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4篇
  免费   375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覃建雄  李修蕃  凌辉 《蛇志》2011,23(3):278-280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合理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3月~2010年7月收治的17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均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其中合并甲亢22例。全部患者术后症状均改善。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可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对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应以全部切除病灶为原则,包括单侧或双侧腺叶切除。  相似文献   
102.
李惠芬  林荣 《蛇志》2011,23(2):202-203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包括非糖尿病性血糖增高和真性糖尿病.由于子宫肌瘤须通过手术治疗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因此加强对患者的护理,使其能够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已成为妇科疾病护理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2009年3月~2010年3月我科收治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23例,经精心护理后,全部接受手术治疗,并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3.
潘立珍 《蛇志》2011,23(1):72-74
颅脑损伤主要因交通事故、坠落、跌打伤等所致,其病死率和致残率高居身体各部位损伤之首。如何在现场准确、及时、快速、高质量地进行有效的现场评估,紧急处理和合理安全的转运,对颅脑损伤病人的后续治疗,提高治疗质量,降低院前死亡、伤残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4.
韦雪 《蛇志》2011,23(1):40-41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辅助颈丛神经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麻醉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择70例甲状腺肿大在Ⅱ°以内,既往无明显心、肺疾患的甲状腺手术患者,行双侧颈丛神经阻滞,术中持续输注小剂量瑞芬太尼,以0.05μg.kg-1.min-1为基础剂量,并根据病人的反应增减剂量,最大不超过0.1μg.kg-1.min-1。观察术中患者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的变化,评价术中疼痛及呼吸抑制、肌强直等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所有病例术中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均保持平稳,镇痛效果优53例,良17例;其中2例有轻度呼吸抑制(SpO2〈92%),经停药、给氧处理后迅速恢复正常,其余患者麻醉过程SpO2保持在95%以上。所有患者均无肌强直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术中注意加强呼吸管理,常规面罩吸氧,小剂量瑞芬太尼辅助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医学手术实验用小型猪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的麻醉管理及麻醉效果。方法实验用小型猪34例,分为CPB下停跳组手术组(停跳组,18例)及CPB下并行手术组(并行组,16例),行自体心包片三尖瓣置换术。记录实验中麻醉药物及血管活性药用量,基础麻醉、麻醉维持及麻醉苏醒时间,术后3天、一周存活状况等,并评价基础麻醉及全麻效果。结果 34例均在全麻下顺利完成手术,各期血流动力学平稳,仅停跳组一例术后3天内死亡,存活率97.1%,麻醉效果良好。结论合理的麻醉药物与血管活性药物的联合应用,仔细的临床观察与正确而迅速的处理是小型猪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麻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6.
朱晓梦 《蛇志》2011,23(2):114-116
目的 观察大鼠急性颅脑损伤后脑组织ATP酶活性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脑水肿的发病机制.方法 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假手术对照组(S组)、急性颅脑损伤模型组(ACI组),其中S组和ACI组于造模后分为2、6、24、72 h时间点,每个时间点8只大鼠;取大鼠伤灶区脑组织测定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TNF-α含量及脑组织含水量.结果 急性颅脑损伤后脑组织Na+-K+-ATP酶、Ca2+-ATP酶活性降低(P〈0.05),TNF-α含量升高(P〈0.05);颅脑损伤后24 h脑水肿较严重.相关性分析提示,Ca2+-ATP酶活性与TNF-α含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 急性颅脑损伤后可引起脑组织ATP酶活性降低、TNF-α含量增加,两者可能协同参与了急性颅脑损伤后脑水肿.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糖原磷酸化酶BB对心脏直视手术后心肌损伤的判定价值.方法:108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分别于围术期多个时点取桡动脉血,测定血清糖原磷酸化酶B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并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程度.结果:血清糖原磷酸化酶BB于体外循环主动脉开放后最早达峰值,其峰值与cT...  相似文献   
108.
目的:通过利用POSSUM、P-POSSUM和APACHE-Ⅱ评分对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肝门部胆管癌病例的术后住院死亡率的预测进行预测,评价各评分的预测能力,为肝门部胆管癌术后死亡风险寻求有效的评估方法。方法:收集了2002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48例肝门部胆管癌的病例资料,统计其手术后的住院死亡率;统计学方法:所有的数据通过SPSS15.0 for windows、Medcalc9.2.10 for windows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经t检验、计数资料以x2检验和Z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O:E值和ROC曲线用来评价评分方法的判别能力。结果:348例患者的术后有6例发生住院期间死亡,死亡率为1.7%,POSSUM评分预测的住院死亡率为9.3%(33例),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80,df=1,P〈0.01);P-POSSUM评分预测的住院死亡率2.8%(10例),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2,df=1,P〉0.05);APACHE-Ⅱ评分预测的住院死亡率9.2%(32例),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82,df=1,P〈0.01)。POSSUM、P-POSSUM和APACHE-Ⅱ评分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9、0741和0.608。结论:P-POSSUM评分能很好的预测肝门部胆管癌手术的术后住院死亡率,POSSUM和APACHE-Ⅱ评分不能准确的预测,明显高估了术后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09.
李孝智  郭峰  汪清 《生物磁学》2011,(8):1536-1538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LNSS)术式对术肾肾功能的影响。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2月行经后腹膜途径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例26。男16例,女10例。随访时间〉1年的有18例。年龄40-70岁。肾细胞癌23例,肾嫌色细胞癌2例,肾平滑肌瘤1例。肿瘤直径2.6-3.2cm,平均2.9cm。所有患者术中阻断肾动脉,剪刀切除肿瘤。术中肾动脉阻断时间20-30min,平均26.4分钟。分别于术前、术后2周、术后3月、术后1年测定双肾显像、血清肌酐、血清胱抑素。结果:18例患者术肾术前GFR及占总GFR的比例分别为53.2±7.8 ml/min和50.7±3.6%,术后两周GFR及占总GFR的比例分别为31.2±8.9 ml/min和35.8±5.8%,术后3月GFR及占总GFR的比例分别为34.7±8.6 ml/min和38.4±5.3%,术后1年GFR及占总GFR的比例分别为41.1±9.7 ml/min和43.2±6.2%。血清肌酐及血清胱抑素术前术后对比因为受对侧肾功能的影响不能反映对分肾功能的影响。结论:LNSS术式对于直径小于4cm的肾早期肿瘤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0.
王波  汪平  王宏  王涛  杨彦平 《生物磁学》2011,(23):4490-4492
目的:探讨影响侧脑室脑膜瘤手术疗效的因素,从而更好的促进侧脑室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侧脑室脑膜瘤显微手术30例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顸后情况,其中KPS〉70分表示为预后良好,KP懿70分表示为预后不良。对各性别、年龄、部位、肿瘤大小、病理分型及术后有无并发症因素与预后进行χ^2检验与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肿瘤部位、病理分型及术后有无并发症对侧脑室脑膜瘤的预后有明显影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进入模型的影响因素有2个,它们分别是肿瘤部位和术后有无并发症,其P值均小于0.05。结论:在显微手术下,侧脑室脑膜瘤大部分可以全切并取得了较好的远期疗效。肿瘤部位和术后有无并发症是影响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及时处理并发症能显著地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