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143.
纳洛酮在延髓腹外侧加压区加强P物质引起的升压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P物质(SP)在延髓腹外侧加压区(VSMp)的升压效应是否与内源性阿片样物质有关。方法:氨基甲酸乙酯麻醉、人工呼吸,暴露延髓腹侧面,VSMp 敷贴SP等药物。结果:VSMp 敷贴SP可使血压呈剂量效应关系的明显增高,但心率无明显变化;在VSMp 给纳洛酮进行预处理,可显著增强SP的升压效应;应用神经元细胞体兴奋剂L谷氨酸钠到VSMp 可使血压显著升高。结论:SP 在VSMp 具有明显的升压作用,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在VSMp 对SP升压效应起拮抗作用,SP的升压效应可能是兴奋VSMp 的神经元细胞体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4.
为了解两种不同侵染宿主方式马胃蝇的飞行行为,本研究利用飞行磨系统测定了黑腹胃蝇Gasterophilus pecorum(以牧草为产卵载体)和肠胃蝇G. intestinalis(以宿主体毛为产卵载体)的飞行能力。结果表明:(1)肠胃蝇总飞行时间和距离均显著高于黑腹胃蝇,分别为后者的5.52倍和7.65倍,但平均飞行速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2)黑腹胃蝇雌虫的飞行时间、距离和速度均略高于雄虫,而肠胃蝇雌虫除平均飞行速度外的飞行参数均低于雄虫。(3)肠胃蝇吊飞期间的体重消耗(24.38%)显著高于黑腹胃蝇(14.07%);黑腹胃蝇雌雄成虫甘油三酯含量均显著下降,但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飞行距离差异反映了两种不同侵染宿主方式马胃蝇的飞行能力发生了适应性的变化,而总飞行时间为两种马胃蝇飞行距离差异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45.
2023年5月24日于湖南省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8°41′36″N, 110°09′30″E; 212 m)采集到东亚腹链蛇属(Hebius)一雌性物种标本,经形态特征比较,符合华西腹链蛇(Hebius maximus)形态描述;基于线粒体cytb基因构建的东亚腹链蛇属部分物种的贝叶斯系统发育树显示,该标本与华西腹链蛇(H. maximus)聚为一支,其遗传距离为1.7%~2.2%。综合形态数据与系统发育分析,确定此次采集到的标本为华西腹链蛇。同时,根据已有研究对华西腹链蛇在中国分布情况的报道,确定该标本系湖南省分布新纪录。本研究将湖南省东亚腹链蛇属种类提升至8种。  相似文献   
146.
范黎 《菌物研究》2023,(Z1):65-81
中国地下菌物种多样性丰富,是一类重要的生物资源,在森林形成、生长发育以及生态平衡维护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自20世纪早期欧美学者在中国的零星采集,到80年代后中国本土科学家们陆续地系统研究,目前中国地下真菌种类涉及到球囊菌门、毛霉菌门、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共4门5纲10目26科51属275种,其中子囊菌7科16属135种,担子菌19科35属138种,球囊菌门、毛霉菌门各1种。块菌属Tuber是中国子囊菌门中物种多样性最丰富、分布最广的地下生菌物类群,其他常见的地下子囊菌类有大团囊菌属Elaphomyces、腔块菌属Hydnotrya、粒块菌属Hydnobolites、猪块菌属Choiromyces、疣被块菌属Pachyphlodes、胶纵块菌属Balsamia等类群。层腹菌属Hymenogaster是中国担子菌类最常见的地下菌类群,其他中国常见的地下生担子菌有须腹菌属Rhizopogon、黑腹菌属Melanogaster、红菇属Russula地下类群、高腹菌属Gautieria、块腹菌属Protubera、片腹菌属Hysterangium等。我国研究地下菌的科研人员严重缺乏,断代、后...  相似文献   
147.
温晓敏  吴贯夫  赵尔宓 《四川动物》2005,24(4):459-462,F0003
对倭蛙属(Nanorana)已知3种:高山倭蛙(Nanorana parkeri)、倭蛙(N. pleskei)和腹斑倭蛙(N. ventripunctata)的肩带作了连续切片后进行Masson染色,发现其上喙骨(epicoracoid)的融合与重叠的状况与虎纹蛙(Rana rugulosa)较相似,而与无尾目中其它物种已知的肩带形态存在较大的差异.倭蛙属和虎纹蛙等与已知肩带类型的蛙亚科其它的物种在系统进化中可能来源于不同的最近共同祖先.  相似文献   
148.
‘兰箭3号’箭筈豌豆荚果发育动态及腹缝线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箭筈豌豆(Vicia sativa)是高海拔地区重要的一年生豆科牧草,但荚果成熟时的开裂现象会造成种子的严重损失。该研究以栽培品种‘兰箭3号’为对象,对其荚果在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特征、水分含量、腹缝线表面结构及腹缝线横截面解剖结构的动态变化进行观察分析,以探讨箭筈豌豆荚果的裂荚机理,为生产中确定种子收获的适宜时间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兰箭3号’约在盛花后25~30d荚果变为浅棕色,此时荚果已完成生理成熟,且荚果的大小和干重均达到最大值,含水量降到最小值;盛花后25d荚果腹缝线出现裂缝,盛花后35d腹缝线完全裂开。(2)‘兰箭3号’于盛花后20d腹缝线处离层细胞开始解体;盛花后25d,内、中、外果皮的薄壁细胞均开始失水皱缩,其中内果皮的薄壁细胞部分已开始破裂,离层细胞及其下面的薄壁细胞完全解体,外部果瓣缘细胞内侧细胞壁破裂,但外侧异常加厚的细胞壁仍然保持完整并连接两个果瓣,使荚果不开裂;盛花后30~35d,内、中、外果皮的薄壁细胞完全失水,细胞壁皱缩在一起,同时外部果瓣缘细胞外侧细胞壁断裂成两部分,荚果的两个果瓣裂开。研究表明,盛花后25~30d荚果失去绿色变为浅棕色时是‘兰箭3号’的适宜收获时间,且离层和细胞失水产生的机械拉力是导致箭筈豌豆荚果开裂的主要原因,推测外部果瓣缘细胞外侧增厚融合的细胞壁很可能是‘兰箭3号’抵抗裂荚的关键结构。  相似文献   
149.
基于mtDNA Cyt b序列分析齐口裂腹鱼群体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测定了长江上游4个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野生群体(重庆巫溪、重庆城口、四川雅安、四川阿坝)共104个个体的线粒体Cyt b基因部分序列, 以探讨齐口裂腹鱼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结果表明: 在104个个体Cyt b序列中共检测到43个多态性位点, 25个单倍型。4个齐口裂腹鱼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介于0.704—0.884, 核苷酸多样性介于0.007—0.012。群体间Kimura双参数遗传距离介于0.008—0.017, 其中四川雅安群体与四川阿坝群体间遗传距离最近, 基因交流频繁。重庆城口群体与四川雅安群体间遗传距离最远, 基因交流受阻。AMOVA分析表明, 齐口裂腹鱼的遗传分化主要来自群体内部, 且组群间、组群内群体间和群体内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中性检验得到Tajima’s D和 Fu’s Fs的值不显著, 且歧点分布图呈多峰, 表明长江上游4个齐口裂腹鱼野生群体未经历过种群扩张。研究旨为齐口裂腹鱼野生资源保护提供必要参考意见, 同时为齐口裂腹鱼种质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0.
为探讨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的鸻鹬类体内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及来源,本研究以该迁徙路线上的大滨鹬(Calidris tenuirostris)和红腹滨鹬(C.canutus)为研究对象,用索氏提取法对这两种鸟的胸肌和皮下脂肪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萃取,并用气相色谱法对19种有机氯农药进行检测。结果表明,HCHs、DDTs、硫丹Ⅱ等14种有机氯农药在大滨鹬和红腹滨鹬的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所有样品中的含量最高值达1 573.5 ng/g脂重;在检出的14种有机氯农药中,α-HCH、β-HCH、γ-HCH、p,p′-DDE、硫丹Ⅱ、硫丹硫酸酯和/或p,p′-DDT的检出率达100%;在大滨鹬的肌肉组织、红腹滨鹬的肌肉和脂肪组织中,p,p′-DDE的残留量最高;而在大滨鹬的脂肪组织中硫丹硫酸酯和/或p,p′-DDT的含量最高;目标物中的艾氏剂、异狄氏剂、七氯、反式氯丹等未达检出限或含量较低。我们对比了不同物种及不同组织样本中有机氯农药的富集程度,红腹滨鹬的肌肉组织中HCHs的沉积量显著高于大滨鹬,而大滨鹬的脂肪组织中硫丹硫酸酯和/或p,p′-DDT的含量显著高于红腹滨鹬。此外,分别对比两个物种的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中有机氯农药沉积量,部分有机氯农药在脂肪组织中的沉积量显著高于肌肉组织,说明相比于肌肉组织,有机氯农药可能更易于在脂肪组织中累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