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7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490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徐来仙  姚兰  周大寨  郭秋菊  朱江  邓楚  艾鑫  夏煜轩 《广西植物》2022,42(11):1949-1958
为探究水杉凋落物的化感作用是否是影响其天然更新的障碍因素,该文设置了8种水杉新鲜凋落物和自然凋落物水浸提液浓度200、100、50、20、10、5、2、1 g·L-1和CK,分析不同类型不同浓度凋落物水浸提液对水杉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化感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杉新鲜凋落物水浸提液对水杉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影响不显著(P>0.05),对发芽指数有显著影响(P<0.05),1、100、200 g·L-1显著抑制种子发芽; 水杉自然凋落物水浸提液对水杉种子萌发3个指标影响均不显著(P>0.05),而浓度为5、10、50、200 g·L-1时则有抑制效应。(2)水杉种子芽长、胚轴和主根长度均在不同浓度的新鲜和自然水杉凋落物水浸提液间差异显著(P<0.05),并随着水浸提液浓度的增加(≥10 g·L-1)而逐渐降低,尤其是50~200 g·L-1范围内抑制作用显著增强。(3)新鲜和自然水杉凋落物水浸提液对自身种子萌发后生长的抑制作用相较于对种子萌发强,并且新鲜凋落物的化感效应抑制强度大于自然凋落物。(4)在种子萌发和生长指标中,主根长度对化感物质反应最敏感。(5)水杉种子的芽长生长动态变化符合“S”型生长曲线(R2≥0.988)。总之,水杉凋落物对自身种子萌发和生长具有一定的化感抑制效应,影响其种群天然更新,建议在水杉种群管理中,适当清理林下凋落物,以促进水杉种群的天然更新。  相似文献   
92.
自噬是真核生物中重要且高度保守的蛋白降解过程。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细胞器、长寿蛋白及其他大分子物质被双层膜的自噬体包裹并运送至降解细胞器中进行降解并重新利用。自噬在病原真菌诸如细胞分化、营养动态平衡以及致病性等各种细胞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本综述中,我们简要介绍了自噬过程,并以人体病原真菌新生隐球菌为例介绍了病原真菌的有性生殖过程;同时我们也总结了目前模式病原真菌中自噬相关基因的研究情况以及自噬调控病原真菌无性和有性生殖的可能机理;最后我们总结全文并讨论了未来自噬调控真菌有性生殖机理研究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93.
自噬在病原真菌生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噬是真核生物中重要且高度保守的蛋白降解过程。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细胞器、长寿蛋白及其他大分子物质被双层膜的自噬体包裹并运送至降解细胞器中进行降解并重新利用。自噬在病原真菌诸如细胞分化、营养动态平衡以及致病性等各种细胞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本综述中,我们简要介绍了自噬过程,并以人体病原真菌新生隐球菌为例介绍了病原真菌的有性生殖过程;同时我们也总结了目前模式病原真菌中自噬相关基因的研究情况以及自噬调控病原真菌无性和有性生殖的可能机理;最后我们总结全文并讨论了未来自噬调控真菌有性生殖机理研究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94.
生态复杂性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简要介绍了生态复杂性研究的最新进展与动态,生态复杂性研究的背景及若干重要的概念与方法,生态复杂性指生态系统内不同层次上的结构与功能的多样性,自组织及有序性,生态复杂性研究的显著特征是:它应用复杂的理论,方法和观点来研究生态与进化问题,其研究方法主要有元胞机法和遗传算法,认为生态系统是一个适应复杂系统,处于混沌的边缘或临界态,内部作用是生态系统复杂化,有序化及自组织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95.
ZUOMINGXUE 《Cell research》1998,8(2):151-158
It was the first time demonstrated by us that the number of newborn neurons was increased after making lesion in forebrain of adult ring dove(Streptopelia risoria) by means of autoradiography and imunohistochemistry,Neurogensis in the adult avian is restricted to the telencephalon.In doves with bilateral electrolytic lesion of nucleus ectostriatum(E),the mean mumber of proliferating cells in the lateral ventricular zone(LVZ) and newborn neurons in the forebrain increased by 1.95 times and 2.38 times respectively as compared with that in intact doves.The most remarkable incresase of neurogenesis induced by nucleus ectostriatum lesions was found at the anteriorposterior level 3(L3),where the lesion site was located.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lectrolytic brain lesion al tered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proliferating cells in the LVZ and resulted in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newborn neureons in the non-VZ areas of forebrain.The changes in number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proliferating cells in LVZ and newbon neurons in forebrain may be dependent on site of lesion.Studi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liferating cells in LVZ and newly generated neurons in non-VZ aresa may help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of brain plasticity and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96.
《昆虫知识》2009,(3):333-333
蛾长期生活在树林、稻田和草地等湿润环境中,其翅膀表面为抵御雨、雾、露及尘埃等不利因素的侵袭,已形成了反粘附、非润湿的超疏水自清洁功能。生物体表的防水、防污染、防氧化和自清洁功能,在军事、工农业生产、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到目前,关于蛾翅膀表面润湿性能及其与表面鳞片形态、结构和材料间关系的报道仍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重楼/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的醇提物单体pp-10诱导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和自噬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和克隆形成抑制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重楼单体pp-10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Hoechst33342染色法检测pp-10作用于人胃癌BGC-823细胞后细胞核形态的改变;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重楼单体pp-10对细胞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9、(ADP-核糖)聚合酶(PARP)、Bax、Bcl-2、LC3、P62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Akt、p-Akt、m TOR、p-m TOR、P70s6k、p-P70s6k)表达的影响。结果:重楼单体pp-10能显著抑制BGC-823细胞的生长,作用呈时间-效应关系及剂量-效应关系;克隆形成抑制实验表明随着pp-10浓度的增加,细胞克隆形成逐渐减少,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其细胞核固缩、边聚、裂解等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随着作用药物浓度的增高,其凋亡率逐渐升高;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线粒体相关凋亡信号通路蛋白Caspase9、Caspase3及PARP均出现酶切活化条带,细胞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水平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减少,自噬相关蛋白Ⅱ型LC3增加,P62蛋白减少,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Akt下游蛋白p-m Tor、p-p70S6K表达减少。结论:重楼单体pp-10通过抑制BGC-823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与下调P1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8.
口蹄疫病毒(FMDV)是小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的典型成员,是一种基因组大约含有8 400个核苷酸的无囊膜单股正链RNA病毒。大量研究发现识别细胞表面受体并侵入细胞是FMDV感染宿主细胞非常重要的环节;对FMDV而言,利用哪种受体就决定了利用哪种內吞路径。近年来在口蹄疫病毒入侵宿主细胞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口蹄疫病毒感染机制方面的问题,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对前期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为后期深入研究口蹄疫病毒致病机制和探索更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饥饿及雨蛙素诱导的大鼠胰腺腺泡细胞AR42J中自噬基因LC3及beclin-1表达的变化,初步探讨吞噬(autophagy)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体外培养的生长状态良好的大鼠胰腺腺泡AR42J细胞,随机分为3组,饥饿组(N=10),雨蛙素处理组(N=10),空白对照组(N=10)。饥饿组加入充足的平衡盐溶液,雨蛙素处理组加入含10-7mol/L雨蛙素的全营养培养液,空白对照组加入含20%灭活胎牛血清的F12-K培养液(p H7.2-7.4),各组分别于处理后2、4、6 h收集细胞并提取蛋白质。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三组不同时点胰腺腺泡细胞AR42J中自噬基因Beclin-1和LC3的蛋白表达。结果:空白对照组不同时点beclin-1和LC3-II均呈低表达,且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饥饿组和雨蛙素处理组beclin-1和LC3-II的表达随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且不同时点beclin-1和LC3-II的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雨蛙素和饥饿刺激可导致大鼠胰腺腺泡细胞AR42J中LC3-II及beclin-1蛋白表达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自噬可能参与了胰腺炎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0.
为了探索乳腺癌相关的人成纤维细胞中窖蛋白-1(Caveolin-1,Cav-1)与自噬体的相关性及其对乳腺癌细胞的作用,该研究采用si RNA技术干扰成纤维细胞株ESF表达Cav-1,q RTPCR和Western blot确定si RNA干扰Cav-1表达的效果;Transwell insert方法共培养乳腺癌细胞株BT474和ESF细胞,单丹磺酰戊二胺(monodansylcadaverin,MDC)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av-1 si RNA对自噬体表达的影响;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av-1 si RNA对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II(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 II,LC3II)表达的影响;CCK-8方法检测BT474细胞的增殖和活力。结果显示,靶向Cav-1的si RNA下调了ESF细胞中Cav-1的表达;Cav-1 si RNA促进ESF细胞自噬体和LC3II的表达,转染了Cav-1 si RNA的ESF细胞与BT474细胞共培养对自噬体和LC3II的作用更为显著;BT474细胞在ESFsi Cav-1(ESF cells transfected with Cav-1 si RNA)细胞共培养条件下增殖显著加快。研究表明,Cav-1 si RNA促进了与乳腺癌细胞共培养的成纤维细胞自噬体和LC3II的表达,同时加快了与成纤维细胞共培养的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