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9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13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微生物形态实验是微生物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生物类专业学生了解微观世界的窗口.结合微生物形态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将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引入到微生物形态实验教学,实践证明改革不仅有效提升了实验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有助于建立更为完善的实验考核方法.  相似文献   
32.
方淳 《生物学通报》2013,(11):50-51
“有丝分裂实验”是高中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验。传统显微镜进行实验教学存在一些弊端,用传统显微镜对该实验进行教学组织主要存在时间紧和成功率低两大问题。使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对该实验进行教学组织能够克服这些弊端,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33.
探讨古环境和古气候变化与哺乳动物演化之间的关系是目前古生物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而哺乳动物化石牙齿釉质的碳、氧同位素分析是恢复古环境和古气候的一个重要手段。以往的哺乳动物化石牙齿釉质稳定同位素分析多集中在大哺乳动物化石,这主要是受到技术手段的限制,所需的样品量较大所决定的。但最近几年随着激光和离子显微探针技术的应用,对小哺乳动物化石(如啮齿类和兔形类)的牙齿釉质碳、氧同位素的分析和应用日趋成熟和广泛。除了传统的化学处理方法之外,对小哺乳动物化石牙齿釉质碳、氧同位素的分析还有以下三种方法:1)激光剥蚀气相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分析;2)直接激光氟化技术;3)离子显微探针技术(SHRIMPII)。这些技术需要的样品量少,对标本的破损小,准确度和精密度高,所以在小哺乳动物化石和一些珍贵标本(如古人类化石)的稳定同位素分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相对于大哺乳动物化石,小哺乳动物化石数量多、演化速度快,更能反映多个层位长时间序列的古环境和气候变化;而且小哺乳动物通常没有长距离迁徙的行为,栖息地局限,所以更能准确反映化石埋藏地点的古环境和气候状况。  相似文献   
34.
锌指核酸酶技术在基因定点修饰中具有效率高和特异性好等特点,并成功应用于数十种生物。目前,该技术是否能应用羊上尚未报道。为了敲除转基因山羊标记基因 (EGFP),构建了一对针对EGFP外显子上的锌指核酸酶表达载体,将其电转染至转EGFP基因胎儿成纤维细胞中,研究了锌指核酸酶突变EGFP基因的效率和方式,利用基因显微注射单细胞获得获得的转基因 (EGFP) 细胞系作为锌指核酸酶的靶细胞。结果显示,通过锌指核酸酶的突变作用,转染后的细胞发绿色荧光比例下降,测序结果显示在EGFP外显子中插入1个碱基G,导致编码EGFP基因的阅读框改变,从而起到基因突变的作用。结果表明,文中构建的锌指核酸酶对EGFP基因有突变作用,可以为以后获得无标记基因供核细胞进行体细胞核移植生产克隆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5.
目的 以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为平台,对用药医嘱进行分析和干预,提高用药医嘱的合理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服务的6个病区用药医嘱中的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合理医嘱明显减少,用药医嘱合理性大幅度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通过对用药医嘱干预,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新生儿静脉输液致静脉炎的防治措施,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方法 通过对新生儿静脉输液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比较护士培训前后新生儿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护士经过培训后采用一系列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明显减少了新生儿静脉炎的发生率.结论 提高护士防治静脉炎的意识并实施各项防治措施,可降低新生儿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并探讨心理干预对手术室患儿静脉穿刺时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0年1月1日-2012年1月1日期间进行静脉穿刺的18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其年龄为1-6岁之间,将所有的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处理,并使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够由900例患儿组成,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与操作,而治疗组的患者则进行科学的心理干预,以减少惠儿穿刺时的焦虑和恐惧心理,使其积极的配合治疗,以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并将两组患儿的临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儿无论在穿刺的主动性还是在穿刺的成功率等方面均显著的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较为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手术室进行静脉穿刺的患儿而言,进行科学的心理干预不仅有助于提高患儿配合穿刺的主动性,更加有助于消除其恐惧与不安的情绪,从而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疗效,探讨微创治疗对乳糜尿的价值.方法:对2000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92例乳糜尿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情况、拔管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手术费用、住院肺炎以及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组手术时间为76.5±33.2 min、出血量为25.4±23.1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39.8±5.6h、术后肠道恢复时间为33.5±5.4 h、手术住院天数为6.3± 2.4d、总住院天数为13.9±4.3 d、术后肺部感染发生例数为1例、术后切口感染发生例数为0例、术后体温大于38.5℃的例数为1例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15.4± 23.2 min、187.3±56.7 mL、75.2±14.3 h、67.4± 15.4 h、12.3±4.5d、23.4± 7.3 d、5例、6例以及7例,实验组手术费用为7643±1453元高于对照组的3432±1043元,但实验组住院总费用为14854±2323元与对照组的14348±2134元无差异.结论: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对乳糜尿的治疗通过腹腔镜的放大使淋巴管结扎更完整同时其具有创伤小、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无复发等特点.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防治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疼痛、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护理操作的注意事项。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长期中心静脉留置患者20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5例,5例是慢性肾病原发病中糖尿病肾病,3例是恶性肿瘤导致肾功能衰竭,5例为慢性肾炎,7例为高血压肾病,所有血液透析患者都采用双腔导管进行治疗,20例均经右侧颈内静脉置入。20例材料均采用美国Quinton公司Permcath带涤纶套双腔导管,长36cm,涤纶距导管19cm。结果:长期留置导管患者有1例局部形成血栓,有1人发生感染,无一人拔管,最长1例长期留置导管已经使用48个月。结论:在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中,采用科学有效的健康指导教育,以及对痛疼、脱管、血栓等的细致护理,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减少感染率的发生,并延长留置导管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40.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静脉输液速度准确率。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以提高静脉输液速度准确率为主题展开调查研究,针对要因提出方案并实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前后对比,得出进步率为62.24%,高出预期完成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