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3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30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抑癌蛋白泛素化机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中,NEDD4—1介导的PTEN泛素化与Cowden综合征密切相关,Livin介导的Smac/DIABLO泛素化,以及癌性锚蛋白重复序列、转录因子E4F1等介导的P53泛素化均在肿瘤发生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近期研究表明,这些介导抑癌蛋白泛素化的新分子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92.
PCR扩增含有apoA-Ⅰ基因的转录调控序列的启动子片断(376 bp),克隆入含有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新霉素抗性基因的pGL3B-neo载体中,构成受apoA-Ⅰ启动子调控的重组报告基因质粒pGL3B-neo::apo,稳定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epG2。通过细胞有限稀释法筛选稳定表达荧光素酶活性的细胞株SAPOA-Ⅰ。经apoA-Ⅰ转录调控因子PPARα激动剂的鉴定和细胞接种密度、溶剂使用浓度等条件的优化,成功建立了靶向apoA-Ⅰ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报告基因筛选体系。应用该体系对400多种降脂中药提取物进行筛选,泽泻、罗布麻叶、山楂等提取物显示出较好的上调活性,与文献报道采用动物模型研究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胃粘膜肠化生CD44、CD44V6及cyclin D1、Cyclin E表达的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39例伴有肠化生的慢性胃炎和5例正常人胃窦粘膜的活检组织进行检查。结果正常人胃窦粘膜上皮,腺上皮对CD44、CD44V6、Cyclin D1和Cyclin E均为阴性,但在有神经内分泌样细胞的粘膜,CD44V6和cyclin D1为阳性。慢性胃炎肠化生区和不典型增生区除CD44为阴性外,CD44V6、cyclin D1和cyclin E均呈现不同的阳性反应,但未见有阳性的神经内分泌样细胞。间质细胞大都呈阳性反应。结论CD44V6、cyclin D1和cyclin E可能是胃癌前状态的早期事件,而CD44可能为胃癌晚期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素E(CyclinE)、视网膜母细胞瘤(Rb)基因与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鳞癌的关系,及其在癌变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CyclinE和Rb基因产物在各级别CIN77例和宫颈鳞癌40例中的表达状况,并以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20例做对照。结果 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CINⅠ、CINⅡ、CINⅢ及宫颈鳞癌中,CyclinE的阳性表达率呈逐渐增强趋势,分别为:0.0%、30.0%、75.0%、65.0%、60.0%。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与各级别CIN和宫颈鳞癌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0.005),CINⅠ与CINⅡ、CINⅢ、宫颈鳞癌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5或〈0.01);Rb基因蛋白的表达率逐渐下调,分别为:100.0%、55.0%、20.0%、24.3%、23.5%,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与各级别CIN和宫颈鳞癌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5);CINI与CINHI、宫颈鳞癌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O.005)。结论CyclinE在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表达阴性,随着发生CIN从轻到重至宫颈鳞癌,表达呈逐渐增强趋势;表明CyclinE在子宫颈癌变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CyclinE参与CIN的进展及子宫颈癌癌变机制。Rb基因蛋白在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100%阳性,随着发生CIN从轻到重至宫颈鳞癌,表达呈逐渐下调趋势,甚至消失;表明Rb基因可能主要通过功能性失活参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并且其在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发现CyclinE表达增强和RB基因表达下调或消失,有助于宫颈鳞癌发生的判断及CIN程度和级别的确定。  相似文献   
95.
目的利用昆虫细胞/杆状病毒系统表达猪瘟病毒(CSFV)E2蛋白,用于E2蛋白功能、开发CSF新型疫苗以及建立相关血清学诊断方法等研究。方法采用RT-PCR扩增CSFV E2基因,将PCR产物克隆到pGEM-T-Easy载体,将该基因插入到pFast-BacHT A载体中,构建重组转座载体后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胞,获得重组Bacmid质粒后转染sf9昆虫细胞,传毒3代,对表达蛋白进行Western-blot及免疫组化鉴定。结果成功克隆CSFVE2基因,其核苷酸序列为1119 bp。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表达E2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3×103,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结果证实表达蛋白能够被CSFV标准阳性血清识别。结论在Bac-to-Bac杆状病毒系统中的成功表达了CSFV E2蛋白,与CSFV标准阳性血清具有较好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96.
目的与白芍总苷进行比较,研究白芍水提物的抗炎作用,探讨其抗炎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片肿胀模型和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模型,观察白芍水提物和白芍总苷对急性炎症的抗炎作用。采用琼脂致小鼠肉芽肿模型,观察白芍水提物和白芍总苷对慢性炎症的抗炎作用;通过测定琼脂致小鼠肉芽肿模型血清前列腺素E2(PGE2)水平,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模型肿胀足的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及PGE2含量,探究其抗炎作用的部分机制。结果白芍水提物4 g·kg-1、白芍总苷180 mg·kg-1均可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片肿胀和琼脂肉芽肿(P<0.05),降低琼脂致小鼠肉芽肿模型血清PGE2水平(P<0.05)。白芍水提物2.8 g·kg-1、白芍总苷120 mg·kg-1均可显著抑制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P<0.05),降低肿胀足的NO、MDA及PGE2含量(P<0.05);白芍水提物和白芍总苷对急、慢性炎症的抑制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芍水提物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其抗炎机制可能与减少血液和局部组织PGE2水平,减少局部组织NO、MD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HPV16E6对细胞中Rap1GAP蛋白水平的影响,为阐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本研究组前期实验显示,宫颈癌石蜡切片组织中Rap1GAP蛋白水平下降,且与高危型HPV16/18感染相关。本文将进一步探讨HPV16 E6是否导致Rap1GAP蛋白下调的原因。方法通过将HPV16 E6基因插入pGEX-KG的BamHI和Hind Ⅲ酶切位点构建GST标记的HPVE6质粒,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其转染入HeLa细胞中,Westernblot方法观察GST-tagged-HPV16 E6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并观察其对HeLa细胞中内源性Rap1GAP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测序表明成功构建GST标记的HPV16E6质粒;Western blot检测表明HPV16E6在HeLa细胞中成功表达;并且发现HeLa细胞中过表达HPV16 E6后,Rap1GAP蛋白相对含量(0.602±0.205)明显低于未转染组(1.130±0.1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16 E6下调Rap1GAP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98.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HPV16)与50%以上的宫颈癌密切相关,其E6癌蛋白作为病毒生命周期的主要蛋白之一,在诱导肿瘤发生与发展进程中起重要作用,且与病毒复制、宿主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细胞增殖、细胞恶性表型转化有关。E6蛋白主要作用包括:通过结合E6相关蛋白降解P53抑制细胞凋亡;增强端粒酶活性使宿主细胞永生化;与Daxx启动子区结合,抑制启动子转录活性,降低Daxx蛋白表达,阻遏细胞凋亡;与多种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后,经多种途径改变细胞微环境,使之有利于肿瘤细胞逃避宿主固有免疫应答。因此,在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中,HPV16 E6蛋白通过多种作用机制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
EPS8的结合蛋白质E3B1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参与细胞骨架的重塑、生长因子受体(GFR)介导的细胞应答,抑制细胞生长,并通过E3B1-EPS8-SOS1三联复合物参与Ras到Rac细胞信号转导,这些功能使得E3B1及其家族蛋白质具有潜在的肿瘤抑制作用,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对于E3B1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信号通路,对于E3B1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这些研究可能为肿瘤的转移途径、转化方式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线索。  相似文献   
100.
描述了一件象属( Elephas) 的右上臼齿化石。标本产自查谟紧靠上西瓦立克亚群巨砾岩组( Boulder Conglomerate Formation) 之上的砂质、粉砂质泥岩夹砾石层中,化石地点位于查谟市南10 km,Kharian 村北约500 m 处。根据齿板数、齿脊频率、釉质层厚度、冠高指数、绝对大小和齿长/齿高指数等牙齿形态参数,暂时将之归为 Elephas cf. E. maximus indicus。还简短讨论了象属的地理分布和地质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