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孵化温度对白条草蜥孵出幼体大小、形态和运动表现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潘志崇  计翔 《生态学报》2001,21(12):2031-2038
实验用白条草蜥(Takydrous wolteri)卵由1999年和2000年4月捕自安徽滁州的19条成年雌体产出。用4个恒定温度(24-33℃)孵化白条草蜥卵,检测孵化温度对孵出幼体大小、形态和运动表现的影响。孵化卵从环境中吸不导致生量增加,卵重量增加与卵初始重量和孵化温度有关。24、27、30和33℃孵化期的平均值分别为41.9、30.6、6.25和22.6d。温度显著影响孵化成功率及孵出幼体的湿重、躯干干重和剩余卵黄干重,但对孵出幼体的性别、体长、尾长和干重无显著影响。24℃和27℃孵出幼体湿重和躯干干重大于33℃孵出幼体,剩余卵黄干则小于33℃孵出幼体;30℃和33℃孵出幼体的湿重、躯干干重和剩余卵黄干重无显著差异。孵化温度显著影响孵出幼体一些局部形态特征:24℃和27℃孵出幼体头长和头宽矫正值显著大于高温(33℃)孵出幼体,24℃孵出幼体耳径正值一般小于较高温度孵出的幼体。疾跑速与幼体体长成正相关,与幼体尾长和状态无关。高温孵出幼体运动能力较差。雄笥幼体腹鳞行数少于雌性幼体,尾长和后肢长大于雌性幼体,这些特征的两性差异与孵化温度无关。孵化热环境能诱导白条草蜥部分表型特征的变异,这些特征的变异可能对个体的适应性具有长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2.
<正> 近年来,我国以酵母为重点的单细胞蛋白的生产已得到一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提高,酵母的年产量将超过1.2万吨。生产品种已有鲜酵母、活性干酵母、药用酵母和饲料酵母四大品种。(2)在开辟原料途径方面,已基本掌握用玉米水解糖和葡萄糖母液混合发酵,生产鲜酵母和药用酵母粉的工艺技术。亦有用有机废料,如用味精废液、薯干酒精废料生产饲料酵母的。(3)新型发酵罐的设计、试验取得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3.
疏花对富士苹果光合同化物分配的外部调节和生理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盛花期,利用对树冠不同部位疏除花序的试验。对富士苹果树体内同化物的调配及其生理表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苹果平均单果重和平均单果叶面积之间关系呈线性正相关。该相关关系在不同处理之间无差异(r=0.91),充分说明在苹果树体内存在一个可自由流动的碳水化合物库或者说树体对结果具有光合调节作用,疏花可以从外部调节光合同化物分配的方向。对每株苹果树未结果部位和结果部位短枝及延长枝叶片净光合速率测定表明。结果和未结果部位光合速率没有显著差异。虽然疏花没有显著影响苹果单株枝条生长量和叶面积,但是,苹果树树冠全部疏除花序的一侧 或主枝的平均枝条生长量和叶面积去比该树其它结果部位分别平均高出153.5cm和8900cm^2,差异极为显著。苹果树疏除花序1/2或3/4的数量使苹果平均单果重比不疏花分别显著增加了33g或79g。而果实钙浓度每百克鲜重分别降低了1.62mg或2.66mg,充分说明当疏花显著地影响果实大小时,果实内钙浓度也会明显地发生相应的变化,虽然在疏花处理之间不同部位疏除花序没有影响单株花芽总数量,但是,每株树前一年春季疏花的部位比未疏花,结果的部位极显著地增加了花芽数量(SED=11.6)。  相似文献   
104.
半干旱区春小麦品种竞争能力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de Wit替代系列法研究了黄土高原半干旱雨养农业区传统地方品种(和尚头)与现代品种(陇春8275)之间在混播条件下的竞争结局。在单播条件下现代品种较之地方品种具有更高的产量;但在混播条件下,和尚头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本项研究结果说明竞争优胜者并非是单播条件下产量性能更佳的品种,即作物品种的竞争能力与生产性能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形成这种关系的主要原因在于作物群体内个体竞争选择的方向与人类农业生产追求的目标不一致。  相似文献   
105.
生物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基本生物类群的分类、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进化、生态等方面的知识。研究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表现方式并据此探讨学习能力培养方法可以指导和帮助师生较快地抓住主要观点、理解确切要义、识记重要内容及提高教学效率。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表现方式主要有文字、图片、表格、反应式、计算式等,其学习能力的培养要从文字理解能力、图片识别能力、表格分析能力及式子解析能力等四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近年来,防暴武器的发展迅速,防暴武器伤的救治已成为医学上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此背景下,制定了18.4 mm橡皮霰弹的生物学试验模型,即在常温状态下,研究18.4 mm橡皮霰弹对两种试验动物在不同距离、不同防护、不同部位条件下的胸、腹部损伤情况。通过损伤效应研究,判断防暴武器的安全性能及损伤特点,为客观的从生物学角度评价防暴武器性能及防暴武器伤的救治提供可靠的生物学依据,建立可靠的生物学模型,并进一步探讨损伤后X线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利用两种动物、三个距离、三种防护、四个部位定点射击,从临床及X线表现等多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得出统计学结果。结果:两种生物、三种条件、三个距离、四个部位均出现了不同程度橡皮弹损伤,体内出现具有统计学规律的弹丸存留,部分出现贯通伤。结论:18.4 mm橡皮霰弹的损伤程度与距离增加呈负相关,三种距离条件下,5 m对生物的损伤最大。动物种类的不同,射击部位的不同,有着明显的损伤差异,主要与组织厚度和组织结构特点有关与组织厚度和组织结构特点有关。损伤的程度,与防护密切相关,三种防护条件下,棉服防护的损伤效应明显减轻。X线摄片检查可以直观显示弹丸在其体内存留的数量、位置及深度,以及造成的骨折损伤,可以为临床解剖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为防暴武器生物学试验提供较为直观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7.
哺乳动物的冬眠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眠不仅是生物学家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其他领域科学家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结合最近国外的一些研究结果,阐述了哺乳动物冬眠的定义、冬眠期间的行为和生理表现以及影响冬眠的因素,同时也展望了冬眠在未来科学和医学领域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8.
郭素青 《蛇志》2006,18(3):226-226
因乳癌、食道癌、肺癌进行大剂量放射线照射引起的肺部损害称为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neumonia)。放射线照射引起的急性肺部损伤,在肺泡腔内有浆液纤维性渗出,透明膜形成,肺泡壁水肿增厚及肺泡和细支气管上皮脱落。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可发生肺萎陷。放射性肺炎经过6~12个月,肺内病变逐渐为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所取代。本文收集了1999年5月~2004年5月因放射性肺炎在我科住院的68例患者临床资料,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9.
张辰欢  康春全  黄心怡  陆洪良 《生态学报》2021,41(18):7204-7211
为检验入侵性龟类是否在某些功能表现上较土著龟类具显著优势,将相同孵化环境中孵出的红耳滑龟和乌龟幼体在不同测试温度下测定其运动(游泳和翻身)和心率表现。结果显示:所检测的两种龟幼体功能指标均随测试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红耳滑龟幼体比乌龟幼体具有较快的游泳速度和心率,但较慢的翻身速度。此外,通过比较来自不同养殖群体的两种龟幼体发现:低纬度的海口养殖群个体比高纬度的海宁养殖群个体具有较快的心率、较好的运动表现。结合已发表的临界高低温数据对不同指标构建热功能曲线发现:红耳滑龟幼体游泳速度的热表现宽度大于乌龟幼体,翻身反应的热表现宽度反而较小;海宁养殖群的游泳速度和翻身反应的热表现宽度大于海口养殖群个体。表明:较强游泳能力及能在较宽的热范围内实现较好的游泳表现、较高代谢水平可能有助于入侵性红耳滑龟在新环境中快速扩散、与其它物种竞争取胜并实现其成功入侵。红耳滑龟未表现出较快的翻身速度可能与因其相对较扁平的体型而导致的翻身较难有关。  相似文献   
110.
分别探究了4种光照周期(12L﹕12D、15L﹕9D、18L﹕6D和21L﹕3D)和4种光照强度(1200 lx、1500 lx、1800 lx和自然光)对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墨瑞鳕的生长、肌肉营养成分及养殖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 (1)15L﹕9D组墨瑞鳕的终重、日增重及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 饵料系数显著低于12L﹕12D和21L﹕3D组(P<0.05); 1500 lx组墨瑞鳕的终重、日增重及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 饵料系数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2)15L﹕9D组墨瑞鳕肌肉中粗脂肪含量、氨基酸总量及必须氨基酸总量均达到最大值; 1500 lx组墨瑞鳕肌肉中粗脂肪和灰分含量最高, 而水分和粗蛋白含量最低; 相反, 自然光照组中水分和粗蛋白含量最高, 而粗脂肪和灰分含量最低(P<0.05)。(3)尽管15L﹕9D组和1500 lx组都投入了较高的成本, 但由于这两组中墨瑞鳕的生长快, 产量高, 其总收益、总净收益和效益成本比均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综合各项实验数据, 15L﹕9D和1500 lx分别为墨瑞鳕生长的最佳光照周期和最佳光照强度。研究为人工照明在循环水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