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急性胰腺炎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解痉镇痛、抗感染、抑制胃酸分泌、生长抑素、改善局部微循环和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420mg水化后自胃管灌注,夹管1.5h,3次/d,连用7d。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情况,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7d后,两组患者血清内毒素、TNF—α和D-乳酸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值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76%(χ2=4.24,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较好,能降低血清内毒素、TNF-α和D-乳酸水平,对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加微生态制剂对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炎症指标及酶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165例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加微生态制剂,选取治疗后1、2w为观察时间点,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情况,比较治疗前后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及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胃肠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6、TNF-α、CR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LDH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早期,在肠内营养支持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剂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炎症指标及相关酶学指标水平,且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对重症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重症肺炎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3例)和对照组(n=33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吸氧、抗感染、抗休克和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必要时行机械通气或血管活性药物。观察组患者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420 mg,3次/d,温水服用或水化后自鼻饲注入。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AO)和D-乳酸水平的变化,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血清内毒素、DAO和D-乳酸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且观察组下降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88,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辅助治疗重症肺炎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明显降低血清内毒素、DAO和D-乳酸水平,减轻患者内毒素血症和肠黏膜通透性,保护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化疗相关性腹泻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78例化疗相关性腹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9例)和对照组(n=39例)。两组患者均常规予以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口服思密达3g,3次/d。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420mg,3次/d。对照组除不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外余治疗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d后血清内毒素和和D-乳酸水平的变化,并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3d后,两组患者内毒素和和D-乳酸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36%(x^2=4.52,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化疗相关性腹泻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内毒素和D-乳酸水平,保护和改善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从而恢复患者的肠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生长抑素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及对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98例,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和指标的恢复时间及胃肠动力的恢复情况,治疗前后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和尿乳果糖和甘露醇的比值(L/M)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腹痛、腹胀、腹膜刺激征、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D-乳酸、DAO和L/M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腹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胃肠减压引流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用生长抑素相比,生长抑素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可更迅速缓解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指标,恢复胃肠动力,并显著改善患者的肠粘膜屏障功能,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与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的疗效及对肠黏膜功能和肠壁黏膜炎症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8年10月到2020年8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EPISBO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常规治疗,对照组另给予血必净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再增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两组均治疗7d,对比两组疗效,胃肠功能相关指标,肠黏膜功能相关指标,肠壁黏膜炎症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均P<0.05)。观察组的胃肠功能相关指标均分别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7d后,两组的丙二醛(MDA)、二胺氧化酶(DAO)及乳酸(D-La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又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d后两组的内毒素(LPS)、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IL-1β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又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EPISBO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且对肠黏膜功能和肠壁黏膜炎症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低盐饮食、保肝和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0.42 g/次,每天3次,连用8周。对照组患者除不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其他治疗措施同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肝功能和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水平较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同时两组患者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较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能明显降低患者肝功能指标,加速肝功能的恢复,并能下调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抑制肝内炎症反应,加快患者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及预防复发作用。方法选取FD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予以莫沙必利片5 mg,3次/d,连用8周。观察组患者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420 mg,3次/d,连用8周。对照组患者除不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外余治疗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比较治疗后随访6个月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χ2=4.11,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2例和4例,症状较轻,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复发5例(12.5%)和13例(32.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59,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FD的疗效肯定,安全性较好,并能明显降低其复发率,具有预防病情复发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84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美沙拉嗪治疗。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以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的含量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中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以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于美沙拉嗪单药治疗,可能与其增加调节性T细胞以及抑炎因子IL-10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对胆囊切除术后腹泻(PCD)患者血清D-乳酸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PC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均予以低脂饮食和止泻药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420mg/次,3次/d,连用6周,温开水或温牛奶送服。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D-乳酸水平及肠道菌群数量变化,并比较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失访2例(5.0%)和4例(10.0%),两组失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血清D-乳酸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P0.01),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增加,肠杆菌和肠球菌数量下降(P0.05),而对照组肠道菌群数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其总有效率(92.11%)较对照组(72.22%)高(χ2=5.05,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PCD具有确切疗效,能降低血清D-乳酸指标,纠正并调节患者肠道微生态紊乱,重建肠道微生态平衡,改善其肠道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连续性高容量血液净化(HV-CBP)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化科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22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HV-CBP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淀粉酶、脂肪酶、CRP、TNF-α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体温、腹痛、黄疸症状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淀粉、脂肪酶、CRP、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D4+/CD8+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V-CBP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炎性刺激、病情进展及免疫功能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性急性重症胰腺炎(HSAP)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分析,为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诊治提供偱证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自2008年9月到2013年9月收治的10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脂肪酶、淀粉酶浓度、酶恢复时间、白细胞、甘油三酯差异以分析高脂血症性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病情转归情况。结果:HSAP患者甘油三酯(TG)水平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AP患者入院后经过降脂药物治疗HSAP与其他SAP相比较甘油三酯(TG)在短期内基本恢复正常,HSAP中白细胞、酶恢复时间低于其他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AP与高脂血症性急性轻型胰腺炎(HMAP)相比较两组间淀粉酶、脂肪酶、甘油三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酶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AP患者TG水平可能与患者的性别有一定的相关性;HSAP患者的病情转归可能与甘油三酯水平相关;甘油三酯水平不能直接决定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的轻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清胰利胆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热休克蛋白70(HSP70)、热休克蛋白27(HSP27)、白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8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2例每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案完成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清胰利胆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淀粉酶恢复至正常时间、白细胞恢复至正常时间、胃肠功能恢复至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血清HMGB1、HSP70、HSP72、IL-8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86%(39/42)比71.43%(30/42)](P0.05)。观察组的血淀粉酶恢复至正常时间、白细胞恢复至正常时间、胃肠功能恢复至正常时间及腹痛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MGB1、HSP70、HSP72、IL-8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MGB1、HSP70、HSP72、IL-8水平和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HMGB1、HSP70、HSP72、IL-8水平较低(P0.05)。结论:清胰利胆颗粒能有效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HMGB1、HSP70、HSP27、IL-8水平,且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效果对比及对血清钙离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淀粉酶(AMS)、降钙素原(PCT)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到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66)和对照组(n=65)。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试验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钙离子、hs-CRP、AMS、PCT、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抑钙离子、hs-CRP、AMS、PCT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hs-CRP、AMS、PCT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血清钙离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D-乳酸、DAO、内毒素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D-乳酸、DAO、内毒素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腹痛缓解、肠鸣音恢复、血淀粉酶恢复及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9.09%、15.38%(P>0.05)。结论: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清钙离子、hs-CRP、AMS、PCT水平,且不良反应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采用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SAP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乌司他丁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生长抑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腹水消退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肠鸣音活跃,阵发性腹痛,大便次数增加以及头晕等症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症治疗和综合护理后,不良反应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SAP采用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复方谷氨酰胺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胃肠激素和血清5-羟色胺(5-HT)、神经肽Y(SP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IBS-D患者10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各52例。A组给予复方谷氨酰胺治疗,B组给予复方谷氨酰胺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检测并比较两组胃肠激素和血清5-HT、SPY水平,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及治疗疗效。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较A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5-HT水平下降,SPY水平上升,且与A组相比,B组治疗后5-HT水平较低,SPY水平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内毒素、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均下降,且与A组相比,B组治疗后内毒素、D-乳酸、DAO水平较低(P<0.05);治疗后B组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水平低于A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IBS-D患者经复方谷氨酰胺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胃肠激素和血清5-HT、SPY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CRP、PCT和脂肪酶和胰腺炎分型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8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轻型急性胰腺炎6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22例。在入院后1 d、3 d、7 d、14 d测定血清CRP、PCT、脂肪酶水平并进行APACHEⅡ评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间不同时间点CRP、PCT、脂肪酶及APACHEⅡ评分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胰腺炎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胰腺炎发病严重程度和糖尿病、饮酒史、胆源性结石病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轻型组CRP、PCT水平1 d、3 d水平和重型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7 d及1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组脂肪酶水平和重型组3 d、7 d及1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组APACHEⅡ评分和重型组相比,在发病后1 d、3 d、7 d及1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方程:Logit P=0.0017×PCT+0.0297×胆源性结石病史+0.093×APACHEⅡ评分-0.193。结论:糖尿病和胆源性结石和重症胰腺炎相关,PCT、APACHEⅡ持续不下降提示胰腺炎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高脂血症性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1例,按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分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观察组)和胆源性胰腺炎(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淀粉酶(AMY)、甘油三酯(TG)、脂肪酶(LPS)、尿酸(UA)、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KP)、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APACHEII评分、CT严重指数、重症比例、手术比例和6个月复发和死亡率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LPS、TG、UA、APACHEII、CT严重指数、重症比例和6月内的复发比例较对照明显升高(P〈0.05或〈0.01),而ALT、AKP、TBIL、DBIL、AMY水平和手术比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相比,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病情更重,复发率和死亡率更高,而血清淀粉酶升高水平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中的蜡样芽胞杆菌对小鼠腹泻治疗作用的影响。方法将SPF小鼠采用抗生素联合伤寒沙门菌和志贺菌诱导建立腹泻模型,取112只造模成功后的小鼠随机分为7组,其中三组分别喂养3种不同剂量的四联活菌片,三组分别喂养3种不同剂量的不含蜡样芽胞杆菌的三联活菌片,余下一组为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比较各组小鼠腹泻的治愈时间,测定粪便菌群、结肠组织耗氧能力及氧化还原电势、肠内sIgA含量及脾脏指数变化。结果相同剂量条件下,含蜡样芽胞杆菌的四联活菌片治愈腹泻时间比三联活菌片缩短48~72h。治疗48h后,四联活菌片组肠内sIgA水平明显增加,与三联活菌片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783,P=0.0002);治疗结束后,四联活菌片组的脾脏指数也显著高于三联活菌片组(t=18.8648,P=0.0001)。结论含蜡样芽胞杆菌的四联活菌片对小鼠腹泻的治疗及肠道菌群的恢复作用比三联活菌片效果更佳,能显著促进腹泻小鼠肠黏膜局部免疫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