样性为0.9999。广东汉族和潮汕汉族的遗传距离最近(-0.0030), 与东北汉族的遗传距离最远(0.0195)。22 个Y-STR基因座联合检测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 对建立Y染色体STR数据库, 研究群体遗传学和进行法医学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
济南市城市绿地可达性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济南市1989、1996和2004年SPOT遥感卫星影像数据解译的城市绿地分类图、道路图和水系图为基础数据资料,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支持下,运用景观可达性的概念与原理,采用费用加权距离方法,对济南市整体绿地系统和公园与广场绿地可达性的时空动态变化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济南市城市绿地的可达性不断提高与改善;2)济南市城市绿地可达性的空间格局变化明显,但仍不均衡、不太合理;3)城市绿地面积和斑块数量的不断增加、绿地分布格局的日益均衡和道路网的日臻完善是可达性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4)城市绿地可达性分析是衡量城市绿地服务功能社会公平性的有力手段,充分体现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目前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补充。因此,城市绿地可达性分析结果可为合理调整与设计城市绿地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7.
遗传距离的错误观点和病毒进化踪迹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病毒基因序列的遗传距离(K)的演算,发现公式中的p和q应理解为转换率和颠换率;计算所得的K值是一个百分率,更适合于显示生物进化的时间概念.因此建议将遗传距离改名为进化率.并从进化率计算中的规律性变化,探索了病毒进化的信息.  相似文献   
88.
四个鲫鱼品系线粒体DNA的限制性酶切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差速离心和核酸酶消化法从红鲫 (C auratusredvar .)、湘鲫 [F1hybridsofredcruciancarp (♀ )×commoncarp (♂ ) ]、野鲫 (C auratusauratus)和白鲫 (C auratuscuvieri)的肝组织及白鲫的卵巢中提取和纯化线粒体DNA。用 9种内切酶 (EcoRⅠ、HindⅢ、PstⅠ、BglⅡ、BamHⅠ、XhoⅠ、XbaⅠ、SalⅠ和KpnⅠ )进行单酶酶解 ,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检测出PstⅠ、KpnⅠ和BglⅡ 3种酶在品系间存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但并未检测出品系内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计算出红鲫、湘鲫、白鲫和野鲫的mtDNA大小分别约为 16 19、 16 0 2、 16 6 0和 16 0 6kb。根据限制性酶切片段共享度 ,计算出 4个品系间的遗传距离 ,结果表明存在直接亲缘关系的红鲫与湘鲫之间的遗传差异最小 ,证实了红鲫与子代湘鲫之间mtDNA遵循母系遗传的特性。  相似文献   
89.
在玉米单交种育种中,鉴定高产杂交种和具有优良特性的自交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研究以17个优良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照双列杂交配组合,利用RAPD技术分析17个自交系的多态性以及RAPD标记与9个重要农艺性状(包括产量)的关系。基于RAPD标记计算的相似系数聚类将17个自交系分为5个类群,经分析与系谱关系基本一致。杂交种性状及其特殊配合力与亲本间的遗传距离是高度相关的,与聚类前比较,聚类后平均遗传距离与  相似文献   
90.
蚜虫不同分类阶元之间遗传距离的RAPD-PCR研究(英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RAPD PCR技术研究了蚜虫不同分类阶元的遗传距离。从 2 0种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7种引物 ,并用它们的扩增结果进行Nei’s的遗传距离的计算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蚜虫的遗传距离在不同科之间为 0 .56 6 3± 0 .0 6 89,亚科之间为 0 .4 586± 0 .0 2 142 ,属之间为 0 .3816± 0 .0 375,种之间为 0 .2 975±0 0 6 2 7,同一种的不同种群之间为 0 .0 4 33± 0 .0 2 2 2。同时 ,本研究结果为在DNA水平上研究蚜虫的分化和种的鉴定 ,尤其是对于近缘种的鉴定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