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0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81.
在疫霉属真菌中,很多种是重要的经济植物的病原菌,寄主范围广泛,包括乔木、灌木和各种农作物;为害性大,常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研究疫霉异宗配合种的交配型。根据疫霉在纯培养和成对培养(dual culture)中产生有性器官的能力,疫霉属可分为同宗配合种和异宗配合种两大类群。异宗配合种的A~1交配型与同一种或其它种的A~2交配型进行成对培养时,可以形成有性器官。两个可亲合菌系配合而形成有性器官时,可能发生基因重组,其结果将使病原菌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致病力以及更广泛的寄主范围。因此,研究疫霉两种不同的交配型的分布,不仅对认识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进一步设计防治措施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疫霉属的起源、演化和移栖也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作者对收集到的7个异宗配合种:Phytophthora capsici,P.cinnamomi,P.citrophthora,P.colocasiae,P.infestans,P.nicotianae,P.palmivora的38个分离物进行了交配型的研究,测定工作使用澄清的Campbell蔬菜汁琼脂培养基(V8C),用于确定交配型的菌系有P.nicotianae var.parasitica A~1,P.nicotianae var.parasitica A~2,P.cinnamomi A~1,P.cinnamomi A~2,P.palmivora A~1,P.palmivora A~2.每个分离物分别与已知种的A~1和A~2两个菌系成对接种于同一V8C平板上,放入25℃温箱中培养,2周后在两个菌落的连线上检查有性器官的产生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中国疫霉属异宗配合种的这些分离物的交配型与寄主或地理分布似无相关性,同一种植物上分离到的同种疫霉可以是A~1交配型,也可以为A~2交配型;同一地区可以出现两种交配型,不同地区又有相同的交配型。云南西双版纳橡胶园中的分离物(P.citrophthora,P.colocasiae,P.palmivora)都表现为中性。  相似文献   
82.
采用白地霉2.498-47在以蛋白胨为氮源发酵时,只在开始pH3.2左右产生胞外蛋白,NH_4~+则无此限制,还有助于胞外多肽的产生。深红酵母2.280胞外蛋白的最大产率约在pH5.8;尿素作唯一氮源效果最好,与蛋白胨合并使用,可产胞外蛋白约800μg/ml。酵母膏对生长和产胞外蛋白很必要,不能用玉米浆和麦芽汁代替。用0.05N NaOH浸洗不同pH和氮源所培养的细胞都能浸出胞内蛋白,接近400μg/ml。发酵产生胞外蛋白自一日后开始,至二日接近最大量,以后逐渐减少。多肽产生起自第二日,五日未达到最大量。两株酵母菌都不表现蛋白酶活性,因此这个现象还不能解释。  相似文献   
83.
本文利用荧光、紫外差光谱研究了根霉葡萄糖淀粉酶在盐酸胍变性后的复性、复活动力学。结果表明,该酶在小于4mol/L盐酸胍中变性是可逆的,其复性过程遵循一级反应方程。酶复活过程是由两个一级反应组成的复合反应,构象变化速度与复活过程中较快的反应速度相差无几,这可能是在Trp及Tyr微区的构象变化基本完成之后,酶活力恢复还没有完成造成的。  相似文献   
84.
85.
陈法军 《菌物学报》1992,11(Z1):23-64
被孢霉属(Mortierella Coemans)是接合菌纲(Zygomycetes)、毛霉目(Mucorales)、被孢霉科(Mortierellaceae)中的一个大属,目前已知约有90种;主要存在于土壤、植物残体、动物粪便等基物中。我国过去对被孢霉的研究不多,在《中国真菌总汇》(1979)中记录了8个种。本研究从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采集的2000多号样品中,分离到约220个被孢霉菌株。本研究主要采用Gams (1970, 1977)的分类系统进行分类鉴定,并对该系统进行了修改。在属下分3个亚属(Micromucor, MortierellaGamsiella), 8个组(Actinomortierella, Alpina,Hygrophila, Mortierella, Schmuckii, Simplex, SpinosaStylospora),单囊霉(Haplosporangium)被承认为独立的一个属。本研究鉴定出22个种和3个变种,包括一个新种(武夷山被孢霉Mortierella wuyishanensis sp. nov.)和一个新变种(极细无色被孢霉Mortierella hyalina(Harz) W. Gams var. subtilissima var. nov.), 14个中国新纪录。这14个新纪录为:产芽胞被孢霉(Mortierella. gemmifera M. Ellis)、园圃被孢霉(M. horticola Linnem.)、矮小被孢霉(M. humilis Linnem.)、无色被孢霉(M. hyalina(Harz) W. Gams)、印度被孢霉(M. indica B.S. Mehrotra)、英杜被孢霉(M. indohii C.Y. Chien),詹金氏被孢霉(M. jenkinii (A.L. Sm.) Naumov)、可疑极小被孢霉(M. minutissima Tiegh. var. dubia Linnem.)、易变被孢霉(M. mutabilis Linnem.)、微孢被孢霉(M. parvispora Linnem.)、角胞拉曼被孢霉(M. ramanniana(Moller) Linnem. var. angulispora (Naumov) Linnem.)、网孢被孢霉(M. reticulata Tiegh.& G. Le Monn.)、多疣被孢霉(M. verrucosa Linnem.)、轮枝被孢霉(M. verticillata Linnem.)。文中讨论和评价了一些分类性状,还列出分亚属、分组、分种和变种的检索表.每个分类单元都有描述和讨论以及线条图、并列出分布地区。  相似文献   
86.
本研究以掘氏疫霉P“yl口外埔o,o dr~cksleri丁ucke r野生型菌株的单游动孢子无性系为亲本,测定了自交、杂交后代交配型的遗传,经Kmno·处理引起的交配型变异以及Ft代可自孕单卵孢株有性生殖后代交配型的遗传与变异。聚碳膜间隔配对诱导A,和^,菌株自交产生的卵孢子经H zot处理索0激萌发(萌发率1 z~16%)获得单卵孢株。交配型测定结果表明,^t和A,亲本自交st代单卵孢株均保持与亲本一致的交配型。用KMnO.处理上述卵孢子导致A-和^z亲本的部分s一代单卵孢株出现自孕现象,少数A,亲本自交后代改变为A:交配型;从A。交配型亲本的s-代可自孕菌株产生的卵孢子萌发所建立的单卵孢株中,同时获得扎和^。交配型菌株。上述结果不支持San somc关于疫霉菌AhA,交配型分别由纯合、杂合基因控制的假说,进一步证明了Ko关于交配型抑制因子控制交配型表达的假说的合理性。 掘氏疫霉种内菌株直接配对产生的卵孢子用HtO,刺激萌发获得Ft代单卵孢拣。测定结果表明,在F。代出现A。A,、A,A;、A口4种交配型的单卵孢株,其比例因不同亲本组合而有较大差异oF。代出现的^。A,菌株自孕产生的卵孢子经HtO,处理刺激萌发建立自交系,观察到^。^:交配型在有性生殖后代发生分离,各交配型比例因亲本不同而异o A·At菌株的自孕能力在单游动孢子无性系后代可稳定遗传,认为F-代出现的AJAt个体来自亲本的杂交。AtA-单卵孢株保藏4~6个月后大多仍具自孕能力,少数改变为Az交配型。  相似文献   
87.
对致病性暗色霉中的着色霉(Fonsecaea Negroni)外瓶霉(Exophiala Charmichael)瓶霉(Phialophoro Medlar)中的五种真菌浆膜超微结构进行了冰冻蚀刻研究,发现裴氏着色霉(Fonsecaea pedrosoi)和紧密着色霉(F.compacta)的内折长而宽,较深,略有弯曲,数量少,多呈平行或垂直排列。皮炎外瓶霉(Exophiala dermatitidis)的内折数量多,密集而分布均匀,呈圆点状或圆棒状。棘状外瓶霉(Exophiala spinifera)的内折少而表浅,多为圆形。疣状瓶霉(Phialophora verrucosa)的内折数量,排列,形状无一定规律。据上述特征,着色霉可以与外瓶霉,疣状瓶霉区别开来,皮炎外瓶霉也可与棘状外瓶霉区分。浆膜超微结构的性状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88.
本文讨论了菊科植物上盘霜霉属Bremia的分类问题。根据专性寄生菌种的划分,在以形态特征为基础的同时,结合考虑寄生专化性或寄主范围的观点,我们提出菊科植物上Bremia的种的寄主限制在菊科“族”的范围内。对中国的菊科植物上Bremia属的已知种及变种列出了检索表,还报告了一个新种及一新组合,它们是兔苣盘霜霉(B.lagoseridis sp.nov.),寄生于兔苣(Lagoseris sanctae),和蓟盘霜霉(B.cirsii comb.nov.),寄生于蓟属(Cirsium spp.),标本保存于四川农业大学真菌实验室及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89.
根霉葡萄糖淀粉酶的简易纯化法及部分理化性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汾酒大曲中分离到一株根霉,经诱变处理后获得了具有高产葡萄糖淀粉酶的变异株。将此菌株用固体麸曲培养,水抽提得原酶液。经DEAE-Sephadex A—50、Sephadex G—100和CM—Cellulosc C52三步柱层析后,得到了紫外光谱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皆为均一的葡萄糖淀粉酶。总活力回收达70%左右,比活力提高23.70倍。该酶的A1%280nm=14.70,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凝胶过滤层析表明其分子量约为78400,酶分子中赖氨酸含量较高,属典型的根霉型葡萄糖淀粉酶。  相似文献   
90.
霍尔斯单轴霉的自体荧光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鸿生  崔铁军 《真菌学报》1994,13(4):317-3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