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7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40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采用DDRT—PCR技术,对低温(4℃)胁迫处理不同时间(0、8、12、24和48h)后茶树[Camellia sinensis(Linn.)O.Ktze.]抗寒品种‘紫阳圆叶’(‘Ziyangyuanye’)叶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分离和测序,并采用半定量RT-PCR对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有12个引物对扩增出有明显差异的cDNA片段,其中3个片段是与抗寒性相关的差异片段,分别被命名为Csgsf.Cscafl和Cscaf2,碱基数分别为217、316和232bp。比对结果显示:Cscaf与茶树品种‘安吉白茶’(‘Anjibaicha’)和‘龙井43’(‘Longjing43’)的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96%和91%,与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inn.)、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 Gaertn.)、油棕(ElaeisguineensisJacq.)、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s Linn.)和水稻(Oryza sativa Linn.)等植物的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基因序列同源性均达到90%以上,因此,Cscafl应为茶树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片段;Cscaf2与干旱胁迫条件下茶树表达的cDNA的同源性为100%,为茶树应答干旱和低温胁迫的基因片段;Cscafl未检索出同源序列,推测其为与冷胁迫相关的未知基因片段。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Cscafl和Cscafl在低温胁迫的初始期即开始表达且表达量随低温胁迫时间延长逐渐下调;而Cscaf2的表达量随低温胁迫时间延长逐渐上调并在胁迫48h后达到最大,3个片段的表达特性均与差异扩增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52.
目的 研究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消化道中生长素释放肽ghrelin免疫活性(IR)细胞的分布、组织定位及其在冬眠期的变化.方法 应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生物统计学分析.结果 Ghrelin-IR细胞在扬子鳄的小胃密度最高,在胃贲门部、胃体和胃幽门部有少量分布,主要位于胃腺上皮细胞之间.在食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直肠中均未检测出ghrelin-IR细胞.冬眠期小胃ghrelin-IR细胞显著性减少(P〈0.01),其它部位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扬子鳄消化道ghrelin-IR细胞的分布同其它动物有相似之处,也有其一定的特异性.Ghrelin在扬子鳄冬眠期的代谢变化和能量稳态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观察扬子鳄纹状体内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和生长抑素信使核糖核酸(somatostatin 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SOMmRNA)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和分布.方法 采用亚铁氰化酮法和原位杂交法观察扬子鳄纹状体内AChE和SOMmRNA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和特征.结果 扬子鳄纹状体内有AChE和SOMmRNA阳性神经元分布,两种神经元均有大、中、小型细胞,以中、小型细胞为主,神经元胞体呈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梭形和多角形.结论 扬子鳄纹状体内有AChE和SOMmRNA阳性神经元分布.  相似文献   
54.
Cultured crown gall cells of Catharanthus roseus Don (Vinca rosea L.) was found to contain brassinosteroids. These were identified as brassinolide and castasterone by GC/MS. This is the first conclusive identification of endogenous brassinosteroids in cultured cells.  相似文献   
55.
分生孢子是中国被毛孢(H sinensis)生活史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在冬虫夏草侵染和形成过程中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本实验以中国被毛孢纯培养菌种为实验材料,采用显微镜观察了其菌丝体经营养生长产分生孢子过程中显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中国被毛孢在固体培养条件下,可以形成分生孢子,其形态和产生方式与微循环产孢过程中形成的分生孢子一致,同时,在产孢过程中,还存在瓶梗结构纵裂形成对生分生孢子的现象.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观察华支睾吸虫感染对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建立华支睾吸虫感染大鼠模型,分别在造模后48 h、18d和35 d,取肠内容物进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和肠杆菌的培养及定量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在感染后48 h,大鼠肠道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减少(P<0.05),肠球菌和肠杆菌数量略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感染后18 d(童虫期),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进一步减少(P<0.01),肠杆菌和肠球菌数量明显增加(P<0.01);在感染后35 d(成虫期),四种肠道菌与童虫期的变化基本一致.结论 华支睾吸虫感染可致大鼠肠道菌群发生失调,其中益生菌减少,致病菌增多,尤以童虫期、成虫期较重.  相似文献   
57.
【背景】温度对莲草直胸跳甲种群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了解引进的莲草直胸跳甲泰国种群的温度适应性,同时与福州本地种群相比较,可以有效地利用其防治空心莲子草。【方法】采用室内继代饲养的方法,设置3个温度,对莲草直胸跳甲福州本地种群和泰国热带种群的成虫产卵量及存活率进行了研究。【结果】在相同温度条件下,泰国热带种群的繁殖力显著高于福州本地种群。随着温度的升高,泰国热带种群和福州本地种群的产卵量均有显著下降,但泰国热带种群的产卵量均稍高于福州本地种群。在3个试验温度下,莲草直胸跳甲泰国热带种群的成虫寿命较福州本地种群的寿命长。【结论与意义】莲草直胸跳甲泰国热带种群对温度的适应性和繁殖力强,更容易构建种群,有利于对空心莲子草的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58.
59.
冬虫夏草菌是珍稀濒危名贵中药材冬虫夏草的无性型菌种,是侵染蝠蛾幼虫的唯一菌种,其侵染后形成名贵中药材冬虫夏草。冬虫夏草菌在不同营养及条件下生长形态不同,主要有丝状体和菌球体两种生长形态。冬虫夏草菌丝状菌体能够侵染蝠蛾幼虫,有可能作为一种新的接种体被广泛应用;但丝状菌体对营养要求苛刻、生长缓慢、菌丝体得率低的特点,阻碍了冬虫夏草菌丝状菌体作为侵染蝠蛾幼虫的接种体的开发及应用,从而阻碍了冬虫夏草人工培殖产业化的进程。为了提高冬虫夏草菌丝状菌体的生物表达量,本文对营养及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得出了最佳条件为:葡萄糖质量浓度40 g/L、酵母粉质量浓度65 g/L、培养温度17℃、MgSO_4质量浓度3 g/L、KH_2PO_4质量浓度1.5 g/L、培养时间12 d,按最优培养条件,冬虫夏草菌丝状菌体干重得率15.67 g/L,为下一步新的接种体的制备提供菌源保障。  相似文献   
60.
董彩虹 《菌物学报》2016,(4):369-374
作为名贵传统药材,冬虫夏草的研究方兴未艾。无性型的确定、学名的变更和"一种真菌一个名称"确定了冬虫夏草菌为Ophiocordyceps sinensis;独特的分布、悠久的历史、公众的认可及地方经济的重要作用等被推荐为"国菌";"虫草产业发展金湖宣言"从产、学、研倡议"尊重科学、利好产业"的发展思路。随着科学研究深入和产业技术发展,冬虫夏草培植获得成功。本专刊对冬虫夏草培植相关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对寄主昆虫选育及规模化饲养关键技术到冬虫夏草菌菌种筛选、侵染途径和培植以及培植产品与野生冬虫夏草化学成分和蛋白质谱比较等进行了论述。冬虫夏草培植的成功,不论从科学还是产业的角度,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