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运用茎尖微芽嫁接技术脱除柑橘黄龙病病原,并采用PCR技术和直接荧光法对脱毒后的植株进行脱毒效率检测。结果表明,茎尖微芽嫁接成活率最高为75%;茎尖微芽嫁接技术是脱除黄龙病病原的一种有效方法,脱毒率达100%,脱毒后均检测不到病原存在;PCR技术检测病毒的检出率为100%,而直接荧光法的检出率仅为33.3%,说明PCR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2.
乙烯对旱后复水玉米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盆栽的玉米(Zea mays L)品种'郑单958'幼苗,经乙烯利和AgNO3处理后,其复水前后某些生理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复水前,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施用乙烯利有利于增加玉米的生物量、叶片相对含水量、总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而AgNO3处理明显降低生物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NR活性和GS活性.复水后,乙烯利处理的玉米生物量、总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叶片相对含水量、NR和GS活性与对照相近;经轻度与重度干旱后复水,AeNO3处理明显降低玉米生物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对叶片相对含水量、NR、GS活性影响不明显.因此,施用乙烯利有利于提高干旱后复水条件下苗期玉米对干旱的抗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黄花梨经浸钙处理后,果实钙形态转变及果胶含量、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果胶甲酯酶(PME)活力的变化,以及果实硬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浸钙处理的果实总钙含量显著提高,其硬度明显高于对照,且有利于细胞膜透性的保持;梨果实中的NaCl溶性钙最多,其次是水溶性钙,醋酸溶性钙和HCl溶性钙含量较少。在果实贮藏21d时,水溶性钙含量有一个上升的过程,而NaCl溶性钙则有一个下降的过程。浸钙处理后,除醋酸溶性钙外,果实中的水、NaCl和HCl溶性钙含量均有显著的提高。浸钙处理明显抑制了果胶的降解进程与PG的活力,但对PME抑制作用不明显。浸钙处理能提高果实硬度可能与浸钙处理抑制了PG活力有关。  相似文献   
4.
梨果各部分(皮、肉、核)钙运转动态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剑锋  彭抒昂  程云清   《广西植物》2007,27(2):240-243,185
以梨品种“黄花”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时期于果实的不同部位引入45Ca后各个部位放射性比活及钙分配比率变化。结果表明:(1)在幼果期,引入果肉的钙可快速向果皮与果核扩散,且向果皮扩散的速率较果核快;引入果核的钙也能向果肉中迅速运转。(2)在膨大期,引入果肉的钙可以向果皮、果核和种子扩散,但速率较幼果期慢;引入果核的钙基本上不向果皮和果肉运转。(3)在成熟期,引入果肉中的钙可以迅速向果皮与果核中积累,引入果核的钙向皮肉的运转微弱。  相似文献   
5.
中国石竹离体快繁与试管苗玻璃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培养基组成成分对中国石竹品种Diana F1 White组培程序中种子萌发、诱芽增殖、试管苗玻璃化及生根等重要环节的影响。结果表明:(1)种子适宜的萌发培养基为1/2MS,在此培养基中种子萌发率为83.33%,播种后30d时无菌苗高度达6.99cm,叶片数达26.7。(2)在芽诱导阶段玻璃化苗发生率最高可达53.85%。将光照强度提高至2000lx后,采用培养基MS+6-BA3.0mg/L+NAA0.3mg/L+琼脂8.0g/L+蔗糖8.0g/L进行诱芽培养,玻璃化苗发生率降至3.33%,外植体出芽率达到90%,单个外植体出芽数达到7.2个。(3)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1.0mg/LIBA+琼脂8g/L+蔗糖40g/L,培养30d时生根率为100%,平均根条数达到24.7条,平均根长度达到4.7cm。试管苗在消毒后的腐殖土中移栽,成活率达95%。该研究结果为DianaF1试管苗的快速繁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转化缓冲溶液调整转化系统的渗透压,实现了含有smGFP基因的最小线性化元件在洋葱表皮细胞中的直接转化和瞬时表达。利用荧光显微镜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观察到很强的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表明smGFP线性化元件顺利导入细胞内,并维持了表达元件的完整性。该方法仅通过缓冲溶液的设计实现外源基因的直接转化,无需基因枪、电激、注射等转化动力来源,能够显著减少实验操作对受体材料的破坏性,扩大转化受体的应用范围,同时操作简便快捷,大大降低了实验成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