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 毫秒
61.
蛉科Panorpidae6种蛉的雌性生殖系统间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卵巢管数目、受精囊包膜颜色、附腺大小、及各部分相互间位置。卵巢管为多滋式,每个卵巢所含卵巢管数目在长瓣蛉Panorpa longihypovalva Hua et Cai和路氏新蛉Neopanorpa lui Chou et Ran中为10根,在大蛉P.magna Chou中为16根,在太白蛉P.obtusa Cheng中为18根,在染翅蛉P.tincta Navas中有28根,在长白山蛉P.changbaishana nom.nov.中,一个卵巢一般由8根卵巢管组成,而另一个经常为10根,表明在同一个体中有不对称性。长白山蛉的受精囊包膜为红色,而其它种类透明。大蛉附腺在6种蛉中最大,几乎与卵巢等粗。表明雌性生殖系统可用于蛉科的种类鉴别,并简要讨论了长翅目Mecoptera的系统发育关系。此外,长白山蛉Panorpa changbaishana Hua是为Panorpa choui Hua,1998所提订的新名。  相似文献   
62.
蝎毒液肽基因内含子剪接信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Buthus martensii Karsch基因组DNA中分离到两个毒液基因的内含子。在此基础上,通过编辑和分析目前已出版的毒液肽基因内含子序列,确定了这类基因内含子剪接信号的共有序列,并将其与其它其它物种进行了比较。本文的结果对于研究毒液肽前体mRNA的剪接机制以及比较不同物种之间内含子进化和功能的关系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3.
天津自然博物馆收藏的四川省蝎蛉科记述(长翅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天津自然博物馆所收藏的产于中国四川省蛉科昆虫共7种,其中有5个已知种,即:Neopanorpa niaritis Carpenter,N.heii Cheng,N.chelata Carpenter,Panorpa kimminsi Carpenter,P.cruva Caropenter;另外发现2新种,即Panorpa Jinchuana,sp.n.和Panorpa emeishana sp.n。  相似文献   
64.
抗昆虫蝎毒素及其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毒中抗昆虫毒素成分的种类、理化性质、分子结构与功能 ,以及利用抗昆虫毒素基因构建重组微生物杀虫剂和培育抗虫植物的研究与应用的进展情况 ,并就该技术对害虫防治的意义、所存在的生态安全性等问题和应对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5.
苗颖  花保祯 《昆虫学报》2019,62(6):734-742
【目的】染色体特征在昆虫系统发育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长翅目(Mecoptera)蚊蛉科(Bittacidae)昆虫的染色体研究却比较匮乏。【方法】通过室内饲养获得淡黄蚊Bittacus flavidus Huang & Hua各龄幼虫、蛹和成虫。取淡黄蚊雄性末龄(4龄)幼虫、蛹和新羽化成虫精巢细胞进行染色体制片,通过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 DAPI)荧光染色,研究染色体核型、减数分裂行为和性别决定机制。【结果】结果表明,淡黄蚊蛉的染色体数目为2n=26+X0,染色体均具有中着丝粒,核型高度对称。二价体绝对长度为(3.20±0.07)~(1.53±0.19) μm,相对长度为(5.31±0.29)~(2.73±0.24),均呈梯度变化。淡黄蚊蛉的减数分裂为交叉型,其中核的平均交叉频率为11.5,二价体的平均交叉频率为0.88。性别决定机制为XX/X0型。DAPI荧光带型显示,粗线期二价体一端呈现高亮的AT富集区块。【结论】染色体特征(包括染色体数目、染色体臂基本数和核型公式等)在蚊蛉科中表现出显著变异,表明染色体重排(尤其是融合、断裂和倒位)在蚊蛉科昆虫的谱系分化和染色体演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6.
侯小燕  花保祯 《昆虫知识》2007,44(2):237-240
解剖并描述了刘氏蛉Panorpa liui Hua的雌性生殖系统。结果表明,刘氏蛉外生殖器包括下生殖板、内骨,内生殖器官包括卵巢、侧输卵管、中输卵管、附腺、受精囊以及生殖腔。每个卵巢由10~13根多滋式卵巢管组成,12根出现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67.
蝎蛉属Panorpa东北一新种(长翅目:蝎蛉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描述产自中国东北辽宁和黑龙江的蛉1新种-刘氏蛉Panorpa liui,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68.
本文描述龄化石1新属4新种。新属Megabittacus2新种,即Megabittacuscolosseussp.nov.,Megabittacusbeipiaoensissp.nov,新种Sibirobittacusatalussp.nov.属于现生的蚊蛉科,新种Orthophlebialiaoningensissp.nov.属于绝灭的直脉蛉科。化石采于辽宁省北票市晚侏罗世义县组地层中。这些新的化石属种,其虫体特征包括触角、喙、足和翅脉特征均完整的保存。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地质博物馆。  相似文献   
69.
蝎毒素可被用作构建肽类新药分子的“骨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毒素可被用作构建肽类新药分子的“骨架”吉永华,赵菁(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上海200031)(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九六届实习生)关键词神经毒素多肽,分子模板,新药研制与开发经过近4亿年的漫长进化过程,子由原先约2m多长海生庞然大物逐渐演化为现...  相似文献   
70.
表达昆虫特异性神经麻痹毒素AaIT的杀虫杆状病毒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杆状病毒核多角体基因及植物基因的密码子选择偏向、G+C含量和密码子第三位碱基的G+C含量,同时综合在真核系统中影响基因转录、翻译及影响mRNA稳定性等因素,在不改变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基础上,设计并人工合成了昆虫特异性神经毒素AaIT基因。合成的AaIT基因与合成的gp67信号肽DNA序列正确融合后通过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SXIV VI+X3体内重组到粉纹夜蛾多角体病毒(Trichoplusia ni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TnNPV)上,得到重组病毒TnNPV-AaIT。经Southern blotting验证了AaIT基因整合在TnNPV基因组中,SDS-PAGE证明AaIT基因在重组病毒中的表达。通过用重组病毒口服感染供试昆虫,证明了含AaIT基因的重组病毒能显著缩短杆状病毒的杀虫时间,提高杀虫效率。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构建的第一株具有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的基因工程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