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7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31.
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通过对丝核菌菌丝融合一群Rhizoctoniasolani(AG1)的23个菌株在七个同功酶电泳所显示的50个表现型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显示,23个丝核菌菌株可聚类为三大类,他们分别代表了丝核菌菌丝融合一群中的三个亚群AGⅠA,AGⅠB,AGⅠC;其中第一聚类又可进一步分为四个亚类。同功酶的分析证实了丝核菌菌丝融合1群中的三个亚群的分类概念是具有遗传背景的,并可作为丝核菌菌丝融合群之间及群内分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2.
冬虫夏草菌丝生长的营养需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青海玉树洲巴塘山采集的野生冬虫夏草中分离到一株冬虫夏草菌,通过该菌对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维生素的利用试验,筛出该菌菌丝液体培养的最优条件:葡萄糖1.5%、麦芽汁1%、蛋白胨1%、酵母膏0.5%、pH6.0,温度23℃,接种量5—10%,摇床转速80—90r/min。  相似文献   
133.
本文报道在不同的液体培养基深层培养朴菇[Flammulina velutipes(Fr.)sing.]菌丝球的生长情况和培养液中氨基酸、糖含量以及pH值的变化,为开发液体培养朴菇菌种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4.
豆制品废水的处理是豆制品厂的一个重要环节。利用黑曲霉在培养过程中形成的菌丝球处理豆制品废水具有安全性好、菌体回收简单、成本低等优点。本实验中以察氏培养基为基础研究了黑曲霉菌丝球的形成条件,并评价了对豆制品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黑曲霉孢子浓度为7.23×10~3/L~8.68×10~6/L、初始pH 3.5~pH 7.5、葡萄糖浓度为0 g/L~30 g/L的条件下都可以形成茵丝球。在豆制品废水中黑曲霉孢子浓度为1.45×10~4/L~7.23×10~5/L、pH 3.7~pH 6.6均可以形成茵丝球,而且在初始pH 5.6时经过72 h的培养豆制品废水变得澄清,COD下降了56.34%。本研究表明利用黑曲霉在豆制品废水中形成菌丝球的方式是一种有潜力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35.
应用dsRNA技术从平菇天达300(Pleurotus ostreatus TD300)菌丝中提取到4条dsRNA条带,大小分别是8.2、2.5、2.1和1.1kb。采用菌丝尖端脱毒法、原生质体再生法、冷冻真空干燥法和单孢杂交法进行脱毒,各得到一株脱毒菌株,分别是HTC8、PR15、FL01和SSH11。脱毒菌株HTC8仅残留有低含量的8.2kbdsRNA,PR15和SSH11完全脱去dsRNA,而FL01仍残留有低浓度的8.2kb和2.5kbdsRNA。该4株脱毒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和漆酶活力均比出发菌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HTC8和PR15,菌丝生长速度比出发菌种分别提高22.73%和18.18%,漆酶活力比出发菌种分别提高145.83%和134.38%。综合比较此4种脱毒方法,菌丝尖端脱毒法和原生质体再生脱毒法比冷冻真空干燥法和单孢杂交法脱毒效果好,制备脱毒菌株用时短、效率高。  相似文献   
136.
新疆北疆棉田立枯丝核菌菌丝融合群及其营养亲和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疆北疆棉区采集了典型的棉花立枯病病苗及棉田土标样686份,按常规分离方法分离得到399个分离物,从中鉴定出272个纯化的立枯丝核菌(Rhizotonia solaniKühn)菌株,经玻片吉姆萨氏染剂(Gimsa′sstain)染色程序观察细胞核数目,全部测试菌株均属于多核。用标准菌株,通过载玻片菌丝融合实验测定,将纯化的272个菌株划归为3个菌丝融合群:AG-2、AG-4和AG-5,分别占总菌株的6.24%、84.2%和1.1%。另有23个菌株不与任何标准菌株融合,占8.46%,说明新疆北疆棉田立枯丝核菌的优势菌系是多核丝核菌的AG-4融合群。通过从10种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中筛选的效果好的麦芽蛋白胨(MPDA)配方培养基(Ⅱ)进行对峙培养,以建立标准菌株,将纯化获得的272个丝核菌菌株,划分为6个不同的营养亲和群,研究说明新疆北疆地区棉田立枯丝核菌各菌丝融合群内确有不同程度的分化。  相似文献   
137.
源自不同寄主的灰葡萄孢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分离自番茄、辣椒、草莓、葡萄的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为供试菌株,从生长温度、pH适应性、碳源、氮源营养利用等方面对不同寄主来源的灰葡萄孢菌株的生物学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5个不同寄主来源的灰葡萄孢菌株的菌丝生长温度范围相同,均为0-35℃;但它们的最适生长温度和分生孢子致死温度存在差异,来自和县番茄菌株HX12最适生长温度为20℃,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47℃ 10min,其余最适生长温度均为25℃,分生孢子致死温度均为48℃ 10min;不同菌株在相同温度下的生长速率有显著差异。pH对不同寄主来源灰葡萄孢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存在差异,来自长丰辣椒的菌株LJ菌丝在pH2-9的范围内均能生长,以在pH3-6.5时生长较快,pH6时最快;其余4个菌株在pH2-12的范围内均能生长,以在pH3-9时生长较快,pH6左右最快。不同碳源、氮源营养对灰葡萄孢菌株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产生均有显著影响,不同寄主来源的菌株间在碳源、氮源营养利用差异均极显著。在相同碳源、氮源营养条件下,不同寄主来源的菌株的线性生长、菌丝干重和分生孢子产量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8.
红缘拟层孔菌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缘拟层孔菌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菌丝发酵和木质素降解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化学成分研究表明,红缘拟层孔菌含有多种三萜类、多糖类、脑苷脂类、挥发性等成分;药理活性研究表明,红缘拟层孔菌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糖尿病、抗炎镇痛、抑菌、保肝等药理作用;菌丝发酵研究表明,红缘拟层孔菌菌丝发酵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酵母膏和麦芽汁。此外,红缘拟层孔菌对纤维素有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39.
月夜菌Omphalotus japonicus子实体个体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力古尔  宋超  李玉 《菌物学报》2010,29(1):132-137
<正>个体发育研究可以作为系统分类的依据,对确定不同类型真菌的亲缘关系及探讨高等真菌内部可能的进化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早在20世纪初,国外就有人开展了高等真菌的个体发育研究,如  相似文献   
140.
野生五唇兰菌根显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兰科菌根菌对兰花种子萌发和原球茎生长起了重要作用,在成年阶段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即使该兰花含有叶绿素)。为了解东南亚特有种五唇兰的菌根形态和菌根真菌的动态侵染过程,对不同生境下两种变异类型叶背绿色和叶背紫色的成年植株菌根分三个时间段采样并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表明,成年的五唇兰植株与菌根真菌有着密切关系,菌丝的侵染、定殖和消解程度随着生长发育变化而变化;在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都发现菌丝结,这两个阶段的菌丝特征有所不同;而在休眠阶段的菌根中观察不到菌丝结;不同生境和不同变异类型的菌根结构无明显区别。研究结果为附生兰、地生兰和腐生兰的菌根结构的比较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