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MPO和CD24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食管癌组织及Barrett食管组织中MPO和CD24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结果:MPO和CD24阳性表达在食管癌组织中为(80.39%,45.09%),均显著性高于Barrett食管组织(62.74%,14.2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PO和CD24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有正相关性(r=0.29,P〈0.05)。结论:MPO和CD24可能参与了食管癌的启动及发生过程,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2.
覃崇宁  何坚 《蛇志》2011,23(4):359-360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化瘀补肾汤治疗肾病综合征蛋白尿的效果。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采用自拟清热化瘀补肾汤口服,同时配合清热解毒化瘀灌肠方;对照组45例给予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起始剂量(1mg·kg^-1·d^-1),晨服,同时予优质蛋白饮食,水肿时进低盐饮食、利尿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脂[甘油三脂(TG)和胆固醇(CH)]、白蛋白(Alb)定量等。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Ridit分析,U=2.1202,P〈O.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的观察指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均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清热化瘀补肾汤治疗肾病综合征蛋白尿的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83.
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出与HIV-1p24抗原结合的多肽,为用多肽辅助p24抗原检测提供实验基础.以重组p24抗原为靶蛋白,对噬菌体随机七肽库进行三轮筛选,用EUSA鉴定第三轮筛选到的噬菌体克隆与p24重组抗原的结合能力,再对噬菌体克隆进行测序分析,同时研究了ELISA中噬菌体加入量及多种封闭剂对噬菌体特异性结合能力的...  相似文献   
84.
目的: 为获得抗人CD24分子成熟多肽核心蛋白(hCD24N)的多克隆抗体。方法: 制备CD24表达阳性的人肿瘤细胞cDNA,采用PCR法扩增hCD24N的编码基因,构建pGEX-KGV-hCD24N原核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乳糖诱导表达;经GST亲和柱层析、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制备并鉴定纯化的GST-StraptagII-hCD24N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抗血清并用rProtein A亲和柱层析纯化多克隆IgG抗体;用间接ELISA法测定抗体效价,Western blotting鉴定抗体特异性,同时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对抗体的特异性和应用可行性作进一步评价。结果: 实现了hCD24N基因的克隆以及在原核细胞中的可溶性重组融合表达,得到了纯化后的目的融合蛋白,并以其为免疫原获得了效价高于1:100 000的抗hCD24N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ting及细胞免疫荧光检测证明该抗体与当前市售的抗人CD24抗体具有相似的免疫反应特异性,并且能够与CD24阳性人肿瘤细胞表达并加工的高度糖基化CD24天然分子发生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结论: 抗hCD24N多克隆抗体的成功制备为进一步以CD24分子为靶点的肿瘤生物学基础研究以及相关癌症的诊断试剂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5.
为了探索力生长因子羧基端E结构域的后24个氨基酸组成的短肽(MGF-Ct24E)对成骨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通过组织块培养法获得大鼠原代成骨细胞,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周期分布情况,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细胞基因表达谱,并用定量PCR实验验证芯片检测结果。结果显示MGF-Ct24E组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培养第一天促增殖效果最为显著。细胞周期结果显示MGF-Ct24E显著提高了S期和G2/M期的细胞所占比例。基因芯片检测发现差异表达基因共1397个,其中上调922,下调475,且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是关于细胞的增殖分化调节,生长因子结合和活性调节等方面。MGF-Ct24E对成骨细胞的这种增殖分化调控提示MGF-Ct24E在促进骨修复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
吴边  马进玉  齐颖  苗丽 《生物磁学》2011,(14):2668-2670
目的:探讨和总结老年人24小时食管pH监测的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我病区自2010年6月到2010年12月接受24小时食管pH监测的患者共50例,分为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采用使用电池的动态pH监测仪进行监测。结果:本研究的50例老年患者中,46例置管一次成功,4例因咽部敏感给予2%的利多卡因10ml咽下后第二次均置管成功。本组检查后无一例造成咽部及胃部的损伤,无误吸等并发症发生。结论:24小时食管pH监测是一种安全、简便、无创伤、客观的检查技术,通过动态pH监测,可检测有无胃食管反流,并算出食管真正接触到反流胃酸的时间。正确的操作方法及细致到位的护理可减少老年患者检查时的痛苦,并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7.
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现代都市人,健康状况却大不如前。当肾病悄然而至,或许你还茫然不觉,以至于耽误治疗的最好时机,因此,掌握一点自检的基本知识,显得颇有必要。  相似文献   
88.
为了研究miR-24对于珠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并明确其作用机制.首先采用定量PCR的方法确定miR-24在红系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情况,以及miR-24过表达后珠蛋白的表达变化情况.进而通过报告基因实验以及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确定miR-24的靶基因.通过表型回复实验证明miR-24是否通过靶基因调控珠蛋白的表达.结果发现在hemin诱导的K562细胞以及EPO诱导的造血干/祖细胞向红系分化过程中,miR-24表达上调,在K562细胞中过表达miR-24可以促进红系分化过程中ε-和γ-珠蛋白的表达上调,进一步的研究表明miR-24是通过靶基因Sp1来行使对珠蛋白的调控作用的.以上结果表明miR-24通过负调节其靶基因Sp1促进红系分化过程中珠蛋白的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89.
研究ING4 (肿瘤生长抑制因子4) 和IL-24 (人白细胞介素24) 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载体 (Ad-ING4-IL-24) 对肺腺癌的化疗增敏效应及分子机制。将Ad-ING4-IL-24感染A549肺癌细胞及联合顺铂 (DDP) 化疗药物作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ING4和IL-24基因在A549肺癌细胞中的转录和表达,MTT法、流式细胞仪 (FCM) 和 Hoechst 染色法检测Ad-ING4-IL-24联合DDP (联合组) 对A549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效应。采用A549细胞株建立人肺腺癌裸鼠模型,然后瘤体局部注射干预用药,动态测量肿瘤体积,并计算瘤重抑瘤率,免疫组化检测ING4、IL-24、bax、bcl-2、VEGF等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Ad-ING4-IL-24感染A549肺癌细胞后可获得成功转录和表达,体外联合组能明显抑制A549肺癌细胞生长和诱导细胞凋亡,呈现出典型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体内联合组同样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瘤重抑瘤率达52.8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联合组能上调bax基因表达,同时下调bcl-2、VEGF等基因的表达。以上结果表明Ad-ING4-IL-24具有化疗增敏的作用,该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和抑制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90.
DNA疫苗能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在肿瘤和感染性疾病的疫苗开发中显示出巨大的潜能。以HIV-1核心蛋白P24为抗原基因,构建pVAX1-p24 DNA,经Western blotting和动物活体成像检测证明,pVAX1 DNA携带的外源基因可以在293T 细胞和小鼠肌肉组织有效表达。采用不同的免疫策略免疫BALB/c小鼠 (DNA/DNA,DNA/Protein),实验结果表明:pVAX1-p24单独免疫BALB/c小鼠,可诱导明显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反应;pVAX1-p24与P24蛋白联合免疫诱导的体液免疫反应高于pVAX1-p24单独免疫,所获得的抗体滴度是单独免疫的7.3~8.0倍,但细胞免疫反应则不及单独免疫组。研究结果表明采取不同的免疫策略可以诱导产生不同的免疫反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免疫策略将获得更好的免疫效果。这些研究为艾滋病疫苗的研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