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37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秋稻品种Dular广亲和基因的RFLP分析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利用Balilla/Dular/IR36和南京11//Dulur/2533两个三交F1 本对秋稻品种Dular的广亲和性进行了遗传分析。为使杂种群体在相对一致的条伯下抽穗,所有三交F1植株于分化前集中进行了为期1周的短日照处理。结果表明,两个群体的小穗育性于多峰连续分布,说明三交群体的育性可能受几个主基因控制并受到微效基因的修饰,进一步采用分群分析法,以南京11//Dular/2533为分析群体进  相似文献   
982.
郑玲    徐皓    王玛丽 《植物学报》2008,25(2):203-211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国产蹄盖蕨科(Athyriaceae)对囊蕨亚科(Deparioideae)10种植物及双盖蕨属(Diplazium Sw.)3种植物根状茎的管状分子。结果显示, 这些管状分子端壁和侧壁的形态及结构分别相同且侧壁具有穿孔板(多穿孔板)。根据穿孔板的形态特征, 将该亚科的管状分子分为5种类型: (1)梯状穿孔板, 无穿孔的二型性现象; (2)梯状穿孔板, 有穿孔的二型性现象; (3)网状穿孔板; (4)梯状-网状混合的穿孔板; (5)大孔状穿孔板。按照纹孔膜残留的程度又可分为3种: 部分区域有完整的纹孔膜、残留呈网状或线状以及很少或无纹孔膜残留。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 发现蕨类植物的管状分子与被子植物的导管分子在形态和输导机理上存在明显差异, 管胞和导管分子不能仅仅根据纹孔膜的存在与否来确定, 而应根据穿孔板存在于端壁还是侧壁进行判断, 即穿孔板仅存在于端壁的管状分子为导管分子; 端壁和侧壁形态及结构分别相同, 有或无穿孔板的管状分子为管胞。由此可以推测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中输导水分和矿物质的管状分子主要为管胞。单叶双盖蕨属(Triblemma(J. Sm.) Ching)与双盖蕨属管状分子的特征并不相似, 显示了将单叶双盖蕨属从双盖蕨属独立出来归入对囊蕨亚科的合理性。根据管状分子的特征, 推测假蹄盖蕨属(Athyriopsis Ching)和蛾眉蕨属(Lunathyrium Koidz.)可能是比较进化的属, 而介蕨属 (Dryoathyrium Ching)相对比较原始, 单叶双盖蕨属的系统位置应介于假蹄盖蕨属与介蕨属之间。  相似文献   
983.
DNA芯片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6,自引:5,他引:61  
DNA芯片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生物高技术 .其基本过程是采用寡核苷酸原位合成或显微打印手段 ,将大量探针片段有序地固化于支持物如硅芯片的表面 ,然后与扩增、标记的生物样品杂交 ,通过对杂交信号的检测分析 ,即可得出样品的遗传信息 .该技术不仅可以对遗传信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而且扩展到基因组研究和基因诊断等方面的应用 .尽管目前在硬件和软件上还面临一些困难 ,但其发展和应用的前景广阔 .  相似文献   
984.
盐城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带设计——以丹顶鹤为目标种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然保护区缓冲带的设计涉及生态、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等因素。据此提出科学设计缓冲带的方法。根据外界因素对核心区影响程度的不同,将核心区外界分为不同区段分别进行缓冲带的设计;运用AHP法,通过对核心区外界影响因素的分析,确定不同区段缓冲带的宽度。通过对盐城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带设计,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及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85.
多个典范选择性状的综合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综合优化方法,研究了在育种目标约束下,选择性状表现型向量与目标性状基因型向量的典范相关,提出了综合典范性状对的数学模型。综合典范性状对是S个间撞遗传系数较在的典范选择-目标性状对,在育种目标约束下间接遗传系数极大化的线性组合。综合典范选择性状,作为间接选择的指标,有较好地满足多目标育种的要求。  相似文献   
986.
本从气候因子、天敌、耕作栽培措施、诱集技术、生物制剂和转Bt基因棉等几个方面对安徽棉铃虫种群的生态控制技术研究进行了总结,表明各种生物控制措施对控制棉铃虫的种群是有效的;种群系统分析将是研究棉铃虫生态控制研究的主要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控制系统是棉铃虫控制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87.
茧蜂亚科中有些类群复眼具毛,种数稀少,标本较难采到。本文记述中国茧蜂亚科中复眼具毛的3属及1新种,它们分别为:宽凹茧蜂属ChelonogastraAshmead,1900;埃茧蜂属EctemnoplaxEnderlein,1920和集点茧蜂属PycnobraconCameron,1902,及西藏埃茧蜂Ectemnoplaxxizanginensis,sp.nov.,其中1属未发现标本。同时提供3属检索表,另附各属及新种的形态特征图,所有标本保存在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埃茧蜂属EctemnoplaxEnderlein,19201.西藏埃茧蜂Ectemnoplaxxizanginensis,新种(图1a~f)正模:♀,西藏墨脱,背崩,1980-Ⅱ-02,金根桃,吴建毅。该种与粒腹毛眼茧蜂EctemnoplaxperuliventrisEnderlein较为相似,但可通过如下特征区别:翅脉cu-a微弱后叉;第2腹背板具微弱中基三角区,后端延伸至第2~3腹背板间沟缝;第4腹背板中基具月牙形黑色区,剩余区域淡黄。分布:中国(西藏)。2.白腹埃茧蜂EctemnoplaxperuliventrisEnderlein,1920分布:中国(海南、台湾)和日本。宽凹茧蜂属ChelonogastraAshmead,1900据报道,该属有2种中国台湾曾有分布,但本次研究中未发现其标本。3.台湾宽凹茧蜂ChelonogastraformosanaWatanabe,1937分布:中国(台湾)和日本。4.山岳宽凹茧蜂ChelonogastrakoebeleiAshmead,1900(图2a~e)分布:中国(台湾)和日本。集点茧蜂属PycnobraconCameron,1902,中国新记录5.黑集点茧蜂PycnobraconnigerCameron,1902,中国新记录(图3a-h)研究标本:1♂,浙江古田山,1990-Ⅴ-01,马云,No.906148。分布:中国(浙江);印澳区。  相似文献   
988.
分离和鉴定不同生物基因的差异序列,有助于功能基因的分离,揭开物种间进化的规律,阐明某些疾病相关基因的作用机理。本文简述了几种近年来常用的筛选差异基因的方法,特别是最新发表的杂交监控差异分析法(HMDA)的原理、适用范围及其特点,重点探讨了HMDA法在真核基因组差异序列筛选中的技术性突破及其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989.
目的:以天花粉蛋白胰蛋白酶解肽段为测定对象,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CZE)研究天花粉蛋白的肽图谱分离条件。方法:采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长50cm,内径75μm,有效长度42cm),以50mmol/L磷酸盐和150mmol/L三氟乙酸溶液为运行缓冲液,在25℃、pH2.0和压力为3447.4Pa(×10s)的条件下进样,以12kV恒压电泳分离,检测波长214nm。结果:运用CZE也能较好地对天花粉蛋白进行肽图谱分离,在缓冲体系中加入离子对试剂三氟乙酸,可极大地改善多肽的峰形和分辨率;同时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技术,也很好地鉴定了部分肽段在CZE和RP-HPLC肽图谱中的对应关系。结论:与传统的RP-HPLC分析天然或重组蛋白肽图谱相比,CZE也不失为一种鉴定蛋白肽图谱的有效、快速和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0.
钾离子影响气孔开度实验条件的优化选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按张志良先生(1998)主编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以下简称“指导”)一书中“钾离子对气孔开度的影响”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应得到的表皮气孔开度大小依次为K^+〉Na^+〉对照。但在具体实验中,我们经常见到实验组与对照组(蒸馏水)的气孔开度差异不大,或实验组中K^+的作用不明显,甚至出现结果相反的现象。为此,我们依据实验原理,对取材、溶液浓度、对照、处理时间等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索,并用测微尺准确测量气孔的开度,得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