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0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Cook双球囊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对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经剖宫产术分娩并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8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中止血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Cook双球囊进行止血,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改良B-Lynch缝合术进行止血。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止血成功率、子宫切除率、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和输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子宫切除率和切口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ook双球囊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用Cook双球囊,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17-丙烯胺-17去甲氧格尔德霉素(17-Allylamino-17-emethoxy-geldanamycin, 17-AAG)对球囊损伤后大鼠颈总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清洁级雄性SD大鼠36只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12只、球囊损伤组(Balloon injury, BI组)12只及17-AAG治疗组(17-AAG组)12只。采用2F Fogarty球囊建立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组模型,17-AAG治疗组大鼠在建模后腹腔注射17-AGG(20 mg/kg 2d)。各组大鼠于球囊损伤3周后取损伤段颈总动脉,通过HE染色观察血管内膜形态学改变并评估内膜增生情况,免疫组化染色(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IHS)法检测血管壁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评估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BI组、17-AAG组大鼠球囊损伤后颈总动脉内膜出现不同程度增生,内膜/中膜面积比(Intima area/Membrane area,I/M)均较Sham组显著升高(P0.05);17-AAG组的I/M较BI组明显下降(P0.05)。BI组、17-AAG组颈总动脉PCNA表达水平较Sham组明显升高(P0.05),较BI组显著降低(P0.05)。BI组、17-AAG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率较Sham组显著升高(P0.05);17-AAG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程度较BI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17-AAG对球囊损伤后颈总动脉内膜增生存在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率影响其增殖程度。  相似文献   
13.
球囊拉伤血管内膜是目前研究血管内膜增厚,管腔狭窄的方便而切实的模型。因此,对其演变过程的形态学研究是必要的。方法:应用PTCA球囊导管拉伤兔髂动脉,用光镜、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拉伤后不同时间的动态变化。结果:拉伤后各期变化不同,拉伤后1周内,以血细胞沉积为主,1周后,内膜开始增生,2至4周增生最快。增生活跃的内膜平滑肌细胞来自活化的中膜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增生极慢,4周内未见内膜内皮化,呈虫食样改变。结论:球囊拉伤兔髂动脉内膜,可引起血栓形成,炎症反应,平滑肌细胞增生和细胞外基质堆积,导致血管腔狭窄。此研究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AM真菌Ⅳ.四个我国新记录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采自我国山东、福建、广西和海南四省土壤中的四种AM真菌新记录种:1.两型球囊霉GlomusdimorphicumBoyetchko&Tewari;2.多产球囊霉GlomusfecundisporumSchenck&Smith;3.亮色盾巨孢囊霉ScutelosporafulgidaKoske&Walker;4.网纹盾巨孢囊霉Scutelosporareticulata(Koske,Miler&Walker)Walker&Sanders。文中详细描述了其形态特征和生境状况。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采自我国山东、福建、广西和海南四省土壤中的四种AM真菌新记录种:1.两型球囊霉Glomus dimorphicum Boyetehko & Tewari;2.多产球囊霉Glomus fecundisporum Schenck & Smith;3亮色盾巨孢囊霉Scutellospora fulgida Koske & Walker;4.网纹盾巨孢囊霉Scutellospora reticulata (Koske,Miller & Walker)Walker & Sanders。文中详细描述了其形态特征和生境状况。  相似文献   
16.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宿主植物提供碳水化合物供其完成整个生命周期,添加外源物质调控AMF和宿主植物的关系被认为是一种可行的措施。通过盆栽实验种植番茄,探索土施不同糖类对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的侵染率、产孢能力和功能(宿主植物生长和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葡萄糖和蔗糖可提高接种了摩西球囊霉的番茄的地上部生物量以及磷、钾吸收量,但对地上部氮吸收量影响不显著;添加麦芽糖和淀粉对地上部生物量及氮磷钾养分吸收量的影响均不显著。添加糖类处理,土壤碱解氮均有下降趋势;土壤速效磷、速效钾随着地上部磷和钾吸收量增加有下降趋势。糖类添加对土壤有机质没有影响。添加不同糖类均提高了AMF的侵染率,其中添加蔗糖处理的侵染率较单独施用摩西球囊霉菌处理增加了114%。单独施用摩西球囊霉菌剂处理土壤孢子数为10个/g,添加葡萄糖和淀粉处理的孢子数均为8个/g,添加蔗糖和麦芽糖处理的孢子数均为11个/g,添加糖类均对AMF产孢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番茄离体毛状根双重培养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 A4诱导樱桃番茄Micro-Tom产生毛状根,并在此基础上成功建立了丛枝菌根(AM)真菌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与转移Ri T-DNA番茄离体毛状根的双重培养体系。该真菌侵染14d左右,菌丝开始形成多级分支,17-21d时,一些菌丝顶端膨大,长出新生孢子。接种后3个月时,每皿孢子数量达到600-800个。新形成的孢子无需休眠,可直接侵染番茄离体根。成功的番茄双重培养为番茄菌根生理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实验体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从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因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入住我院CCU并行IABP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例3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情况,观察使用IABP前后患者心率血压变化,IABP相关并发症,住院期间死亡率.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及时在IABP支持下成功完成急诊PCI手术,患者应用IABP治疗后心率血压均得到明显改善.IABP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仅9例,严重并发症0例,无术中死亡,住院期间死亡3例,其中合并心源性休克死亡2例.结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安全、有效,显著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期间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蜜蜂球囊菌(Ascosphaera apis)是一种专性侵染蜜蜂幼虫的致死性真菌病原。本研究旨在利用PacBio单分子实时(singlemoleculereal-time,SMRT)测序技术对蜜蜂球囊菌孢子(AaS)中基因的可变剪切(alternative splicing,AS)和可变多聚腺苷酸化(alternative polyadenylation,APA)以及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lncRNA)进行鉴定和分析,进而揭示蜜蜂球囊菌孢子中转录组的复杂性。【方法】采用Suppa软件对蜜蜂球囊菌孢子中基因的AS事件进行鉴定。通过RT-PCR对不同类型的AS事件进行验证。采用TAPIS pipeline对蜜蜂球囊菌孢子基因的APA位点进行鉴定。利用MEME软件分析孢子全长转录本的poly(A)剪接位点上游50bp的序列特征并鉴定motif。联用CPC和CNCI软件和比对Swiss-prot数据库的方法预测lncRNA,取三者的交集作为高可信度的lncRNA集合。进一步比较lncRNA和mRNA的转录本长度,外显子数量与长度,内含子长度,GC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已获得的PacBio单分子实时(single molecule real-time, SMRT)测序数据对蜜蜂球囊菌Ascosphaera apis菌丝(AaM)和孢子(AaS)中的转录因子(TF)、融合基因和RNA编辑事件进行鉴定和分析,以期丰富蜜蜂球囊菌的相关信息,并为进一步探究它们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BLASTx工具将AaM和AaS的全长转录本序列比对到Nr, Swiss-Prot和KEGG数据库以获得一致性最高的蛋白序列,再利用hmmscan软件将上述蛋白序列比对到Plant TFdb数据库以获得TF的分类及注释信息。采用TOFU软件中的fusion_finder.py程序进行融合基因的预测,进而分析融合基因的序列和位置信息。使用SAMtools预测AaM和AaS中的RNA编辑事件,再利用ANNOVAR软件对RNA编辑事件进行注释,进而采用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对RNA编辑位点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注释。【结果】在AaS中共鉴定到17个TF家族的213个TF,其中C2H2家族包含的TF成员最多。在AaM和AaS中分别鉴定到921和510个融合基因,二者共有的融合基因为510个,特有的融合基因分别为411和0个。在AaM和AaS中分别鉴定到547和191次RNA编辑事件,其中AaM中同义单核苷酸突变的数量最多,AaS中非同义单核苷酸突变的数量最多。此外,在AaM中鉴定到12种碱基替换类型,其中发生C->T的RNA编辑事件数量最多,达到158次;在AaS中鉴定到9种碱基替换类型,其中发生C->T和G->T的RNA编辑事件数量最多,均有42次。AaM和AaS中RNA编辑位点基因分别涉及19和24个GO功能条目;此外还能注释到11和20条KEGG通路。【结论】蜜蜂球囊菌的菌丝和孢子中含有丰富的TF、融合基因和RNA编辑位点;转录因子C2H2家族与蜜蜂球囊菌菌丝和孢子的生长发育和细胞活动具有潜在关联;RNA编辑事件的碱基替换类型在蜜蜂球囊菌和其他物种中具有物种特异性;RNA编辑可能在蜜蜂球囊菌菌丝和孢子的生长和代谢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