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30篇
  免费   1334篇
  国内免费   3323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331篇
  2022年   371篇
  2021年   390篇
  2020年   447篇
  2019年   381篇
  2018年   322篇
  2017年   357篇
  2016年   403篇
  2015年   421篇
  2014年   455篇
  2013年   503篇
  2012年   577篇
  2011年   671篇
  2010年   561篇
  2009年   554篇
  2008年   626篇
  2007年   461篇
  2006年   447篇
  2005年   454篇
  2004年   444篇
  2003年   415篇
  2002年   405篇
  2001年   426篇
  2000年   321篇
  1999年   247篇
  1998年   186篇
  1997年   197篇
  1996年   209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3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乙型肝炎病毒(HBV)外膜蛋白包括S蛋白、PreS1蛋白和PreS2蛋白,它们是HBV包膜的主要成分,可诱导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PreS2蛋白在HBV侵入肝细胞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防治HBV的感染有重要意义。我们简要综述了有关PreS2蛋白的研究,介绍了PreS2蛋白的各项功能。  相似文献   
972.
目的:观察重组蛋白肿瘤血管导向性干扰素IFN-α2a-NGR与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联合使用在体外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的作用,为IFN-α2a-NGR的临床实验设计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不同浓度的肿瘤血管导向性干扰素IFN-α2a-NGR、5-氟尿嘧啶单独及联合作用于细胞株A549,通过MTT法检测单药及联合用药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经AnnexinⅤ-FITC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荧光显微镜观察药物作用的细胞形态。结果:IFN-α2a-NGR与5-氟尿嘧啶联合作用于A549细胞株时,其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凋亡率均较单独作用时高,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药物作用后细胞形态改变。结论:肿瘤血管导向性干扰素IFN-α2a-NGR与5-氟尿嘧啶联合使用具有协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3.
目的探讨婴幼儿病毒性脑炎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血糖、血清电解质的变化及与病情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11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婴幼儿病毒性脑炎患儿19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儿是否并发NPE分为2组,NPE组9例,非NPE组10例。以入院后第1次静脉血的血糖和电解质为评价标准,并应用t检验和四格表资料的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血糖和血清电解质比较。结果 NPE组患儿血糖水平[(19.24±9.64)mmol/L]显著高于非NPE组[(4.90±1.11)mmol/L](t=4.44,P<0.01),而血钙水平[(1.75±0.32)mmol/L]显著低于非NPE组[(2.37±0.17)mmol/L](t=-5.31,P<0.01)。NPE组高血糖和低钙血症发生率远大于非NPE组(P<0.01)。2组血清钾、钠、氯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病毒性脑炎并发NPE可引起血糖改变和电解质紊乱。高血糖和低钙血症是导致NPE的危险因素,早期检测血糖及血钙水平可作为判断婴幼儿病毒性脑炎并发NPE病情和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74.
目的探讨乳杆菌细胞壁成分(Lactobacilluscell wall extract,LCWE)对小鼠阴道组织β-防御素2诱导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雌性ICR小鼠随机分成5组,实验组给予不同浓度的(5、20和100 mg/L)LCWE 200μL阴道接种处理;阴性对照组小鼠阴道接种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小鼠阴道接种大肠埃希菌EPEC104菌液(3×109CFU/mL),5 d后处死,取小鼠阴道组织,做阴道菌群分析评价,部分阴道组织提取总RNA,以β-actin为内参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鼠阴道组织β-防御素2表达。结果 20 mg/L和100 mg/L浓度LCWE处理后,小鼠阴道菌群较生理盐水组的肠杆菌、葡萄球菌明显减少(P〈0.05),乳杆菌无显著性变化(P〉0.05)。生理盐水组小鼠阴道组织β-防御素2 mRNA表达量极低,大肠埃希菌阳性对照组能显著诱导小鼠阴道组织β-防御素2 mRNA的表达;5 mg/L浓度LCWE处理组开始,β-防御素2表达量开始提高,在100 mg/L浓度LCWE组其表达量达到最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生理盐水组小鼠阴道组织未检测到β-防御素2蛋白表达,而100 mg/L浓度LCWE处理组和大肠埃希菌EPEC104组均出现特异性条带。结论 LCWE可上调小鼠阴道组织β-防御素2的表达且存在着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975.
目的 探讨干扰素对慢性乙肝患者CD25的诱导及其对PBMC内的HBV-DNA的抗病毒作用.方法 将94例慢性乙肝患者分为A(48例)、B(46例)两组,分别采用IFN-α2b和常规治疗2个疗程.应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biotin-streptavidin,BSA)法检测治疗前后的及PHA体外诱导后的患者PBMC的CD...  相似文献   
976.
红树植物秋茄叶片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适用于秋茄(Kandelia candel)叶片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酚抽提法提取的蛋白质浓度较低,约1.7 μg μL-1,SDS-PAGE电泳后几乎无条带;而采用改良TCA -丙酮沉淀法可显著提高提取液中蛋白质的含量,可达12.4 μgμL-1.秋茄叶片蛋白质主要分布在pH4~...  相似文献   
977.
血清淀粉样P物质(Serum Amyloid Pcomponent,SAP)是一种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血清糖蛋白,它可与各种类型的原纤维结合,在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等多种免疫疾病中发挥作用.以广西巴马小型猪肝组织总RNA为模板,利用RT-PCR技术扩增出相应cDNA片段,连接到克隆载体pMD18-T上进行检测,测序结果为675 bp,与GenBank所提供相关序列同源性为100%,并成功构建pEGFP-N1 -SAP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介导法将重组质粒导入到NIH-3T3细胞中培养,经转染24 h后,置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含有重组质粒的NIH-3T3细胞中表达出绿色荧光,为进一步研究SAP基因的功能特点及在试验动物相关疾病模型的应用提供务件.  相似文献   
978.
吕学龙  祁燃  吕全龙  张传茂 《生命科学》2011,(11):1069-1075
核膜在细胞周期中呈现高度的动态性:在细胞分裂的前中期,核膜崩解并分散到细胞质中;在细胞分裂的后期,核膜开始在染色体的表面重新装配,最终形成完整的核膜结构。近期的研究发现,Ran GTP酶、物质转运蛋白importinβ、内层核膜蛋白LBR(lamin B receptor)以及核孔复合体蛋白nucleoporins在核膜重建的过程中起关键性调控作用,并受到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34cdc2激酶的调节。LBR是一个八次跨膜的膜蛋白,主要定位于内层核膜。在细胞分裂的早期,随着核膜崩解,LBR与核膜崩解而生成的小膜泡一起分散到细胞质中;在细胞分裂的后期,通过LBR与importinβ相互结合,含有LBR的膜泡被importinβ携带至染色质的表面参与核膜重建。目前已知p34cdc2激酶对LBR与importinβ介导的核膜重建起重要调控作用。Nucleoporins是核孔复合体主要组分。随核膜崩解,核孔复合体解聚成nucleoporins,分散到细胞质中,或结合到其他亚细胞成分上。细胞分裂后期,核孔复合体伴随核膜装配而组装。  相似文献   
979.
目的观察人乳腺细胞系及乳腺组织中SIAH2和P-ERK表达的变化,探讨乳腺癌中SIAH2与P-ERK的关联。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40例乳腺石蜡包埋组织中SIAH2和P-ERK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人乳腺细胞系和2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SIAH2和P-ERK的蛋白表达情况,人乳腺癌细胞系表达SIAH2-siRNA后,P-ER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中SIAH2和P-ERK阳性率与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SIAH2和P-ERK呈正相关性。人乳腺癌细胞系以及乳腺癌组织中SIAH2和P-ERK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人乳腺正常上皮细胞系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SIAH2和P-ERK蛋白表达量(P<0.05);表达SIAH2-siRNA的乳腺癌细胞系与对照组相比,P-ERK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 SIAH2、P-ERK过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有关。在乳腺癌细胞系中抑制SIAH2表达后,P-ERK表达也减少,因此抑制SIAH2可以抑制ERK通路。  相似文献   
980.
姚青  李筠  张鹏  卢玲  段存明 《生命科学》2011,(8):753-761
缺氧诱导因子-1(HIF-1)和缺氧诱导因子-2(HIF-2)是细胞应对缺氧时关键的转录因子,在生物体生理及病理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HIF由一个α亚基和一个β亚基组成二聚体。在蛋白水平上,HIF的稳定性及转录活性受到多种机制的调控,除为人所熟知的O2/PHDs/pVHL降解途径及FIH-1羟基化作用外,分别针对HIF-1α和HIF-2α的特异性调控机制也相继被报道。从HIF-1α和HIF-2α的蛋白结构、稳定性调控、转录激活功能以及两者在细胞代谢、肿瘤发生中的作用等方面对两者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