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1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130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亚太地区3个大城市中国上海、菲律宾大马尼拉和越南河内为对象,在3S(GIS,GPS,RS)技术支持下,选取了近20年的遥感资料,采用基于斑块密度等6种景观指数的景观格局梯度分析的手段,研究了这3座城市城市化的景观格局动态及与之相关的城乡融合区特征。结果表明:在城市化过程中,这3座城市城市化区域景观格局都有显著变化,斑块密度升高,破碎化加强;在样带上,斑块密度、Shannon多样性等指数与到市中心的绝对距离有较强的相关性,景观指数能检测出城市化的梯度和城市化的推进方向;3座城市的城乡融合区有着不同的发展特征,城市化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特点。大马尼拉市城市化阶段最高,郊区城市化也最早,城乡融合区明显,上海市城市化阶段较高,郊区城市化和城乡融合区也较为明显,而河内的城市化阶段较低,郊区城市化和城乡融合区不明显。需要对城市融合区的生态环境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992.
奥利亚罗非鱼与尼罗罗非鱼r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ITS)是经常被用作种和种群水平系统研究的分子序列.本文分离了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尼罗罗非鱼(O.niloticus)内转录间隔区,包括部分185序列,ITS1、5.8S、ITS2全序列及部分28S序列.4尾奥利亚罗非鱼的10个克隆序列分析表明,其存在长度不同的a、b两种类型ITS1.a型长为536 bp,GC含量为69.96%;b型长为520 bp,GC含量为69.04%~69.42%.4尾尼罗罗非鱼的10个克隆序列分析表明,其只存在a型ITS1,长为536~540 bp,GC含量为69.42%~70.19%.与b型ITS1相比,a型ITS1在16~31 nt有16 bp片段(GGCCCGCCTCGGCGC)的插入.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共20条ITS序列中,5.8S长度均为157 bp,GC含量为56.69%~57.96%;ITS2为408 bp,GC含量为72.79%~74.26%.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ITS区序列相似性高达98.2%,表明这两种罗非鱼亲缘关系很近.此外,本文对14尾奥利亚罗非鱼、15尾尼罗罗非鱼以及15尾奥尼罗非鱼[O.aureus(♂)×O.niloticus(♀)]ITS1的扩增结果显示,奥利亚罗非鱼均有a、b两种类型ITS1;15尾尼罗罗非鱼中1尾为a、b两类型ITS1,14尾为a型ITS1;15尾奥尼罗非鱼中则有6尾具有a、b两类型ITS1,9尾为单一的a型ITS1.分析表明,奥利亚罗非鱼在ITS1这个位点一致性高,但尼罗罗非鱼中有1尾混杂了奥利亚罗非鱼的基因,同时也说明分子生物学手段应用于种质鉴定比形态学手段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993.
青海东部土壤中酵母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青海的互助、民和、门源等10个州县收集土样分离得到98株酵母菌, 利用26S rD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并结合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对这些菌株进行了分类学研究, 探讨了青海东部土壤中酵母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共鉴定出10属13种(其中有两个疑似新种), 其中 Galactomyces geotrichum和Rhodotorula mucilaginosa为该地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994.
一株解磷中度嗜盐菌的分离鉴定及解磷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四川自贡某盐井壁植物根系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中度嗜盐解磷菌QW1011。该菌细胞呈线状, 大小为0.8 μm×30 μm~100 μm, 革兰氏染色为阳性、最适NaCl生长浓度为10%, NaCl最高耐受浓度15%。好氧生长, 酪素水解、硝酸还原和接触酶阴性。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接受号:EF647207)与Bacillus megatherium ATCC 14581的16S rRNA相似性为100%, 其16S-23S rRNA间区(ISR)的PCR扩增片的PAGE指纹图谱与参考菌株Baci  相似文献   
995.
樟树内生细菌EBS05的鉴定及其抗菌活性物质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形态学分类的基础上, 通过16S~23S rRNA ISR(Intergenic spacer regions)序列分析, 对樟树内生细菌EBS05进行了分类鉴定, 结果表明EBS05为枯草芽孢杆菌。测定了EBS05代谢活性物质的理化性质, 结果表明, 活性组分在λ213.5 nm处有最大光吸收峰; 在pH 5~8范围内其抗菌活性稳定, 当pH<4.0或pH>9.0时, 抗菌活性显著降低; 热稳定性良好, 60°C~80°C处理2 h后, 抗菌活性不变, 1′105 Pa灭菌30 min后, 抗菌活性仍然保持在65%以上; 具有较强的抗紫外线照射能力, 对蛋白酶K不敏感; 具有较好的醇溶性, 易溶于甲醇和乙醇, 不溶于乙酸乙酯、乙腈和石油醚等有机溶剂。  相似文献   
996.
中国金沙江一级支流牛栏江的鱼类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1月和2008年10月,对云南省牛栏江流域进行考察,共采集到鱼类标本42种,结合历史记录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鱼类标本馆馆藏的鱼类标本,整理出牛栏江鱼类名录。在剔除引入种的基础上,采用按所含种属的绝对数目进行排序的传统方法和区系存在度方法对目、科、属级水平进行排序,分析牛栏江鱼类区系组成特点。两种方法结果相差甚远,结果显示:在传统排序方法中的优势科属,即一些世界性分布的科和属,在牛栏江分布的种类并不很多,区系存在度相应较低。相反,一些具有地方性分布和小的科和属,其区系存在度相对较大。显然,以区系存在度分析所得结果更能反映牛栏江流域鱼类区系组成特点。两种方法相结合,分析牛栏江的鱼类区系成分,并与金沙江中下游(石鼓至宜宾段)鱼类区系相比较,表现出高度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997.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是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高原病和新生儿肺病等临床众多心、肺疾病发病的重要的生理环节,其形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防治也不十分理想.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hypoxic pulmonary vaso-constriction,HPV)和肺血管结构重建(pulmonary artery remodeling,PAR)是HPH的两个主要发病环节,而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PASMC)内的钙稳态及膜离子通道,尤其是钙通道和钾通道活性的改变在其中又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关于κ-阿片肽对HPH的影响机制有一些研究.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局部脑损伤对小鼠海马区Bax,Be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BALB/c小鼠随机等分成正常组与脑损伤组,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小鼠海马区Bax,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Bax,Bcl-2的免疫性物主要分布于海马区,胞浆染色.小鼠创伤性脑损伤24小时后,神经元Bax,Bel-2的平均灰度分别为(43.6±3.3)和(54.6±4.2),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损伤致海马区Bax,Bcl-2的表达下降.  相似文献   
999.
低氧诱导因子-1α的肿瘤表达谱相当广泛;同时HIF-1α在肿瘤特别是肺癌的演进中扮演重要角色HIF-1α已被列为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重要目标蛋白之一.低氧诱导因子家族生物学特性、各因子的表达差异及其调控许多目的基因如血红素加氧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表达的发现,对理解许多与组织缺氧有关的重要疾病如肺癌的病理生理过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本研究系统地对海南岛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土壤样品的采集、芽孢杆菌的分离收集和Bt菌株的鉴定.从尖峰岭热带雨林区、五指山热带雨林区、吊罗山热带雨林区、霸王岭热带雨林区总共采集了土壤样品1 882份,采用醋酸钠培养基结合高温方法分离出芽孢杆菌3 924份,鉴定出Bt分离株158份,Bt菌株的分离率和出菌率分别为4.03%和8.40%.结果分析表明,海南岛热带雨林区芽孢杆菌及Bt菌株分布对环境和生态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一般海拔900 m至1 400 m的Bt菌株含量高、植被覆盖率高,土壤腐殖质含量高的热带沟谷雨林带Bt菌株含量最高.显微观察发现,获得的Bt菌株其伴胞晶体有菱形、球形、方形、椭球形、不定性等多种形状.利用SDS-PAGE方法对获得的Bt分离株进行了伴胞晶体进行分析,发现伴胞晶体的分子量有20 kD到150 kD不等.进一步利用PCR-RFLP技术对Bt分离株进行了cry基因型的分析,初步发现这些Bt菌株含有cry1、cry3、cry4、cry6、cry30、cry40等基因型.我们还利用鳞翅目昆虫小菜蛾和鞘翅目昆虫椰心叶甲进行部分Bt分离株的生物测定,初步结果显示本研究鉴定出的Bt分离株具有不同的抗虫靶标,对同一靶标昆虫也表现出不同的杀虫活性.整体而言,本研究结果显示出海南岛热带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因其独特的热带地理生境、自然的生物演化系统,使得热带雨林区蕴藏了Bt菌株资源多样化,值得期待挖掘出一些新的菌株和新的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