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银合欢基因文库的构建和种子贮藏蛋白基因的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λEMBL_3为载体,构建了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的基因文库,所得重组子为3.5×10~6pfu。以大豆种子贮藏蛋白α′亚基基因为探针,从基因文库中分离得到了4个阳性克隆,并初步绘制了其中3个重组子的物理图谱。结果表明在这3个重组子的基因内部有一致的酶切位点。亚克隆的部分核苷酸序列与 GenBank 中的基因序列比较,表明与大豆种子贮藏蛋白α′亚基基因高度同源。  相似文献   
2.
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花粉离体萌发过程中,由于壁蛋白及细胞质中部分蛋白质的释放,蛋白质含量有所下降,萌发过程中具有RNA及蛋白质合成活力,RNA合成活力随培养时间延长而下降,其大部分的合成活力可被α-鹅膏蕈碱所抑制。蛋白质的合成量随萌发时间延长而增长,合成活力几乎完全被亚胺环己酮抑制,为α-鹅膏蕈碱部分抑制,说明贮藏mRNA与新合成mRNA共同指导蛋白质的新合成,离体条件下,亚胺环己酮和α-鹅膏蕈碱抑制花粉管的生长,在整体条件下,亚胺环己酮抑制花粉萌发与花粉管生长,说明蛋白质和RNA的新合成对花粉管的持续生长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3.
采后预处理使甜橙果皮含水量减少,改善理化性状,降低果实对低温的敏感性,从而控制了福斑病的发生,使发病率从61.7~66.0%降至4.7~6.7%。低温贮藏的呼吸强度和内源乙烯的生成也受到明显的抑制,但对果实的主要内含物和质量并无影响。控制褐斑病发生的适宜的预处理,是在10~15℃和85~90%相对湿度下处理7~10d,使果实重耗约2.5~4.0%。  相似文献   
4.
花生种子的发育与贮藏蛋白质的合成和积累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相似文献   
5.
乙烯利在板栗催熟和贮藏中的效用(简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乙烯利催熟的板栗栗蒲开裂加速,栗实着色好,鲜蒲出栗率及栗可食部分干重略有增加;在室温下沙藏烂栗率显著降低,栗实烂栗高峰出现在60d内,发芽高峰在贮藏90d后。在 25~35℃及 4~6℃下,2,4—D处理均抑制栗实发芽,低温下 2,4—D的抑制作用较强烈而持久。  相似文献   
6.
7.
在浙江省采集仓贮稻谷及大米样品,共分离到真菌17属48种(不包括酵母菌)。其中:曲霉属(Aspergillus)18种,青霉属(Penicillium)10种,镰孢霉属(Eusarium)4种。研究表明:在浙江省地区之间,贮粮真菌种类无明显差异。稻谷加工成大米后,籽粒表面带菌量及内部带菌率均明显下降,其真菌区系以贮藏真菌为主。稻谷在贮藏前以田间真菌为主。贮藏1—4个月的稻谷因贮藏真菌的种类、数量明显增长,而田间真菌的种类和数量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其表面带菌量及谷粒带菌率处于高峰期;贮藏1年以上的稻谷,其主要带菌种类为贮藏真菌,带菌量及带菌率明显下降。早籼谷和晚粳谷在相同贮藏条件下其带菌种类和数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d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技术分析了中国种植的24个不同大麦品种的种子醇溶贮藏蛋白质。首先,根据所获得的色谱图的相似性可以将供试品种分成10组,每组各有自己的共同特征色谱峰;其次,再依据各组内不同品种间色谱图的定性或定量上的差异可以将它们分别区别和鉴定;这表明大麦种子醇溶贮藏蛋白质的异质性较强,其组成随基因型的不同而有所变异。因此,应用RP-HPLC技术分析大麦种子醇溶贮藏蛋白质可以准确、快速地对大麦品种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9.
对用海藻酸钙包埋胡萝卜体细胞胚(0.6—2mm)制作的人工种子进行贮藏研究,发现低温及干燥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人工种子萌发。失水率达67%的种子,2℃贮藏60天后, 在发芽培养基上发芽率为100%,7天内的成苗率达80%。未经贮藏的对照种子发芽率为100%,成苗率为76%。无论在“种皮”还是在胚胎悬浮培养液中加入脱落酸或香豆素,都能抑制胚的生长,但也促进了胚的衰老。铝箔袋内密闭贮藏期间种子不萌发,但活力下降快。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种子的活力指数、脱氢酶活性、氧吸收率都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欧洲的栗子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洲的栗树栽培和利用历史悠久,其特产的欧洲栗,是当地重要的干果和硬木一源。意大利是欧洲栗子生产和加工的主要国家。西文概述了欧洲栗的分布、生产和科研,指出由于墨水 病和栗疫病的为害导臻欧洲栗产量急剧下降,有一些地区种质流失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