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朱晓梦 《蛇志》2011,23(2):114-116
目的 观察大鼠急性颅脑损伤后脑组织ATP酶活性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脑水肿的发病机制.方法 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假手术对照组(S组)、急性颅脑损伤模型组(ACI组),其中S组和ACI组于造模后分为2、6、24、72 h时间点,每个时间点8只大鼠;取大鼠伤灶区脑组织测定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TNF-α含量及脑组织含水量.结果 急性颅脑损伤后脑组织Na+-K+-ATP酶、Ca2+-ATP酶活性降低(P〈0.05),TNF-α含量升高(P〈0.05);颅脑损伤后24 h脑水肿较严重.相关性分析提示,Ca2+-ATP酶活性与TNF-α含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 急性颅脑损伤后可引起脑组织ATP酶活性降低、TNF-α含量增加,两者可能协同参与了急性颅脑损伤后脑水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