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4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65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李丽莉  于毅  国栋  陶云荔  褚栋 《生态学报》2013,33(14):4377-4386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是我国重要农业害虫.为了全面揭示亚洲玉米螟遗传分化以及山东省亚洲玉米螟不同种群的遗传结构,对山东省越冬代亚洲玉米螟不同种群mtCOⅡ基因序列与来自GenBank的相关序列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并建立了鉴别不同遗传支系的PCR-RFLP方法.基于对340条mtCOⅡ序列的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样本共获得62个单倍型,其中单倍型17(H17)广泛分布于各种群之间,有6个单倍体型为山东种群所特有;亚洲玉米螟分化为2个遗传支系(支系Ⅰ与支系Ⅱ);2个遗传支系均在山东省发现,但以支系Ⅰ为主;亚洲玉米螟各单倍体型散布于山东省各地理种群中,缺乏明显的地理分布格局.山东亚洲玉米螟总体的单倍体型多样性指数Hd为0.695,种群内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在0.333-0.889之间;总体的核酸多样性指数π为0.00424,种群内核酸多样性指数在0.00061-0.00809之间.总群体的固定系数Fst为0.79421.AMOVA分析结果表明山东亚洲玉米螟的遗传分化主要来自于2个支系之间(79.42%).构建的亚洲玉米螟2个支系鉴别方法为其生物学与生态学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2.
大肠杆菌BA002是敲除了乳酸脱氢酶的编码基因 (ldhA) 和丙酮酸-甲酸裂解酶的编码基因 (pflB) 的工程菌。厌氧条件下NADH不能及时再生为NAD+,引起胞内辅酶NAD(H)的不平衡,最终导致厌氧条件下菌株不能利用葡萄糖生长代谢。pncB是烟酸转磷酸核糖激酶 (NAPRTase) 的编码基因,通过过量表达pncB基因能够提高NAD(H)总量与维持合适的NADH/NAD+,从而恢复了厌氧条件下重组菌E. coli BA014 (BA002/pTrc99a-pncB) 的生长和产丁二酸的性能。然而,BA014在厌氧发酵过程中有大量丙酮酸积累,为进一步提高菌株的丁二酸生产能力,减少副产物丙酮酸的生成,共表达NAPRTase和来自于乳酸乳球菌 NZ9000中丙酮酸羧化酶 (PYC) 的编码基因pyc,构建了重组菌E. coli BA016 (BA002/pTrc99a-pncB-pyc)。3 L发酵罐结果表明,BA016发酵112 h后,共消耗了35.00 g/L的葡萄糖。发酵结束时,菌体OD600为4.64,产生了25.09 g/L丁二酸。通过共表达pncB和pyc基因,使BA016的丙酮酸积累进一步降低,丁二酸产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3.
为了解贵州省2011年诺如病毒的基因型,监测了2011年5月至12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胃肠炎病例,收集粪便标本,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初步鉴定,并对阳性株的VP1基因区克隆及测序。检测标本70份,GⅠ型诺如病毒阳性1株,阳性率1.43%,GⅡ型诺如病毒阳性34株,阳性率48.57%,获得7份GⅡ型诺如病毒VP1基因序列,3株为GⅡ.4亚型,为新型变异株(GⅡ4 2011),与GⅡ4 2006b变异株的亲缘关系最近,有1个氨基酸位发生了回复突变;4株为GⅡ.3亚型,分为2个基因簇,1簇与2008~2009年韩国株(HM635118)及上海株(GU991355)的亲缘关系最近,1簇与2010年日本株(AB629943)及2007年印度株(EU921389)等的亲缘关系最近,有4个氨基酸位点易发生回复突变。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激酶5(GPCR kinase-5,GRK5)基因缺陷和老化交互作用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早期的病理改变-海马内肿胀轴突丛(swollen axonal clusters,SACs)出现和积累的影响。方法选取5、6、7、9、12~13、18—19月龄雌性GRK5基因敲除小鼠(GRK5 Knockout,GRK5KO)作为观察对象,另选取年龄匹配的雌性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为对照,每个年龄段GRK5KO和WT小鼠各4只。用抗人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s)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观察海马内SACs的变化。结果所有小鼠随着年龄增长,海马内SACs逐渐增加;GRKSKO小鼠组海马内NFT^+ SACs数量较WT型小鼠组显著增加(P〈0.01);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遗传性GRK5基因缺陷和老化双因素对海马内NFT^+SACs的影响有显著协同效应(P〈0.01)。结论在促进早期AD病理发生的过程中,GRK5缺陷和老化双因素共同加剧了雌性GRKSKO小鼠海马内SACs的形成与积累。  相似文献   
95.
Raf激酶抑制蛋白(RKIP)是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家族的成员。RKIP通过与Raf-1结合,抑制了Ras/Raf-1/MEK/ERK信号转导通路,并在NF-κB及G蛋白偶联受体(GPCR)信号转导通路中也起重要调节作用。RKIP参与细胞凋亡、肿瘤转移、神经发育以及精子发生等病理生理过程,通过研究RKIP能为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新思路新靶点。本文主要介绍RKIP的生物功能,着重于其在神经系统、肿瘤和生殖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bl(Gs—Rbl)改善阿霉素所致心力衰竭(HF)效应是否与调整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通路有关。方法阿霉素(Adr)诱导的HF大鼠随机分为HF组(n=15)和Gs.Rbl组(70rng/kg/d,n=17),另随机选取同龄大鼠作为对照组(n=10)。干预结束并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后,TUN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AR),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PERK、p-PERK、真核细胞起始因子2-(elF2a)、p-elF2a、C/EBP同源蛋白(CHOP)和cleavedcaspase-12。结果1.Adr干预成功构建HF模型,Gs—Rbl显著提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降低心肌细胞AR(P〈O.01);2.HF组GRP78mRNA和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Gs—Rbl显著低于HF组和对照组二组的表达(P〈0.01);3.Gs—Rbl显著降低HF大鼠PERK和p-PERK表达(P〈0.01);4.HF导致elF2amRNA和蛋白、p-elF2a显著升高,Gs—Rbl显著下调三者的表达(P〈O.01);5.HF组CHOPmRNA和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Gs—Rbl组显著抑制其表达(P〈0.01);6.Gs—Rbl显著抑制阿霉素所致的caspase-121TIRNA和cleaved caspase-12蛋白表达(P〈0.01)。结论Gs—Rbl通过调节PERK内质网通路介导其改善HF效应。  相似文献   
97.
糖原合酶激酶-3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GSK-3) 是一种多功能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在蛋白质合成、信号传递、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神经功能、肿瘤形成及胚胎发育等众多细胞进程中均扮演重要的角色.GSK-3 能够使多种底物发生磷酸化,并参与胰岛素、Wnt及Hedgehog 等多个信号通路的调控. GSK-3抑制剂在信号通路中能有效地抑制病理情况下GSK-3活性的异常增高,达到治疗的目的.GSK-3的抑制剂将作为一种潜在的药物对治疗糖尿病、阿尔海默茨症、肿瘤等疾病发挥效用.  相似文献   
98.
Leucine-rich repeat receptor-like kinases (LRR-RLKs) belong to a large group of cell surface proteins involved in many aspects of plant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responses in both monocots and dicots. Brassinosteroid insensitive 1 (BRI1), a member of the LRR X subfamily, was first identified through several forward genetic screenings for mutants insensitive to brassinosteroids (BRs), which are a class of plant-specific steroid hormones. Since its identification, BRI1 and its homologs had been proved as receptors perceiving BRs and initiating BR signaling. The co-receptor BRIl-associated kinase 1 and its homologs, and other BRI1 interacting proteins such as its inhibitor BRI1 kinase inhibitor I (BKI1) were identified by genetic andbiochemical approaches. The detailed mechanisms of BR perception by BRI1 and the activation of BRI1 receptor complex have also been elucidated. Moreover, several mechanisms for termination of the activated BRI1 signaling were also discovered. In this review, we will focus on the recent advances on the mechanism of BRI1 phosphorylation and activation, the regulation of its receptor complex, the structure basis of BRI1 ectodomain and BR recognition, its direct substrates, and the termination of the activated BRI1 receptor complex.  相似文献   
99.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是维持细胞平衡的系统。蛋白酶体抑制剂是大宗药品,今后还会继续开发浅许多候选药物。就像激酶途径一样,可以产生无数个分子靶向药物。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胸腺嘧啶核苷激酶1(TK1)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志愿者5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TK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TK1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TK1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阳性表达率(56.96%)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6.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期为晚期的患者血清中TK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肿瘤分期为早期的肺癌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远处转移的患者血清中TK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未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K1在性别、抽烟史、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类型不同患者血清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K1阳性患者两年生存率(42.22%)低于TK1阴性患者(6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中TK1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肿瘤远处转移、TMN分期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