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3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585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目的:改善脂毒性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叔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hydroquinone,TBHQ)对脂毒性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系EA.hy926为研究对象,给予不同浓度的饱和游离脂肪酸及TBHQ进行干预,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blotting及信号通路阻断技术对TBHQ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给与血管内皮细胞饱和游离脂肪酸进行干预可显著增加细胞死亡(P0.05)。TBHQ显著抑制饱和游离脂肪酸诱导的细胞死亡(P0.05)。激活自噬可显著抑制饱和游离脂肪酸引发的血管内皮细胞脂毒性(P0.05)。此外,TBHQ可显著激活血管内皮细胞的自噬(P0.05),采用自噬抑制剂可阻断TBHQ对脂毒性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TBHQ通过激活自噬有效地抑制饱和游离脂肪酸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对于改善或防治高脂血症引起的血管损伤可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2.
自噬是一个通过降解细胞组分如细胞器和蛋白质等以维持细胞存活和功能的重要的溶酶体途径。肝脏作为新陈代谢的中枢器官,肝脏高度依赖于自噬以发挥正常功能并防止疾病发展。肝细胞自噬的改变参与肝损伤,脂肪肝等肝病的病理变化,以自噬为靶点寻求治疗各种肝病的方法已成为热点研究领域,但自噬在肝脏蛋白质和脂质代谢中的作用极其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对自噬在肝脏蛋白质和脂质代谢中的作用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3.
为了解高黎贡山的种子植物资源,采用植物区系研究原理和方法,将高黎贡山南段与北段种子植物区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南段有192科878属2807种植物,种可分为15个分布类型9亚型14个变型;北段有172科778属2816种植物,种可分为15个分布类型9亚型20个变型。通过比较科属分化程度、数量构成及古热带成分比例等,南段区系具有较为古老和保守的特点,而北段植物区系具有较为年青和新生的特点。回归分析显示南北段区系地理成分相似度较高,而科属相似性却因分化在逐级降低。  相似文献   
74.
目的益生菌粘附能力的强弱是其发挥益生作用的前提条件,因此确定细菌粘附力的初筛指标对于益生菌的研究意义重大。方法以5株乳酸菌为研究对象,对其生物膜、疏水性和自凝集的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德氏乳杆菌DM8909、罗伊乳杆菌RC-14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和自凝集能力,且成膜能力较强,而戊糖片球菌则疏水性、自凝集和生物膜的形成能力都较弱。结论疏水性、自凝集能力和生物膜形成能力三者关系具有正相关,均可作为粘附能力的考察指标。  相似文献   
75.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免疫炎症性疾病,它与自身的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密切相关。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作为激活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受体蛋白,可以识别病原微生物,激活免疫反应。Toll样受体9是TLR家族中的重要一员,是先天免疫系统中识别细菌和病毒Cp G DNA的重要受体,其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生发展紧密相关。研究发现,TLR9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内皮受损和泡沫化细胞形成)密切相关,但也有研究发现TLR9在AS进程中具有潜在的保护效应。本文对Toll样受体9与动脉粥硬化疾病之间关系做一个简要的阐述,简明的总结了TLR9与树突细胞及自噬之间的联系,并为其作为靶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6.
囊泡运输是真核细胞中物质运输及信息交流的重要形式,Rab蛋白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Rab4是Rab蛋白家族的成员之一,参与调控早期内体的分选与内体循环途径.Rab4包括Rab4A、Rab4B和Rab4C 3个亚型.本文主要阐述了Rab4的结构特征、主要的效应蛋白和参与运输的货物蛋白以及影响细胞自噬、葡萄糖摄取、神经调节、心脏功能及肿瘤发生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77.
目的:巨噬细胞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最丰富的免疫细胞,巨噬细胞泡沫化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本研究探讨巨噬细胞自噬与极化对泡沫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巨噬细胞的标记物F4/80。不同浓度雷帕霉素处理巨噬细胞,western blot检测自噬标记物LC3II,经典激活的巨噬细胞(Classically activated macrophages, M1)标记物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 IL-6)和替代激活的巨噬细胞(Alternatively activated macrophages, M2)标记物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 growth factor,TGF-β)的表达。用ox-LDL诱导巨噬细胞泡沫化,油红O染色鉴定泡沫细胞形成及巨噬细胞泡沫化情况。结果: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F4/80阳性率达87.6%;雷帕霉素处理巨噬细胞24 h,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C3II表达增加,M1标记物IL-6表达增加,而M2标记物TGF-β表达减少,对其条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雷帕霉素明显减少巨噬细胞泡沫化形成。结论:雷帕霉素能诱导巨噬细胞自噬,促进其向M1型极化,从而抑制巨噬细胞泡沫化。  相似文献   
78.
细胞自噬是一种维持细胞内稳态的重要方式,并被发现与许多人类疾病相关。由于其具有重大的理论研究价值和潜在应用前景,是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的热点之一。细胞自噬的功能与机制在物种间是高度保守的,对它的研究已在多种模式生物中展开。斑马鱼是一种常用的脊椎模式动物,具有影像学、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等学科研究的优势,也可用于高通量药物筛选,是研究细胞自噬的理想材料。目前在斑马鱼中展开的细胞自噬相关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本研究首先简要地描述了自噬的发生过程,重点综述应用于斑马鱼中的自噬检测方法,以及利用斑马鱼模型进行的与自噬相关人类疾病的研究。  相似文献   
79.
细胞自噬是一种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溶酶体依赖性降解途径,是细胞的一种先天免疫机制。该机制可帮助细胞对破损细胞器进行降解,并将降解后的生物大分子等营养物质重新提供给细胞进行物质的重新利用。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细胞启动自噬系统进行自我吞噬并以此来保护机体将病毒对机体的损害降到最低。但研究发现部分病毒在侵染宿主细胞后也可利用细胞的自噬机制来加速自身在胞内的复制。由此可见病毒与细胞自噬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且多向化的过程。为对自噬与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究,本综述从自噬的发生机制、自噬的检测方法、自噬与病毒感染的关系、病毒感染与抗肿瘤作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0.
细胞自噬是真核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基于溶酶体的一种胞内降解途径,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稳态平衡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自噬参与生物体发育、免疫反应、代谢调节、细胞凋亡和衰老等多种过程。自噬功能异常与神经退行性疾病、肿瘤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30年,我们对细胞自噬的认识无论是在分子机制上还是生理功能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为进一步加深对细胞自噬的认识,该文主要对细胞自噬的概念、自噬核心机器的组成及调控机制、自噬类型、生理功能及与疾病的关系作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