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9篇
  免费   469篇
  国内免费   2367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256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443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219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对喀喇昆仑、昆仑山地区87种植物21个元素含量及区域分异的研究表明,Ca、Cr、Cd、Fe、V含量比高等植物含量偏高,Ph、P的含量偏低。同种植物在不同地点元素含量有差异。盐柴荒漠植物中Na、K、Mg、P含量较高;高山草甸、冰缘植被植物Ba、Ca、Fe、V、Ti含量较高。各植被类型植物元素含量Na/K差异最大,Ca/Mg较小,Fe/Al差异最小。其变异系数分别为153.5、20.5和15.9.%  相似文献   
102.
温度对赤眼蜂的发育和羽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眼蜂的生长发育温度大致为10—35℃,可区分为全期正常发育温度(16—33℃);部分虫期发育温度(10—11℃);全期发育阀限温度(12—15°及34—35.5℃)。全期正常发育温度尚可划出发育适温区(20—30℃)及最适温区(24—26℃)。在适温及最适温区,赤眼蜂的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稳步上升。拟澳洲赤眼蜂温度每增长5℃,发育速率增长21—23%。在最适温区或适温区下繁殖,生长发育最好,羽化率最高。在适温区以外,赤眼蜂的生长发育较大幅度地向不利方向变化,发育时间延长,发育速率减慢。赤眼蜂个体发育所需的时间十分悬殊,影响因素有接蜂时间、寄生量、卵粒大小及质量以及气候环境等。拟澳洲赤眼蜂的发育始点为10.6℃,有效积温为157日度;舟蛾赤眼蜂为9.6℃及176日度。 赤眼蜂群体羽化的时间,在自然环境下以日间为多,并受光线的影响常在晨间形成羽化高蜂。在适温下群体羽化的时间-数量关系呈主蜂前移的波形曲线。群体羽化过程一般常有三个明显的周期,形成三个羽化高峰;同一群体,每一周期的羽化高峰,在时间上常有同步现象。有97%以上的个体在三个羽化周期内完成羽化。第一周期内羽化的个体是群体中生活力最强的个体。  相似文献   
103.
化学法以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评价蛋白质营养价值。在分析化学法的一般思想和方法的基础上,本文引进氨基酸营养当量和营养当量数的概念,并提出一个称为“整齐性指数”的新化学指数。使化学评价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方法理论化,并使化学指数在反映蛋白质营养价值上更加精确可靠;本文同时还揭示了化学法中常用的化学分指标能较理想反映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内在原因,通过实例分析,本文还证实了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对蛋白质的消化率存在影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4.
本文采用电阻应变片电测技术,在具有模拟双侧颞肌、嚼肌下颞和颌关节盘,牙列完整、(牙合)关系正常的头颅综合力学模型上,对右下颌第二前磨牙缺失前、缺失后修复前及缺失区用完全固定桥修复后,在正中(牙合)位时,基牙和牙槽骨表面受力后的应力进行了测试分析。  相似文献   
105.
肌酸激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旨在介绍近年来肌酸激酶研究的进展。内容主要包括:该酶一级结构特点,同源性比较以及由此推出的可能进化途径;该酶基因的结构、定位和表达调节等。  相似文献   
106.
视黄酸和亚硒酸钠对肝癌细胞某些表型逆转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7.
本文用PBS和PVP两种介质作为激光衍射仪的悬浮介质,系统地观测了悬浮介质物化性能不同对红细胞变形指数(DI)—渗透压曲线的影响,发现:1.在不同悬浮介质中的变形指数—渗透压曲线有显著差别,在高渗区这种差别更明显.2.同一红细胞试样,在相同高渗压下,在不同的悬浮介质中进行交叉实验表明、PBS悬浮介质能使得红细胞变形性得到恢复,而PVP悬浮介质却使得红细胞变形性显著降低.3.在高渗情况下,首次观察到红细胞变形性随时间变化,一开始DI增大,约3小时后趋于稳定,无论PBS还是PVP其趋势皆相似.  相似文献   
108.
 大鼠的肾脏组织经匀浆后,提取纯化总RNA和mRNA合成cDNA,进行甲基化,加人工接头,最后连入载体(λgt11)和外壳蛋白包装步骤制成肾脏组织的cDNA文库。插入载体的cDNA长度为0.5kb到8kb之间。经反复稀释,测定出该文库的效价为1.5×10~7pfu/mL。  相似文献   
109.
 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经1μmol/L视黄酸和或2.5μmol/L亚硒酸钠处理后,膜上纤维连接蛋白沉着量逐日上升,且较相应天数的对照组细胞增加,而甲胎蛋白分泌量和~3H-TdR参入率被明显抑制。视黄酸和亚硒酸钠同时处理的联合组作用强度接近于两者单独使用时作用强度的加和。对以上结果和视黄酸及亚硒酸钠使肝癌细胞接触抑制恢复及表型逆转的关系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0.
本文简述了江西乐平、瑞金早二叠世栖霞组Cystomichelinia和Protomichelinia的性质,与国内外有关的种进行了比较;通过分析这两属的内部构造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根据珊瑚体的壁刺发育与否、床板生长密度、体径大小及体壁厚度等特征,拟立了该两属的种的鉴别表;描述了7种,其中4新种和1新亚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