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0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阿尼西坦对血管性痴呆(VD)的治疗机制。方法:用四血管阻塞改良法建立VD大鼠模型,造模后阿尼西坦灌胃4周;水迷宫检测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海马齿状回bcl-2的表达。结果:阿尼西坦灌胃后,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提高(P〈0.05),海马齿状回bel-2阳性表达比模型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阿尼西坦显著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海马齿状回bel-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2.
《生物磁学》2009,(16):I0002-I0002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小中风(轻微中风)引起的后遗症与普通中风有所不同,它有可能导致部分记忆丧失。而普通中风反而不会引起记忆丧失。  相似文献   
103.
梁秀玲 《生命世界》2009,(7):104-104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有很多生物学理论要记忆,生物又不能教成“死物:因此生物教学的高效率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必须千方百计让学生把知识理解透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复杂的问题进行加工整理,把知识变成便于记忆的层次清楚的简单形式,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基础知识,而且学会了学习方法,记住的知识才能记得扎实。  相似文献   
104.
为了探讨CRF在抑郁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对正常大鼠侧脑室慢性注射CRF21天并与慢性非预见性应激刺激21天建立的抑郁症模型大鼠进行比较。运用旷场行为实验(open-field)观察大鼠主动性活动能力.用Morris water Maze法.以训练期的逃避潜伏期为指标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采用HPLC—UV法测定血清皮质醇含量,RT—PCR法检测CRF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慢性应激21天建立的模型大鼠主动性活动和学习记忆能力均明显下降.血清皮质醇含量显著升高,CRF及其受体R1 mRNA的表达增加。大鼠侧脑室慢性注射CRF21天后.其体重增量、主动性活动和学习记忆能力与慢性应激模型大鼠一样均明显降低。这些工作证明了CRF在抑郁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慢性应激导致机体CRF分泌持续增加可能是抑郁症发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5.
抑郁症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抑郁症发生发展过程中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模式及其可能机制.分别采用21天慢性非预见性刺激法和嗅球切除法建立的抑郁症模型大鼠.运用旷场行为实验(open—field behavior)检测大鼠主动性活动能力,用Morris水迷宫法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HPLC—UV法测定大鼠血清皮质醇含量。电生理法记录海马CA1区LTP与LTD,观察海马神经元的突触可塑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两种模型的自主活动性、空间探索兴趣和学习能力都明显降低,而记忆的反馈功能没有明显的变化。同时.两种模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突触可塑性显著下降,血清皮质醇的含量则明显上升。提示两种建模方法均导致大鼠产生抑郁症状和学习能力障碍.但对记忆反馈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6.
创伤后应激障碍闯入性记忆的生物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伤应激障碍主要以记忆紊乱为临床表现,其中闯入性记忆是其最显著特征.本文就闯入性记忆发生的生物学机制着重从前额叶、海马和杏仁核、神经环路来探讨创伤应激对脑认知功能的损害机制.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鲍肤索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与记忆能力的干预及机制。方法:制备生物鲍肤索,分剂量喂饲血管性痴呆大鼠,测试学习与记忆能力、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结果:鲍肤素提高大鼠Y型迷宫测试的分值和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结论:鲍肤素能提高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和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慢性复合应激对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及海马内神经元神经颗粒素(neurogranin,Ng)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复合应激组,复合应激组动物每天无规律交替暴露于复合应激原环境中,为期6周。应激结束后,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成绩,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各亚区Ng表达的变化,并用RT-PCR技术分析各组大鼠海马Ng 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Morris水迷宫测试显示,应激组动物寻找隐蔽平台潜伏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应激组大鼠海马DG和CA3区Ng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海马CA1区的Ng的免疫反应性无明显差别;与对照组相比,应激组动物的Ng mRNA水平亦明显上调(P<0.05)。结论慢性复合性应激大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增强;Ng在海马中的表达和Ng mRNA转录水平增高,提示Ng参与了该增强机制。  相似文献   
109.
Wu YM  Bai L  Zhang ZQ  Zheng JL  Han LX  Shu SY 《生理学报》2011,63(4):319-324
本文旨在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研究正常人进行长时数字记忆信息提取的神经基础。选取22名右利手志愿者进行长时数字记忆任务实验,采用组块设计,记忆任务与对照任务交替进行,同时利用Siemens 1.5T超导型磁共振仪进行fMRI成像,采用SPM99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脑功能区定位在Talairach坐标中显示。结果显示被试者在进行长时数字记忆提取任务时,激活最显著的皮层是左侧额中回(Brodmann分区9区,BA9区),另外左额叶内侧回、左额下回、右额下回、扣带回、左顶下小叶、左顶上小叶、右顶上小叶、右颞中回、左枕舌回、左枕中回、右中脑、小脑、右尾状核尾部等结构也有激活,各大脑皮层的激活均呈现明显的左侧半球优势。根据上述结果推论,长时数字记忆由以左侧大脑半球为优势的各脑区共同参与完成,其中左侧额叶外侧面可能是信息提取的重要结构,而其它脑叶及其之间的广泛联系可能在数字信息的加工、处理和存储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0.
Wang XQ  Wang GW  Duan QY  Teng ST 《动物学研究》2011,32(4):428-434
该文探讨了连续数天短时悬尾应激对小鼠十字迷宫空间记忆及其反转学习的作用。81只成年雄性昆明小鼠被分为4大组:绝对空间记忆获得组及巩固组;相对空间记忆获得组及巩固组。每大组又分为悬尾组(每天训练前或训练后立即接受悬尾处理20min)和对照组。结果表明,在空间记忆训练初期,各对照组和悬尾组动物正确反应率无明显差异,均在机遇水平;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对照组成绩显著提高,当其正确反应率达到80%时,悬尾组正确反应率仍处于或略高于机遇水平,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在反转学习中,悬尾组正确反应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这些表明,悬尾应激可显著损伤小鼠的空间记忆及其反转学习的获得和巩固,其中相对空间记忆及其反转学习的巩固受损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