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9篇
  免费   483篇
  国内免费   325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336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314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362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262篇
  2004年   264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真菌菌群是肠道菌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肠道微生态稳态的维持和宿主的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肠道真菌失调通常和肠道疾病甚至肠道外疾病有关。本文就肠道真菌的定殖与组成、真菌菌群对肠道微生态的调控、菌群失调促进疾病的发展机制、基于肠道真菌的治疗策略和肠道真菌的鉴定分析方法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展望,旨在系统认识肠道真菌调节宿主健康和促进疾病发生的机制,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2.
摘要 目的:探讨侵袭性牙周炎伴错牙合畸形患者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前后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瘦素(leptin)的变化及与牙周指标和辅助性T细胞(Th)亚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2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京中医疗区黄寺门诊部口腔科收治的80例侵袭性牙周炎伴错牙合畸形患者(牙周炎组)和65例于口腔门诊检查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牙周-正畸联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SAA、leptin水平以及外周血中Th1、Th2、Th17细胞占比,并评估牙周指标变化。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SAA、leptin水平与牙周指标以及外周血中Th1、Th2、Th17细胞占比的相关性。结果:牙周炎组治疗前血清SAA、leptin水平,外周血Th1、Th17细胞占比,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附着丧失(AL)、牙周探诊深度(PD)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Th2细胞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牙周炎组治疗后血清SAA、leptin水平,外周血Th1、Th17细胞占比,PLI、SBI、AL、PD较治疗前降低(P<0.05),外周血Th2细胞占比较治疗前增高(P<0.05)。牙周炎组血清SAA、leptin与PLI、SBI、AL、PD,外周血Th1、Th17细胞占比呈正相关,与外周血Th2细胞占比呈负相关(P<0.05)。结论:侵袭性牙周炎伴错牙合畸形患者血清SAA、leptin水平增高,经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后下降,高水平SAA、leptin与牙周组织破坏程度以及Th亚群紊乱有关,检测血清SAA、leptin水平可评估侵袭性牙周炎牙周组织破坏程度以及细胞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33.
摘要 目的:研究信迪利单抗与阿帕替尼在晚期食管癌二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70例食管癌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阿帕替尼治疗,观察组给予信迪利单抗与阿帕替尼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并在治疗前后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糖类抗原50(CA-50)、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鳞癌抗原(SCC)水平;随后通过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的预后生存期,并建立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患者达到中位OS、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ORR、DCR率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A50、CA199、CEA、SCC水平较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位OS、PFS较长(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法、CA50、CA199、CEA、SCC是影响食管癌预后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利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抗血管生成药物对晚期食管癌患者开展二线治疗,不仅能降低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浓度,还能延长患者的预后生存期,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34.
李瑾  王瑜欣  王许航  李静  付开来  戴建君  汤芳  席静 《微生物学报》1963,(收录汇总):3203-3218
【目的】提高噬菌体在常温环境下的保存稳定性,解决噬菌体鸡尾酒在体内失活的问题,为噬菌体对肠道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噬菌体鸡尾酒微球粉末,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制备条件,并对其特性进行研究,比较其与游离噬菌体在常温环境和体内环境的稳定性差异,并通过口服给药的方式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O157:H7导致的肠道疾病进行治疗。【结果】本研究以海藻糖和亮氨酸组合为保护剂制备了一种具有热稳定性的噬菌体鸡尾酒微球粉末,试验结果显示,海藻糖和亮氨酸质量比为9:1时,设置进料速度为7.5 mL/min、海藻糖浓度为2%、入口温度为130℃、噬菌体鸡尾酒悬液与保护剂溶液体积比为1:50,噬菌体滴度损失最小,仅下降(0.623±0.235)log10 PFU/g。其在常温条件下保存6个月,噬菌体鸡尾酒滴度损失(0.862±0.082)log10 PFU/g,较游离噬菌体具有更长的保存稳定性,且其于体内环境的稳定性和治疗效果均优于游离噬菌体鸡尾酒。【结论】采用喷雾干燥法配合合适的保护剂配方可制得具有生物活性和热稳定性的噬菌体鸡尾酒微球粉末,延长其保质期,便于常温条件下的保存运输,使噬菌体制剂从实验室方向转化为工业方向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且噬菌体微球粉末清除肠道内大肠杆菌的能力更强、速度更快,是一种具有体内治疗发展潜力的口服给药剂型。  相似文献   
35.
罗葵良  何子选 《蛇志》1996,8(1):48-49
急性胰腺炎内科治疗体会罗葵良广西忻城县人民医院54620C何子选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541001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是消化系病中最常见的急症之一,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数日后即可完全恢复。重者胰腺出血坏死,易并发休克,呼吸...  相似文献   
36.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是一种常见疾病,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仍是行甲状腺次全切除,但术前必须充分做好服药准备,这样才能避免术后甲状腺危象的发生。我院自1992年1月~1993年12月收治45例甲亢患者,术前同时用心得安复方碘溶液西药口服准备,无1例甲状腺危象发生。现作如下分析讨论。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收治45例患者,男8例,女37例,男与女之比为1∶4.6。年龄最小15岁,最大46岁,平均年龄27.8岁,其中20~30岁37例,占本组病例82.2%。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  相似文献   
37.
38.
母兔配种后10小时血清中若干生理指标与子代性比的相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日本大耳白兔母兔配种后10小时血清中的10项生理指标,并与母兔所产每窝仔兔的性比(雄性个体所占比率)进行对应分析(窝仔数<6的数据未参与此项分析)。结果表明:母兔血清中FSH、T(睾酮)、 Na+和M2+的浓度在高、低两个性比组间有显著差异, 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的差异接近显著水平(P<0.1);并且,FSH和T3与子代性比里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50和-0.46),Mg2+与子代性比里显著正相关(r=0.39);同时,Mg2+/Ca2+、Mg2+×Na+、Mg2+×K+和T3×FSH与子代性比的相关分别为0.40、0.43、0.39和-0.53(P<0.05)。  相似文献   
39.
爱滋病及对其治疗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滋病及对其治疗的设想韩爱东(中山大学生物工程中心,广州510275)关键词爱滋病毒,爱滋病,治疗自1983年发现人体免疫缺损病毒(HIV)和由它引发的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症(AIDS)以来,它已是全球学界和公众密切注意的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  相似文献   
40.
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的R.Levy对癌的研究也许会在两年之内提供商业机会。对Levy的结果虽须谨慎,但他在用单克隆抗体治疗若干淋巴瘤和白血病方面已取得了相当的成功。这种方法是对生产只能治疗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的发展,但这需要6个月时间且每个病人要花约5万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