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4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SAM Mtases是从多种植物中分离到的一类S-腺苷-L-甲硫氨酸依赖性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该基因对植物体内木质素、类苯基丙烷、类黄酮类、生物碱和脂肪族化合物等许多次生代谢产物合成有直接的影响,并且在植物抗病、抗紫外线、杀虫、抗菌、植物激素生长和信号调节、植物共生、花粉管伸长和花粉生长等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该文总结了国内外已经克隆到的SAM Mtases同源基因的分离、分类及其功能,为进一步研究SAM Mtases基因在植物生理代谢调控中的地位及在植物抗性及药用成分育种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目的:筛选一种适合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固定化的树脂载体,进行固定化工艺优化及固定化酶性质研究。方法:以固定化率和表观酶活回收率为指标,筛选固定化效果最佳的一种树脂,采用单因素实验对固定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阴离子交换树脂载体ESR-2表现出最优的固定化率(94.03%)和酶活回收率(47.45%);最佳固定化条件为加酶量4U/g、pH 8.0、15℃吸附10h,最佳条件下固定化酶表观酶活为2.1U/g,表观酶活回收率达51.6%。固定化酶的最适pH为8.5,最适温度为35℃,连续反应10批次后酶活剩余77.92%。结论:树脂载体ESR-2固定化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酶活及稳定性较好,能够用于S-腺苷甲硫氨酸的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73.
在毕赤酵母发酵生产S-腺苷蛋氨酸(SAM)的诱导阶段,以不同甘油-甲醇比例的甘油-甲醇混合培养基进行诱导培养,结果表明以10%(w/v)甘油含量的甘油-甲醇混合培养基进行诱导培养时最有利于SAM的表达,SAM产量达6.09 g/L,比0%甘油含量条件下的SAM产量提高了20.4%。对诱导方式进行优化,先以100%甲醇诱导24 h,然后再连续流加10%(w/v)甘油含量的甘油-甲醇混合培养基,SAM产量可达7.94 g/L,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诱导方式,SAM产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达到9.80 g/L。  相似文献   
74.
以肌苷产生菌枯草杆菌GMI-741(Ade~(--))为出发菌株,通过多因子诱变选育出具有黄嘌呤、鸟嘌呤双重营养缺陷型、丧失腺嘌呤脱氨酶的腺苷产生菌Xn151。以Xn151为发酵菌株,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对其发酵基础培养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发酵配方。利用此培养及配方摇瓶发酵72h,腺苷产量可达12.3g/L。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5′-磷酸腺苷(5′-AMP)体外抗氧化和对体外氧化损伤脾细胞的损伤修复能力。方法用化学比色法测定5′-AMP体外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能力;建立过氧化氢(H2O2)氧化损伤体外培养小鼠脾细胞模型,用MTT法检测5′-AMP修复受损伤脾细胞的作用,并分析其对细胞抗氧化体系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5′-AMP具有剂量依赖性的体外抗氧化和清除活性氧能力,添加0.5mmol/L、1mmol/L、5mmol/L和10mmol/L5′-AMP均能显著修复H2O2诱导的脾细胞氧化损伤(P〈0.05),总抗氧化能力和抗氧化酶类活力(P〈0.01),5′-AMP添加量大于1mmol/L时,可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P〈0.01)。其细胞培养液的氧自由基(ROS)水平逐渐降低,5′-AMP添加量为10mmol/L时,ROS水平接近对照组水平。结论5′-磷酸腺苷能显著修复氧化损伤,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76.
发酵重组Pichia pastoris生产腺苷甲硫氨酸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5L发酵罐中对高产S腺苷甲硫氨酸的重组Pichia pastoris发酵进行了研究。重组菌在pH5.0生长,然后调为pH6.0积累腺苷甲硫氨酸,在30℃、溶氧5%及流加甲硫氨酸和尿素的条件下培养82h后,产量达4.3g/L。  相似文献   
77.
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的基因及结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催化ATP和L-甲硫氨酸合成腺苷甲硫氨酸,在不同生物体和不同组织中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的存在形式和编码酶的基因都有差别,本文综述了不同生物的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的基因、酶结构、酶反应动力学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8.
褪黑素对谷氨酸致痫大鼠海马cAMP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atonin, MT)对谷氨酸(glutamate,Glu)致痫大鼠海马cAMP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健康SD雄性大鼠分为A、B、C、D 4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Glu组、MT Glu组和Luzidole MT Glu组,观察并记录动物行为学及EEG改变,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各组动物脑内cAMP水平.结果行为学观察和EEG显示,B组和D组大鼠均出现痫性发作,并出现频发性痫性放电,C组大鼠痫性发作不明显,无频发性痫性放电出现;放射免疫分析结果显示,B组和D组海马cAMP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的升高(P<0.05);C组较B组和D组cAMP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A组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MT对Glu致痫大鼠有抑痫作用,此作用是通过其受体调节海马内cAMP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9.
酵母细胞破碎方法对S-腺苷-L-蛋氨酸提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考察了不同细胞破碎方法对酵母释放S-腺苷-L-蛋氨酸(SAM)的影响及雷氏盐沉淀分离SAM的影响。结果表 明,用乙酸乙酯处理细胞,再利用0.35moL·L-1硫酸破壁可以使90%以上的SAM从酵母内释放出来,该方法对其它的干扰物 质释放量少,而且能较好地保持SAM的稳定性,有利于SAM的分离和纯化;采用雷氏盐对SAM进行沉淀分离,能有效保持 SAM的稳定性,简化了工艺流程,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80.
S-腺苷甲硫氨酸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S-腺苷甲硫氨酸的制备方法及稳定性研究现状,并对其临床应用及市场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