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3株益生菌株的粘附性质,初步探讨细菌与肠细胞的粘附机制。方法选取已被深入研究的LGG作为阳性对照,应用显微观察和平板计数的方法测定3株乳杆菌和肠上皮细胞Caco-2的粘附,选择疏水性、表面电荷和自聚合能力3项指标来描述细菌的表面性质,应用粘附抑制试验和酵母凝集试验来测定糖类专一性粘附。结果无论是用显微观察还是平板计数,ST-Ⅲ均是所测试的4株菌中粘附能力最强的,当加入细菌和细胞比约为60∶1时,ST-Ⅲ在Caco-2上的粘附数为(7.43±0.65)CFU/细胞,强于对照菌LGG[(3.99±0.57)CFU/细胞]。在所测试的4株菌中,粘附能力和疏水性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同时自聚合能力对粘附也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除LGG外,D-甘露糖和甲基-α-D-甘露糖苷均能抑制另外3株乳杆菌的粘附,同时这3株乳杆菌也能不同程度地凝集酵母。结论3株益生菌的粘附均涉及到非特异性的疏水结合和甘露糖特异性粘附两个过程;ST-Ⅲ是1株具有良好粘附能力的益生菌,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工业微生物》2021,51(3):36-41
通过对28株不同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菌株的粘附力、细胞表面疏水性、与大肠杆菌的共聚合等指标的测定及相关性分析,成功筛选出粘附力最高的菌株R28。研究了该菌株的耐酸性和耐胆盐能力。结果表明,R28与其它菌株相比具有良好的粘附能力。该菌株的自聚集能力和疏水性分别为26.25%和75.53%。与大肠杆菌的共聚合能力可高达36.84%。细胞粘附数可达约43个细菌/每个杆菌细胞。菌株R28具有良好的耐酸性(pH=3)和耐胆盐性(0.1%),其能够很好的粘附于宿主肠道细胞发挥益生作用。罗伊氏乳杆菌R28作为一株优良的益生菌在食品和医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离筛选出在维护口腔微生态平衡方面具有潜在益生特性的乳杆菌菌株。方法从健康志愿者的口腔样本中分离乳杆菌,采用生理生化和16S rDNA分子测序进行菌株鉴定,并检测其抑菌能力、凝集能力、表面疏水性以及对溶菌酶耐受性。结果筛选出1株鼠李糖乳杆菌LR863,对变形链球菌、戈登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和伴放线放线杆菌具有抑菌作用,经蛋白酶处理后其抑菌活性降低。同时鼠李糖乳杆菌LR863有较强的自凝集能力并对上述5株指示菌有共凝集效果,对二甲苯、氯仿和乙酸乙酯的疏水率依次为76.91%、87.46%和41.88%,能耐受2.0 mg/mL浓度的溶菌酶。结论鼠李糖乳杆菌LR863具有优良生物学特性,可作为口腔保健产品的候选益生菌株。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新疆传统发酵乳品中分离得到的14种发酵菌为研究对象,评价14种益生菌自聚集性能、表面疏水性、粘附性等益生特性;评价其抗生素耐药性的安全性能,并筛选对α-葡萄糖苷酶有一定抑制功能的益生菌。方法首先对14种发酵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进行检测,然后检测14种发酵菌自聚集性能、表面疏水性和对Caco-2细胞的粘附率,最后进行耐药性试验。结果 14种发酵菌株均有良好的自聚集性能,哈尔滨乳杆菌自聚集性能最好(87.60%±0.16%);14种益生菌对乙酸乙酯有较高的表面疏水性,但对不同有机溶剂疏水性存在差异;乳酸菌中希氏乳杆菌对Caco-2细胞的粘附率最高(8.78%±0.65%)。酵母中乙醇假丝酵母对Caco-2细胞的粘附率最高(2.35%±0.04%)。14种发酵菌对Caco-2细胞的粘附性均大于1%;马乳酒样乳杆菌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最高(14.55%±0.74%),且除了瑞士乳杆菌(1.87%±0.09%),其他菌株抑制率都达到5%以上。戊糖乳杆菌和高加索乳杆菌对大多数抗生素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4种酵母对氟胞嘧啶和酮康唑均敏感。结论 10种乳酸菌和4种酵母都具有良好的益生特性,且未见对抗生素、抗真菌药物发生耐药。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16s rDNA鉴定获得4株植物乳杆菌,并以HT29细胞为体外黏附筛选模型,进一步探讨了这些菌株粘附能力与表面疏水性、自聚共聚能力等表型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AR326菌株对HT29细胞的粘附性最强,并显示高度的自聚性(25%)和共聚性(25%),但其表面疏水性偏低(15%);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植物乳杆菌的自聚性和共聚性与HT29细胞粘附性呈显著相关性(r=1.0和0.8,p0.05),但表面疏水性、自凝聚性和共聚性两两之间并无显著相关性(p0.05)。本研究结果为建立快速筛选高粘附性植物乳杆菌的方法及其菌株在体内定植和分布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活菌和灭活菌两种生物状态的肠道主要益生菌--德氏乳杆菌、双歧杆菌和肠球菌对肠黏膜上皮细胞粘附性及其对肠道几种常见病原菌的粘附拮抗效应.方法:用光镜和电镜技术分析了两种生物状态的三种益生菌对肠黏膜上皮细胞的粘附指数,通过排除实验、竞争实验和替代实验研究了两种生物状态益生菌对侵袭性大肠埃希菌、产毒性大肠埃希菌和痢疾志贺菌的粘附拮抗效应,应用平板扩散法观察了三种益生菌的代谢乏液对上述肠道病原菌的抑制能力.结果:德氏乳杆菌和肠球菌的灭活状态较活菌状态对肠黏膜上皮细胞的粘附性显著增高,双歧杆菌经灭活后对细胞的粘附性与活菌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两种生物状态的三种益生菌对肠道致病菌均具有粘附拮抗作用.滤过后的德氏乳杆菌、双歧杆菌和肠球菌的代谢乏液对侵袭性大肠埃希菌、产毒性大肠埃希菌和痢疾志贺菌均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经42℃、65℃和100℃加热不影响德氏乳杆菌和双歧杆菌代谢乏液的抑菌作用.结论:灭活状态的德氏乳杆菌、双歧杆菌和肠球菌是具有潜在开发价值的微生态制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卷曲乳杆菌对3种结肠上皮细胞(SW480细胞、SW620细胞、LOVO细胞)的粘附性。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卷曲乳杆菌A7分别与SW480细胞、SW620细胞、LOVO细胞进行体外粘附试验,革兰染色后显微镜观察卷曲乳杆菌A7对3种结肠上皮细胞的粘附结果并计数。结果卷曲乳杆菌A7对3种结肠上皮细胞的粘附均具有显著性,其中对于SW480细胞和LOVO细胞的粘附性明显高于SW620细胞。结论卷曲乳杆菌A7对SW480细胞、SW620细胞、LOVO细胞均具有较强的粘附性,提示该菌株有望成为肠道益生菌的新成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干酪乳杆菌LC2W对胃上皮细胞MKN-45的粘附性质,探讨粘附与其表面性质的关系,初步判断粘附素的性质。方法通过化学和酶处理LC2W细胞壁表面成分,测定其粘附性质、表面性质的变化,并通过相关性分析粘附与表面性质的关系。结果氯化锂、胃蛋白酶、蛋白酶K、苯酚和热处理能显著降低LC2W的粘附性,表明表面的相关蛋白类物质可能参与了LC2W对MKN-45细胞的粘附。化学和酶处理后疏水能力和自聚合能力的变化也表明表面蛋白类物质的存在。相关性分析发现粘附能力分别与疏水性和自聚合能力呈现强正线型相关,证明蛋白类成分在粘附过程中发挥作用。结论 LC2W的表面粘附素是一种蛋白类物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健康仔猪肠道及粪便样品为基础,从中筛选产淀粉酶的乳杆菌菌株,并评价其作为益生菌候选菌株潜力。方法用MRS培养基分别从仔猪新鲜粪便和小肠黏膜上分离到乳酸菌,采用改良的产淀粉酶选择性培养基初筛得到能降解淀粉活性的菌株,并研究菌株的淀粉水解活性、抗逆能力、粘附特性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从备选的485株乳酸菌中筛选得到具有初步淀粉酶活性的菌株25株(占总筛选数量的5.2%),复筛选育得到具有较强淀粉酶活性的乳杆菌3株。进一步研究了这3株乳杆菌的抗逆能力、粘附特性以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并对最终选育得到的菌株进行生理生化及16S rRNA分子鉴定。经选育鉴定的罗伊乳杆菌G8-5淀粉降解能力最强,并能耐受pH 3.0的酸度、1.0%的胆盐浓度,在小肠上皮细胞上的粘附效率超过15个以上,并对常用的抗生素具有较高的敏感率。结论罗伊乳杆菌G8-5符合安全益生菌的要求,可以作为产淀粉酶的益生乳杆菌优良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0.
对弯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rispatus T79-3和T90-1、詹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jensenii T118-3和T231-1四株乳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抑制效果以及抑菌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乳杆菌排除、竞争、置换3种不同作用方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粘附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4株乳杆菌皆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及其粘附HeLa细胞的能力,分析发现4株乳杆菌发挥抑制作用的主要成分是有机酸,同时比较分析乳杆菌3种不同作用方式发现它们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粘附HeLa细胞的抑制效果不同,其中,排除作用方式效果最好。另外,乳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粘附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随着乳杆菌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并逐渐达到饱和。4株乳杆菌中,T79-3粘附能力最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排除作用方式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粘附HeLa细胞作用效果较好,提示乳杆菌T79-3有可能作为益生菌防治妇女泌尿生殖道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