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1篇
  免费   586篇
  国内免费   748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61.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与宫颈癌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术后复发的预测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诊治的宫颈癌患者82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女性者50例,两组均使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的CA125、CA153、CA199、CEA水平,观察组患者随访时间截至2022年12月。对比两组血清CA125、CA153、CA199、CEA水平,分析观察组患者血清CA125、CA153、CA199、CEA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观察组患者术后随访复发情况,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复发的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结果,血清CA125、CA153、CA199、CEA水平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的血清CA125、CA153、CA199、CEA水平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宫颈癌患者不同FIGO分期、间质浸润深度及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间血清CA125、CA153、CA199、CEA水平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82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3~6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9个月,截止2022年12月末次随访,82例患者术后复发18例(21.95%)。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FIGO分期在ⅡA期、间质浸润深度≥1/2、有淋巴结转移、CA125≥307.41 U/mL、CA153≥185.89 U/mL、CA199≥153.23 U/mL、CEA≥30.15 ng/mL是影响宫颈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CA125+CA153+CA199+CEA预测宫颈癌术后复发的AUC明显较CA125、CA153、CA199、CEA单独指标预测价值高(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清CA125、CA153、CA199、CEA高表达,其与间质浸润深度、FIGO 分期、淋巴结转移、术后复发有关,四者联合可作为宫颈癌术后复发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2.
摘要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白细胞衍生趋化因子2(LECT2)水平的临床意义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125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绝经后健康女性志愿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LECT2水平,并分析血清LECT2水平与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BMD)及骨代谢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ECT2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LECT2、骨钙素(OC)、I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 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显著高于对照组,腰椎和股骨颈BM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LECT2水平与OC、PINP、S-CTX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腰椎和股骨颈BMD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LECT2、OC、PINP、S-CTX联合检验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预测价值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6,大于各单一指标预测。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血清LECT2水平升高,其水平与骨代谢指标OC、PINP、S-CTX水平呈正相关,与腰椎BMD和股骨颈BMD呈负相关,血清LECT2联合OC、PINP、S-CTX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3.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无法切除的肝细胞癌(HCC)患者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40例无法行根治性切除术的HCC患者,根据TACE术后1年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术前血清VEGF、HMGB1及HIF-1α水平,分析三者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CC患者TACE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血清VEGF、HMGB1及HIF-1α水平对HCC患者TACE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HCC患者术前VEGF、HMGB1及HIF-1α水平与Child-Pugh分级、分化程度和血管侵犯有关(P<0.05)。随访1年,240例HCC患者TACE术后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5.42%(61/24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hild-Pugh分级B级、甲胎蛋白≥400 μg/L、血管侵犯和VEGF、HMGB1、HIF-1α升高为HCC患者TACE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血清VEGF、HMGB1及HIF-1α水平联合预测HCC患者TACE术后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大于VEGF、HMGB1、HIF-1α单独预测。结论:术前血清VEGF、HMGB1及HIF-1α水平升高与HCC患者TACE术后预后不良有关,三者联合预测HCC患者TACE术后预后不良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4.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1)比值、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乳酸脱氢酶(LDH)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与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因胸痛来我院检查并收治的185例患者,根据检查结果是否为CHD分为CHD组(120例)和对照组(65例),根据Gensini评分将CHD组分为轻度狭窄亚组36例、中度狭窄亚组55例、重度狭窄亚组29例。入院后检测血清ApoB/ApoA1比值、TG/HDL-C比值、LDH及ALP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CHD患者血清ApoB/ApoA1比值、TG/HDL-C比值、LDH、ALP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D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poB/ApoA1比值、TG/HDL-C比值、LDH及ALP水平对CHD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D组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比例和血清总胆固醇(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poB、ApoB/ApoA1比值、TG/HDL-C比值、LDH、ALP水平升高,HDL-C、ApoA1水平降低(P<0.05)。轻度、中度、重度狭窄亚组血清ApoB/ApoA1比值、TG/HDL-C比值、LDH及ALP水平依次升高(P<0.05)。CHD患者血清ApoB/ApoA1比值、TG/HDL-C比值、LDH、ALP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血清ApoB/ApoA1比值、TG/HDL-C比值、LDH、ALP水平升高为CH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ApoB/ApoA1比值、TG/HDL-C比值、LDH及ALP水平联合预测CHD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血清ApoB/ApoA1比值、TG/HDL-C比值、LDH、ALP水平与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关,且联合预测CHD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5.
66.
用gFM31探针进行谷子品种的指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志民  刘春吉 《遗传学报》1996,23(3):228-233
用高度多态性探针gFM31对59个谷子(SetariaitarlicaBeauv.)品种(包括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及品系)进行DNA指纹分析,共鉴别出58种类型,而黑谷和黑粒1516给出完全相同的带型,二者有可能是同一材料。通过对gFM31DNA序列分析,未发现其中有小卫星DNA和微卫星DNA序列。该探针虽在谷子品种中显示很高的多态性,但与禾谷类的其他物种的DNA杂交信号微弱,表现出较强的谷子基因组特异性。  相似文献   
67.
应用真彩色医学图像分析技术,对51例角结膜缘上皮良、恶性病变(其中上皮增生19例,不典型增生6例,原位癌14例,鳞状细胞癌12例)进行了DNA原位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原位癌和鳞状细胞癌DNA含量明显增加,多为高倍异倍体细胞,DNA直方圆明显右移,峰值主要位于>5C处,≥5C细胞分别占78.89%和78.31%;上度增生病变DNA含量较低,多为低倍整倍体细胞,DNA直方图峰值位于2C~4C处,2C~4C细胞占88.59%;上皮不典型增生病变DNA含量介于良性病变和癌之间,DNA直方图逐渐右移,2C~4C细胞占58.62%,≥5C细胞占41.38%。以上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表明DNA倍性程度与肿瘤的增殖程度呈正相关,高倍异倍体细胞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多。作者认为DNA原位图像定量分析可为角结膜缘上皮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分级及早期发现癌变趋势提供一个可靠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8.
1993年5月~1995年6月我院开展腹腔镜阳囊切除术206例。术前全部病例均常规进行了实时超声检查,现将术后随访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本文206例,男68例,女138例,年龄12~71岁,平均42.9岁。超声检查用ALoka SSD630实时超声显像仪,频率3/5MHz。手术采用美国Caboent medical腹腔镜手术系统,按腹腔镜胆囊切除标准术式进行。其中胆囊结石184例,胆囊息肉20例,慢性胆囊炎2例。  相似文献   
69.
右室流出道狭窄类畸形包括法乐氏四联症、右心发育不良综合征、肺动脉闭锁并室间隔缺损等。其手术关键不仅取决于心内解剖畸形的显示,其肺动脉情况如肺动脉存在与否、有无肺动脉汇合处。中央性肺动脉大小、有无肺动脉分支异常和体肺侧支血管对外科治疗也至关重要,它是确定采用根治手术抑或姑息性手术的客观定量指标。目前评价肺动脉的影像学技术多样,本文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0.
我们用DFY-I型超声图像定量分析诊断仪,测定组织结构超声图像的分贝,灰阶值,本文检测分析了39例正常台盘测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