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1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113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猪防御素基因PBD-I在大肠杆菌中的重组和融合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罗刚  魏泓 《遗传》2003,25(2):146-150
用RT-PCR方法获得PBD-I基因,将该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inPointTMXa-3中,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JM109,经IPTG诱导后以融合蛋白形式表达。SDS-PAGE电泳显示PBD-I基因在目标位置17kDa处获得了表达。PBD-I基因的成功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抗菌活性、抗菌机理及应用研究形成基础。  相似文献   
992.
人重组磷脂酶D_2变构体cDNA和蛋白质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VectorNTI、DNATools等计算机分析软件及信息库,研究人重组磷脂酶D2(rhPLD2)变构体的生物学特征。rhPLD2具有多种基因结构和功能调控元件,其编码的蛋白质具有发挥功能所必需的活性保守基序和一定的空间结构,表明rhPLD2应是一种具有一定生物学功能的异质性蛋白质。  相似文献   
993.
重组人溶菌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与其他来源的溶菌酶相比,人溶菌酶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和多种多样的药理作用效果,在临床上具有多种重要应用价值。但天然人溶菌酶来源极其困难,利用重组DNA技术进行生产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迄今人们已利用化学合成或从人类细胞组织中制备cDNA等途径获取人溶菌酶基因,并在大肠杆菌、酵母菌和真菌表达系统中进行了表达,最高水平为40mgL,低于人乳中溶菌酶含量(50~250mgL),虽然距离工业化生产仍有一定距离。但重组人溶菌酶发展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994.
采用热激启动子Gmhsp17.5C控制Cre定位重组酶介导的DNA删除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在热激启动子控制下的Cre重组酶的表达导致两侧带有相同方向loxp位点的CaMV35S-GUS片段从转基因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cv.W38)的基因组中删除.通过定量PCR的方法鉴定这个转基因系统,显示了这个系统的重组效率.结果显示在两个小时热激处理后转基因烟草中有41%的CaMV35S-GUS片段被删除.由于热激诱导的定点重组系统有容易操作、对热敏感和无背景表达等优点,因此有利于采用这个系统在转基因植物中进行可诱导的基因操作.  相似文献   
995.
黑胸大蠊(Periplaneta fuliginosa)是我国分布最广的蟑螂种类.黑胸大蠊浓核病毒(Periplaneta fuliginosa densovirus, PfDNV)是我室1991年在国内首次报道并在国内外第一个分类鉴定的蟑螂细小病毒[1].我们构建了PfDNV全基因组克隆和酶切亚克隆重组质粒,测定并分析了病毒基因组全序列与结构.序列分析表明该病毒基因组具有细小病毒基因组的结构特征,其末端具有反转重复序列(Invert Terminal Repeatant, ITR)和回文结构,这类病毒基因组两端的特殊结构可能是与病毒复制,整合,拯救,包装有关的必需顺式元件[2~5].为了进一步研究黑胸大蠊浓核病毒基因复制及表达机理,尤其是其末端结构在病毒基因复制中的作用,我们将荧光素酶基因插入了PfDNV基因组保留了两个完整的末端结构而其它部分缺失的重组质粒中.将这种重组质粒转染虫体后,在虫体中检测到了荧光素酶的表达,说明在缺失基因组中间部分时,插入的外源基因依然可以复制、表达.本结果证实了PfDNV基因组的末端结构是PfDNV复制的必需结构.这一实验为将外源基因引入病毒基因组,构建基因工程杀虫剂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6.
Bcl-2家族蛋白质在线粒体途径凋亡的调控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53正向细胞凋亡调控因子(p53 up-regulated modulator of apoptosis protein,PUMA)是该家族的一种只含有BH3同源区域的促凋亡蛋白。为得到PUMA的BH3结构域短肽并检测其生物学活性,将人工合成的编码PUMA-BH3肽的DNA片段克隆到质粒pTYB2上,构建出表达PUMA-BH3-内含肽-几丁质结合域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pTYB2-PUMA-BH3,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中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经几丁质亲和层析、二硫苏糖醇(DTT)的柱内还原,直接获得可溶性PUMA-BH3肽。通过研究重组PUMA-BH3肽在体外条件下对线粒体活力、线粒体肿胀度以及细胞色素c释放的影响来鉴定其生物学活性。结果表明,获得的可溶性PUMA-BH3肽能作用于离体线粒体,引起线粒体活力降低,线粒体肿胀并能诱导细胞色素c释放。环孢菌素A对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提示PUMA-BH3肽对线粒体的上述作用是通过促进通透性转运孔( PTP)开放实现的。经原核表达及纯化,获得了具有促凋亡活性的PUMA-BH3肽,为进一步研制控制凋亡过程的药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对本室已筛选到的一株共表达O型口蹄疫病毒3C基因、P1-2A基因和猪白细胞介素18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3C-P1-2A-IL-18进行免疫原性研究。方法 分别用重组鸡痘病毒rFPV-3C-P1-2A-IL-18、rFPV-P1-2A-3C和对照组282E4株FPV、PBS对小鼠进行免疫接种,并检测各免疫组的T 淋巴细胞亚类数量、CTL杀伤活性及抗体效价。结果 重组鸡痘病毒疫苗组免疫小鼠T 淋巴细胞亚类数量,CTL杀伤活性和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重组鸡痘病毒rFPV-3C-P1-2A-IL-18的小鼠T 淋巴细胞亚类数量和CTL特异性杀伤活性与rFPV-P1-2A-3C相比,差异显著。结论 本实验为开发新型FMDV疫苗奠定了实验免疫基础。  相似文献   
998.
项目推介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7,27(10):119-120
新型人血清白蛋白融合长效α干扰素该项目来源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平台课题,是对Albuferon(美国HGSI公司利用人血清白蛋白融合技术构建的长效α干扰素)进行的仿制研究,并通过改变融合蛋白的相位使新型人血清白蛋白融合长效α干扰素具有更好的均一性和稳定性和更高的回收率,可以显著地降低生产成本。该项目已经建立了中试规模的稳定的制备工艺:在30L发酵罐上的表达水平达到500mg/L,回收率达到20%以上,每批可得到纯品1.5g以上,并将生产成本控制在100元/支以下。α干扰素在临床上被广泛地应用于病毒性肝炎以及肿瘤的…  相似文献   
999.
利用油体表达系统生产外源重组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生产外源蛋白日益受到重视,是一个安全廉价的生产系统。植物油体表达系统利用油素蛋白的高表达性和易分离特性改进了植物生物反应器下游加工技术、降低了高纯度药用蛋白的生产成本。本文介绍了油体和油素蛋白的组成结构等特征,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各领域用植物油体表达系统生产外源蛋白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油体系统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本实验室利用油体系统开发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aFGF)医类新药,生物活性检测正在进行中。油体表达系统作为药用蛋白的新来源,将得到逐步的完善及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项目推介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7,27(11):105-106
重组人甲状旁腺素PTH(1-84)由重庆科润生物医药研发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重组人甲状旁腺素PTH(1-84)系治疗用生物制品一类,已获一项专利授权ZL00133573.1,并获临床批件:2007L1219。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84)是冻干粉针剂,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特点及优势表现为:(1)具有显著的骨同化作用,可增加骨量。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抗吸收治疗无此效应,因此,对重度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尤为有利。(2)副作用小于rhPTH(1-34)。rhPTH(1-84)人体内发挥生理作用的PTH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在国外所进行的临床前研究中发现rhPTH(1-34)有致大鼠骨肉瘤样毒性,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