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41.
本文报道产于云南南部的中国蝴蝶2个新记录属及7个新记录种:新记录属为奕弄蝶属Iton de Niceéville, 1895和帕米灰蝶属Pamela Hemming, 1935;新记录种为弄蝶科Hesperiidae的素绿弄蝶Choaspes subcaudatus(C.&R. Felder, 1867)、沃氏奕弄蝶Iton watsonii(de Nicéville, 1890)、暗色梳翅弄蝶Ctenoptilum multiguttatum de Nicéville,1890和马氏陀弄蝶Thoressa masoni(Moore,[1879]),灰蝶科Lycaenidae的雅燕灰蝶Rapala duma(Hewitson, 1878)和帕米灰蝶Pamela dudgeonii(de Nicéville, 1894),蛱蝶科Nymphalidae的坎带蛱蝶Athyma kanwa Moore, 1858。所有种类附简要描述。  相似文献   
42.
为了解鸟类新种弄岗穗鹛卵壳的特征,利用扫描电镜对其卵壳进行了观察,并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和分光光度法对卵壳的部分元素成分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弄岗穗鹛的卵壳厚约为(81.50±3.04)μm(n=30),从外向内依次分为4层:表面晶体层、栅栏层、锥体层和壳膜层。其中表面晶体层较为粗糙,有开放气孔分布;栅栏层结构紧密,是卵壳的主要构成部分,并遍布蜂窝状小孔;锥体层由锥体基层和乳锥层组成;壳膜层由多层直径约为(1.28±0.50)μm(n=30)蛋白质纤维组成。Ca是弄岗穗鹛卵壳的主要构成元素,含量达507.26mg/g,而Fe、Sr、Mn和Al为微量元素。弄岗穗鹛卵壳的特殊结构及元素组成可能是其对石灰岩生境及不擅长飞行的适应。  相似文献   
43.
测定了分布于中国的锯眼蝶亚科4族10属共20个种的线粒体ND1和COI基因的部分序列,结合从GenBank中获得的4个国外种类的同源序列,以凤蝶科的迪洛尔娟凤蝶(Allancatria deyrolle)、丝带凤蝶(Sericinus montela),以及娟蝶科的西猛娟蝶(Parnassius simonius)为外类群,通过邻接法、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重建了分子系统树,分析了该亚科内主要类群的系统发生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帻眼蝶族和锯眼蝶族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黛眼蝶族不是单系群,该族中的黛眼蝶属、荫眼蝶属与眉眼蝶族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带眼蝶属、藏眼蝶属、毛眼蝶属和帕眼蝶属聚合为一个独立的支系,其中带眼蝶属和藏眼蝶属在所有的分析方法中均以100%的置信度(BP=100%,PP=1.00)相聚合,建议将它们合并为一属。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植物微形态结构与岩溶生态环境的关系.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常规石蜡切片法处理的生长于广西弄拉适生药材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华南忍冬(Lonicera confuse)、瓜子金(Polygala japonica Houtt)、黄花草(Solidago decurrensLour)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并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四种灌木叶片表皮形态进行研究.结果:(1)忍冬、华南忍冬、黄花草下表皮均分布浓密的表皮毛,忍冬上表面中脉有少量表皮毛,黄花草上表皮分布有稀疏的星状表皮毛,忍冬、华南忍冬和黄花草的气孔位于下表皮毛间隙,这种结构可反射阳光和阻止水分蒸发,从而适应强光和水分不足的环境;(2)瓜子金叶片为肉质叶,上下表面均有气孔分布,并出现明显的下陷.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表面凹陷处,这种局部微环境有利于水分的保持;(3)四种植物叶片表面均出现表皮细胞外壁加厚或角质化,这种结构有利于减少水分蒸腾.结论:几种植物叶片结构特征是其长期在岩溶区干旱环境条件下形成的适应性变化,适应方式有一定的趋同.  相似文献   
45.
中国蝴蝶新种新亚种及新记录种(IV)(鳞翅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记述斑蝶科 1新种、1新记录种 ;蚬蝶科 2新种、3新亚种。所有模式标本均保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46.
信阳地区柑橘凤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卢东升 《昆虫知识》1999,36(5):286-288
柑橘凤蝶PopilioxuthusLinnaeus为鳞翅目、凤蝶科昆虫[1]。在信阳地区幼虫寄主植物主要为柑橘Citrusreticulata、野花椒Zanthoxy-lumsimulams、枳Doncirustrifoliata等芸香科植物,成虫黄绿与黑色相间组成美丽的花纹,是具有观赏价值的大型凤蝶之一[2]。为开展柑橘凤蝶人工饲养,作者于1996~1997年对其形态、习性、生活史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柑橘凤蝶种源:野外采集成蝶,笼内产卵获得。饲养…  相似文献   
47.
《环境昆虫学报》2014,(5):843-852
通过系统调查,共记录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蝗虫143种,隶属于4总科14科67属,其中2种为广西新记录,1属25种为弄岗新记录。提出了2个新命名,即新郑蚱Tetrix neozhengi Huang Nom. nov.和郑氏悠背蚱Euparatettix zhengi Huang Nom. nov.分别作为龙州蚱Tetrix longzhouensis Zheng,2004和长翅悠背蚱Euparatettix longipennis (Zheng et Jiang, 2000)的替换名。种类组成分析表明,斑腿蝗科、蚱科、刺翼蚱科和短翼蚱科是弄岗蝗虫的优势类群及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代表类群。  相似文献   
48.
张彦静  陈菁  王晨彬  斯琴  谢锐  马方舟 《生态学报》2023,43(14):5850-5862
曲纹紫灰蝶(Chilades pandava)是一种以幼虫危害苏铁(Cycas revolute)嫩枝嫩叶的园林害虫,对苏铁的生长繁殖、生产者的经济效益以及城市园林的美观造成严重影响。基于曲纹紫灰蝶和苏铁的现存分布点,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ArcGIS、R软件对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曲纹紫灰蝶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分布及当前气候条件下寄主苏铁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分布进行了预测,其中当前气候数据基于1970—2000年的历史数据,未来气候数据(2021—2040年、2041—2060年和2061—2080年)选择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中中国北京气候中心中等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BCC-CSM2-MR)下的3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126(属于低强迫情景), SSP370(属于中等至高等强迫情景), SSP585(属于高强迫情景))。结果表明:(1)模型预测结果非常好,各组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均高于0.95,昼夜温差月均值(bio2)、等温性(bio3)、最热季平均温度(bio10)、最湿月份降水量(bio13)是影响曲纹紫灰蝶分布的主导...  相似文献   
49.
美洲拟蝶抗冻蛋白基因在E. Coii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志兴  Lender  Force 《遗传》1992,14(1):12-15
y.文阐述了美洲拟蝶抗冻蛋白基因在E. coli中表达的研究。用Hpa II酶切pCT5质片价晰 出抗冻蛋白基因片段,再经Bal引酶、绿豆核酸酶处理,井连接_{:Bgl 11接头,插人到、>RF-2龙达嘴 粒的B川II位点上,筛选出正确插入方向的转化子,称pORF-AF。并对pORF-AF质粒作昌部分限制 性酶切图谱,测定出插入基因的DNA序列,同时用SDS-聚丙烯队胺凝胶电泳分析检测插人基因,在 E. coli TK1046中的表达产物,发现布电泳图谱上有明显的融合蛋白带,分子是大于标准蛋i 一半乳 糖普酶是由大肠杆菌外膜蛋白F、抗冻蛋白和0-半乳糖营酶组成。融合蛋白含量占粉,的菌体提取蛋 白20% 左右。  相似文献   
50.
曲纹紫灰蝶指名亚种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启元 《昆虫知识》2006,43(6):870-872
曲纹紫灰蝶指名亚种Chilades pandava pandava(Horsfield),在广西贺州市1年发生5代,世代重叠,每代历期:1~4代30~31d,越冬代234d,以第5代蛹于11月上旬越冬,翌年6月中旬成虫出现,下旬第1代幼虫开始为害。幼虫5龄。防治方法以营林措施为主。其危害苏铁情况以及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