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9篇
  免费   239篇
  国内免费   1372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96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植物茎秆性状形成与发育的分子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珀  韩天富 《植物学报》2008,25(1):1-13
株型是作物品种改良的重要目标性状, 其中茎秆是最重要的株型性状。植物发育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 茎秆性状的形成和发育受多个重要基因的严格调控。本文从茎秆的发生、形状和分枝的形成等方面对茎秆发育的分子机理进行概述, 以期为植物株型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2.
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对4个甘蓝型油菜品种无菌体系的建立以及带芽茎段的增殖和生根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4个品种油菜种子最佳的消毒方式为70%酒精消毒30s,再用0.1%氯化汞消毒8~10min;带芽茎段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mg/L+NAA 1~2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NAA 2~5mg/L。  相似文献   
993.
运用茎尖微芽嫁接技术脱除柑橘黄龙病病原,并采用PCR技术和直接荧光法对脱毒后的植株进行脱毒效率检测。结果表明,茎尖微芽嫁接成活率最高为75%;茎尖微芽嫁接技术是脱除黄龙病病原的一种有效方法,脱毒率达100%,脱毒后均检测不到病原存在;PCR技术检测病毒的检出率为100%,而直接荧光法的检出率仅为33.3%,说明PCR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994.
腐食酪螨在不同温度和营养条件下生长发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婷  金道超  郭建军  李莉 《昆虫学报》2006,49(4):714-718
在12.5℃、15℃、20℃、25℃和30℃恒温下,用啤酒酵母粉和玉米粉为饲料,测定了不同温度和饲料条件下腐食酪螨Tyrophagus putrescentiae各个发育阶段和世代的发育历期,获得其在各条件下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在本文的实验温度范围内,该螨的发育历期与温度呈负相关,即随着温度的升高发育历期缩短。在各发育阶段不同饲料条件下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都有所差异。用啤酒酵母粉作饲料时,腐食酪螨的全世代历期为48.04天(12.5℃下)和8.41天(30℃下),发育起点温度为10.18℃,有效积温为155.44 d·℃; 用玉米粉作饲料时,全世代历期为78.79天(12.5℃下)和10.77天(30℃下),发育起点温度为10.52℃,有效积温为208.33 d·℃。以成螨体长和体宽为指标,比较了在各温度条件及不同饲料条件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饲料对螨体大小有显著影响,温度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5.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五个抗原表位短肽的鉴定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5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单克隆抗体HNF1、HNF7、B34、2B1和2G8作为筛选分子,对噬菌体展示12肽库进行3轮"吸附-洗脱-扩增"淘洗,从每株单克隆抗体筛选到的噬菌斑中随机挑取12个单克隆蓝色噬菌斑,合计60个,用间接ELISA检测,A值大于1.00;用竞争抑制ELISA分析,单克隆抗体和IBDV抗原均能竞争抑制筛选12肽与固相包被单克隆抗体的反应,抑制率大于40%,表明在该12肽内含有IBDV抗原表位.选取35个单克隆噬菌斑,测定噬菌体gⅢ部分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确定了这5个含有不同IBDV抗原表位12肽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一步将其与GenBank中IBDV基因组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发现2B1筛选肽有4个连续氨基酸残基Leu-Ala-Ser-Pro与IBDV基因组A片段编码多聚蛋白的第536-599氨基酸残基一致,推测2B1为线性表位;而HNF1、HNF7、B34和2G8筛选肽均没找到有3个以上连续氨基酸残基与IBDV蛋白序列相同之处,推测可能是构象依赖性表位.  相似文献   
996.
The plant phytohormone cytokini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ny facets of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by regulating cell division and differentiation. Recent studies have shed significant light into the mechanisms of cytokinin metabolism and signaling.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the hormone is transported in planta, although it has been proposed that the hormone is presumably transported in nucleoside-conjugated forms. Here, we report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ytokinin transporters in Arabidopsis. We previously reported that a gain-of-function mutation in the PGA22/AtlPT8 gene caused overproduction of cytokinins in planta. In an effort to screen for suppressor of pga22/atipt8 (soi) mutants, we identified a mutant soi33-1. Molecular and genetic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S0133 encodes a putative equilibrative nucleoside transporter (ENT), previously designated as AtENT8. Members of this small gene family are presumed to be involved in the transport of nucleosides in eukaryodc cells. Under conditions of nitrogen starvation, loss-of-function mutations in SOI33/AtENT8 or in a related gene AtENT3 cause a reduced sensitivity to the nucleoside-type cytokinins isopentenyladenine riboside (iPR) and transzeatin riboside (tZR), but display a normal response to the free base-type cytokinins isopentenyladenine (iP) and trans-zeatin (tZ). Conversely, overexpression of SOI33/AtENT8 renders transgenic plants hypersensitive to iPR but not to iP. An in planta measurement experiment indicated that uptake efficiency of^3Hlabeled iPR was reduced more than 40% in soi33 and atent3 mutants. However, a mutation in AtENT1 had no substantial effect on the cytokinin response and iPR uptake efficiency.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SOI33/AtENT8 and AtENT3 are involved in the transport of nucleoside-type cytokinins in Arabidopsis.  相似文献   
997.
998.
微环境对脂肪酶催化酮基布洛芬立体选择性酯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伟  宗敏华  杨蓉  李琼  郭勇   《微生物学通报》2000,27(5):353-356
系统研究了反应介质、助溶剂、水活度、温度、pH等因素对脂肪酶Novozym 435催化酮基布洛芬动力学拆分的影响。以环己烷为反应介质,酶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对映体选择性;在环己烷中添加苯,可大幅度提高E值;适宜的反应温度为30℃;最适反应初始水活度为0.09;在所研究的pH6~8范围内,pH对酶活及酶的体选择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99.
染色体是真核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控制着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发育,研究染色体的组型和行为对于更好地改造、利用真核生物是至关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在自然界广为分布,作为害虫生物防除剂、中药材、经济昆虫病原真菌等被利用和研究[1~3]。然而,极大部分昆虫病原真菌属于半知菌类,缺乏有性生殖世代,核分裂时观察不到染色体凝缩,同时由于其染色体很小,又不具有足够数目的基因标记,所以难以用核染色和杂交等方法进行核型分析和遗传育种的研究,也难以用遗传学方法和细胞学方法测定其染色体数目和大小。另一方面,昆虫病原真菌D…  相似文献   
1000.
枯草芽孢杆菌(B—912)对桃和油桃褐腐病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范青  田世平 《Acta Botanica Sinica》2000,42(11):1137-1143
研究了不同处理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912))在不同贮藏温度下对采后桃(Prunus persica L.)和油桃(P.persica var.nectarina Maxim.)褐腐病(Moniliniafructicola(G.Wint)Honey)的防治效果。25℃和15℃贮藏温度下油桃的发病率一般高于桃,但在冷藏期间其发病率却一般低于桃。10^6CF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