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重症医学科在我国刚刚起步,2008年被定为独立的临床二级学科,其学科建设需要进行科学的管理。通过在重症医学科平台上进行ICU集中管理,在实际工作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不仅是学科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与各学科之间良性竞争的内在需要,更是医院管理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12.
周克兵  邓立普 《蛇志》2013,25(2):133-134
目的 探讨重症蝮蛇伤患者血清硫化氢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90例蝮蛇伤患者为实验组,并按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重型、危重型组,再根据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诊断标准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患者入院1天内及治疗第1周分别抽血2 ml,肝素抗凝,分离血清后-80℃冰箱保存,采用亚甲蓝分光光度计法测血清H2S含量.选择同期3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观察比较各组H2S水平及MODS情况.结果 血清H2S水平为危重型患者最高,对照组最低;且在对照组、轻型组、重型组、危重型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ODS组与非MODS组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蝮蛇伤患者病情越重,其血清H2S水平越高;蝮蛇伤患者并发MODS与血清H2S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治疗的70例重症肌无力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序号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对照组仅给予甲泼尼龙,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明显优于对照组74.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明显缓解时间(6.55±1.35)d以及总住院天数(17.15±3.65)d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肌无力,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肌无力症状,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5例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采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改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5例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采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发病类型、致敏药物及疗效,分析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指标与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5例患者中,中毒表皮坏死松解8例,占53.33%,药疹重型4例,占26.67%,中毒表皮坏死松解并支气管炎患者、史蒂文斯并支气管肺炎患者及重症药疹并重症肝炎患者各1例,占6.67%。致敏药物主要是中药、卡马西平、柳氮磺吡啶、头孢他啶、布洛芬、青霉素、别嘌呤醇、感冒药。治疗总有效率86.67%。白细胞、中性比、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胆碱酯酶、胱抑素、肌酐(Cr)、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重症药疹患者治愈预后有关(P0.05)。结论:重症药疹以中毒表皮坏死松解患者为主,对不同致敏药物引起的重症药疹患者应进行区别治疗,重症药疹患者的预后与患者内脏受累程度密切相关,临床采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持续治疗,可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取患者静脉血进行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计数、淀粉酶、脂肪酶、乳酸脱氢酶的检测,并对治疗效果和胃肠功能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计数、淀粉酶、脂肪酶、乳酸脱氢酶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胃肠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降低患者的血液指标,增强肠道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临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中剂量环磷酰胺(CTX)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MG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MGC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观察组采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中剂量CTX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吞咽功能恢复时间和肢体无力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7 d内治疗有效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20%,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中剂量CTX可有效提高MGC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且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与传统单侧胸腔镜技术对比,探讨经剑突肋缘下三孔式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早期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6年6月因重症肌无力就诊于我院行胸腔镜下胸腺切除的115例患者。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分为传统单侧胸腔镜组47例和剑突肋缘下三孔式胸腔镜组68例,收集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是否合并胸腺瘤、病程、随访时间、术前Osserman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引流量、转入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及末次随访时的愈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胸腺瘤情况、病程、随访时间和术前Osserman评分均没有差异(P0.05)。三孔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I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或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膈神经麻痹、胸腔积液、伤口脂肪液化)发生率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孔组患者在术后3天内和出院时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者在末次随访时的有效率、术前、术后1年和末次随访时的生活质量评分(MGQOL-15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三孔组患者末次随访时,女性MGQOL-15评分改善量(11.2±3.3分)高于男性(7.4±2.7分)(P0.001)。Osserman评分3分和4分的患者MGQOL-15评分改善量(10.7±3.7分)显著高于Osserman评分2分的患者(5.0±1.9分)(P0.001)。结论:经剑突肋缘下三孔式胸腔镜下切除胸腺治疗重症肌无力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特点,术后患者疼痛程度轻,生活质量改善明显。女性术后获益较男性更大。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不同给药方式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性重症的效果,本研究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性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连续给药,试验组患者间歇给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尿量、心功能、血浆BNP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研究显示,采用间歇给药治疗后,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尿量等指标与连续给药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连续给药组的LVEF、LVEDD、BNP等心功能指标的改善程度更好。研究表明,重组人脑利钠肽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性重症患者的心肌功能,对于基础血压低,不能耐受持续给药的患者,间歇给药方式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困难的原因及撤机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长期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撤机结果分为撤机成功组52例和撤机困难组28例,根据患者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59例和死亡组21例。比较各组临床资料,分析撤机困难的原因及撤机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撤机困难组年龄、心功能不全比例、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比例、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比例、肝功能不全比例、肾功能不全比例、血尿素氮显著高于撤机成功组,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切开时间显著长于撤机成功组,血清白蛋白显著低于撤机成功组(P0.05)。死亡组年龄、合并糖尿病比例、心功能不全比例、MODS比例、VAP比例、肝功能不全比例、肾功能不全比例、血尿素氮显著高于存活组,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切开时间显著长于存活组,血清白蛋白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MODS、VAP、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切开时间、血清白蛋白是ICU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患者治疗期间发生脏器功能不全或器官功能衰竭、机械通气时间较长、气管切开时间较长、营养状态较差是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困难的主要原因,年龄、合并糖尿病、MODS、VAP、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切开时间、血清白蛋白是ICU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死亡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持续性血液滤过联合高流量吸氧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接诊的60例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采用持续性血液滤过联合高流量吸氧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持续性血液滤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氢离子浓度指数(pH)值、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76.67%,显著高于对照组(50.00%,P0.05)。两组治疗后PaO_2、PaCO_2、氧合指数、pH值、RR、HR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PaO_2、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_2、pH值、RR、HR、血清CRP、IL-6、IL-8及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36.67%,P0.05);观察组死亡1例(3.33%),对照组死亡6例(20.00%),观察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性血液滤过联合高流量吸氧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明显优于单用持续性血液滤过治疗,可能与其更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