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构建并筛选重组gRNA(向导RNA)表达质粒p SJCR-LDH和p SJCR-C9PX,并对gRNA在乳酸菌中的表达进行鉴定。[方法]通过PCR技术扩增复制子SH71、氯霉素抗性基因CM和gRNA表达盒片段。将CM片段分别与gRNA表达盒进行融合,再与SH71复制子进行无缝克隆。通过转化,构建重组质粒p SJCR-LDH和p SJCR-C9PX。应用PCR、RT-PCR、Real-Time PCR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gRNA表达验证及拷贝数检测。[结果]PCR及RT-PCR结果显示获得169 bp大小目的条带,表明获得重组质粒载体且该gRNA表达载体在植物乳杆菌WCFS1株、CGMCC1.557株、乳酸乳球菌MG1363株中均成功表达,绝对荧光定量PCR检测获得LDH-gRNA标准曲线为y=-3.480log X+45.34,扩增效率为93.8%;C9PX-gRNA标准曲线为y=-3.327log X+37.07,扩增效率为99.8%。[结论]为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在乳酸菌中进行基因操作奠定基础,为乳酸菌载体构建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62.
【目的】自溶是细菌在压力环境下通过自身裂解而获得的一种生理适应现象,研究的目的是全面探讨乳酸菌株在生长抑制剂条件下的自溶表型及机理。【方法】对多种来源的乳酸菌株的自溶能力进行检测,通过在不同生长条件和抑制剂压力条件下乳酸乳球菌MG1363的生长检测对其自溶表型进行分析。【结果】在葡萄糖严格受限的培养基中,氨苄青霉素的加入能够显著诱导MG1363的自溶,而且该自溶现象只发生在葡萄糖耗尽的时间点,展现出一种狭窄的生长时期依赖的特征。与此同时,因为氨苄青霉素的加入,4种主要的自溶酶的表达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显著改变。此外,所有受试的抑制剂都削弱了MG1363在非营养条件下的自溶,表明该菌株可能具有一种涉及细胞壁合成和降解酶的共同调控的模式。【结论】乳酸菌株在不同生长抑制剂条件下的自溶表型存在很大差异,且该自溶体现出营养条件和生长时期严格依赖的特征。  相似文献   
63.
【目的】对新疆喀什地区母乳中乳酸菌多样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菌落培养、显微镜观察、Repetitive genomic fingerprinting(Rep-PCR)指纹图谱和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母乳中乳酸菌的菌群分布。【结果】从11份母乳中共分离出乳酸菌193株,利用16S r RNA基因序列同源分析和系统发育树对代表菌株进行了分子鉴定,193株乳酸菌隶属于4个属,分别为Lactobacillus(22株)、Streptococcus(42株)、Lactococcus(40株)、Enterococcus(89株)。其中,Enterococcus所占比例最大,达到46%。【结论】新疆喀什地区母乳中乳酸菌多样性丰富,极具开发潜力,将为开发母乳中的益生菌以及安全可靠的微生态制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4.
【目的】从锡盟地区酸马奶酒分离的乳酸菌中筛选出高产信号分子自体诱导物2(Autoinducer-2,AI-2)的乳酸菌,通过优化其重组蛋白Pfs的诱导条件体外合成信号分子AI-2。【方法】利用生物学发光法对不同乳酸菌产信号分子AI-2的产量进行比较,以高产信号分子AI-2乳酸菌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其S-腺苷高半胱氨酸核苷酶(S-adenosylhomocysteine nucleosidase,Pfs)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利用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进行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通过优化培养基、诱导温度、诱导前菌体密度、IPTG浓度以及诱导时间得到高表达的Pfs蛋白,使其与底物作用最终体外合成信号分子AI-2。【结果】10株乳酸菌均可产信号分子AI-2,其中屎肠球菌8-3分泌信号分子AI-2的产量明显高于其他菌株;重组蛋白的最佳诱导条件为:选取SOC(Super optimal broth with catabolite repression)作为诱导表达培养基,菌液OD600为0.5–0.7时加入终浓度为0.1 mmol/L的IPTG,37°C诱导12 h;利用最优诱导条件获得了浓度为4.08 g/L的纯化Pfs蛋白,体外合成了信号分子AI-2。【结论】酸马奶酒中分离出的10株乳酸菌均可产生信号分子AI-2,且屎肠球菌8-3可通过Pfs基因的作用生成信号分子AI-2。  相似文献   
65.
猪源乳酸菌产乳酸及其抑菌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5株(L1、12、L3、L5和L7)分离自仔猪肠道的乳酸菌的产乳酸能力及抑菌特性。结果表明:L5菌株产乳酸的速度最快,培养液中乳酸含量最高,L5菌株培养液pH值的下降速度最快,终末pH值最低,而L1菌株产乳酸的速度最慢,培养液乳酸含量最低。5株乳酸菌对大肠杆菌K88、K99、987P、O141和大肠杆菌E1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排除酸的影响后仍有22%~53%抑菌效果;经热处理后保持有92%以上的抑菌效果;蛋白酶处理后保持85%以上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66.
乳酸菌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酸菌广泛应用于食品发酵工业中,其中有些菌种是重要的益生菌.乳酸菌中存在着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参与乳酸菌的多种生理生化过程,是其代谢活动的重要调控机制.本文就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的组成、作用机制、类型、特点以及乳酸菌中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7.
乳酸菌遗传育种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酸菌是一大类发酵糖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通称 ,主要包括乳杆菌、双歧杆菌、乳球菌、链球菌、肠球菌、明串珠菌、片球菌、芽胞杆菌等属。乳酸菌在医药、工业、农业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如乳杆菌、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发酵的酸奶 ,应用于保健食品 ;植物乳杆菌应用于青贮饲料 ;乳杆菌、双歧杆菌等应用于临床医疗。但目前很多菌种都是野生型的 ,其某些性状、功能不太令人满意。因此 ,许多研究者通过微生物遗传育种来改良野生型菌株的某些遗传性状 ,以更适合开发利用其价值。1 传统的乳酸菌菌种改良方法1 1 …  相似文献   
68.
目的:对辽宁21家生产企业生产的活性乳酸菌饮料进行了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的分析。方法:共采集活性乳酸菌饮料45份,对其进行了乳酸菌数、大肠菌群数、致病菌、霉菌及酵母菌的测定,并对霉菌及酵母菌的菌相进行了分析。结果:17份样品乳酸菌数未达到食品卫生国家标准的要求,合格率为62.22%,有5份样品的霉菌数及4份样品的酵母数超过了食品卫生国家标准的要求,霉菌及酵母菌的合格率分别为88.89%、91.11%。本次调查共检出霉菌280株,占比例较大的是青霉、曲霉、镰刀菌、木霉、毛霉等,其中大部分可产生对人体有害的霉菌毒素。检出酵母菌1240株,主要为汉逊酵母、红酵母。结论:45份活性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数合格率是比较低的。乳酸菌数量对产品质量优劣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对乳酸菌的分离培养与计数技术经常检测其活性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69.
乳酸菌细菌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简要介绍了乳酸菌细菌素的概念和分类,并以nisin为例对其分子结构、理化性质、抑菌范围及机制、遗传控制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简要概括了乳酸菌细菌素的应用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0.
蒙古国地区酸乳中乳酸菌的鉴定及耐酸菌株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采集自蒙古国地区牧民家庭中17份发酵乳样品中的乳杆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和耐酸性研究。共分离出45株乳杆菌。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糖发酵试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等研究将这些菌株鉴定为Lactobacillum fermentum(L. fermentum)31 株, L. helveticus 12株, L. plantarum 1株 和L. casei 1株, 所以认为L. fermentum是蒙古国地区传统酸乳中的优势菌群。经pH 为3.0 的人工胃液耐受性试验复筛后发现, 存活率在80%以上的仅1株, IMAU20085的存活率高达81.44%。菌株的分离鉴定以及高耐酸性菌株的筛选, 对我国益生菌资源的保藏和开发有重要的意义, 对我国未来益生菌的开发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