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压静电场(HVEF)对柑桔青、绿霉病菌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高压静电场(HVEF)对柑桔青霉菌 (P.italicum )和绿霉菌 (P.digitatum)分别进行了不同时间和方法的处理 ,以比较这些处理对病菌孢子在不同温度下萌发力和致病力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 ,HVEF处理后病菌孢子的萌发率、芽管长度和产孢量都显著地低于对照。而且处理时间越长 ,效果越明显。处理的孢子接种在柑桔果实上的感病率也显著低于对照 ,并能有效地抑制感病果实病斑的扩展。  相似文献   
2.
枯草芽孢杆菌(B—912)对桃和油桃褐腐病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范青  田世平 《Acta Botanica Sinica》2000,42(11):1137-1143
研究了不同处理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912))在不同贮藏温度下对采后桃(Prunus persica L.)和油桃(P.persica var.nectarina Maxim.)褐腐病(Moniliniafructicola(G.Wint)Honey)的防治效果。25℃和15℃贮藏温度下油桃的发病率一般高于桃,但在冷藏期间其发病率却一般低于桃。10^6CFU/M  相似文献   
3.
4.
控制果蔬采后病害的生物学技术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2  
田世平  范青 《植物学通报》2000,17(3):211-217
化学农药对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已成为当今公众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保证农产品的卫生和安全,世界各国都在探索能代替化学农药的防病新技术。生物防治是近年来被证明很有成效的新途径,它主要是利用微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选择对农产品不造成危害的微生物来抑制引起采后腐烂的病原真菌的生长。生物防治的研究主要包括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1)选用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2)利用植物和动物产生的自然抗  相似文献   
5.
酒花浸膏及其异构化衍生物抗食品腐败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啤酒花及其异构化衍生物为原料,从中初筛出两种最有效抗菌成分β-酸和六氢β-酸,并测定其对几种常见食品腐败菌的抑制作用和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β-酸(20×10-6)、六氢β-酸(8×10-6)对肉制品中的主要污染菌--李斯特菌有抑制作用,对荧光假单孢菌、普通变形杆菌也有较明显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将蛹虫草开发成为便于人们食用的产品形式,本实验以不同的酶对蛹虫草进行水解得到蛹虫草酶解液.以水解度和酶解液中腺苷含量为目标,确定选用木瓜蛋白酶.以水解度为响应指标,应用响应曲面法对蛹虫草酶解条件进行优化,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选取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加酶量三因素三水平进行中心组合实验,响应曲面分析结果表明水解最佳条件为:酶解温度60.92℃,酶解时间11.85 h,加酶量1.02%,此条件下蛹虫草的水解度达到最大.水解度验证值61.27%与预测值60.76%接近,说明建立模型正确.  相似文献   
7.
控制果蔬采后病害的生物学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世平  范青 《植物学报》2000,17(3):211-217
化学农药对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已成为当今公众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保证农产品的卫生和安全,世界各国都在探索能代替化学农药的防病新技术。生物防治是近年来被证明很有成效的新途径,它主要是利用微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选择对农产品不造成危害的微生物来抑制引起采后腐烂的病原真菌的生长。生物防治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1)选用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2)利用植物和动物产生的自然抗病物质;(3)抗性的诱导。本文主要论述近年来生物防治领域的研究结果与进展,拟在为进一步开拓和发展控制采后病害的安全有效的技术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季也蒙假丝酵母对采后桃果实软腐病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优化了藜蒿三萜的提取工艺,确定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藜蒿总三萜的最佳实验条件,采用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和自由基体系法对藜蒿三萜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并通过抑菌圈实验分析了其抑菌效果.结果表明:90%乙醇为溶剂,料液比为1∶ 10,提取温度70 ℃,提取时间45 min,重复提取两次,得到藜蒿总三萜含量的占茎干重的0.192%.通过功能验证藜蒿三萜提取物有明显的抗氧化和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利用气相色谱法,对菌草灵芝孢子油与段木灵芝孢子油中脂肪酸组成、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两者脂肪酸GC指纹图谱极为相似(脂肪酸组成基本相同),说明了菌草灵芝孢子油与段木灵芝孢子油一样有同样的开发价值,但是脂肪酸含量不同,菌草灵芝孢子油中亚油酸和油酸占55.61%,不饱和脂肪酸占61.15%;段木灵芝孢子油中亚油酸和油酸占49.87%,不饱和脂肪酸占54.88%。而且两者的外观、气味略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