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3篇
  免费   291篇
  国内免费   24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55年   3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观察甘草对大鼠肠道平滑肌运动的影响,了解甘草与胃肠运动之间的关系。方法实验分成正常组、甘草制成煎剂4.8、16、32、64g/kg剂量组,每日1次灌胃给药。末次给药1h后观察大鼠胃半排时间;采用灌胃给予炭末,测定胃推进率。结果甘草煎剂剂量大小对大鼠小肠蠕动有直接的影响,较小剂量对大鼠小肠的推进功能有抑制作用,较大剂量对大鼠的肠推进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讨胃肝样腺癌(hepatoid adenocarcinoma of the stomach,HAS)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发生机制和免疫组化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收集并分析5例胃肝样腺癌的临床特征和病理资料,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方法,并复习文献。结果组织学胃肝样腺癌具有管状腺癌、粘液性癌和肝样分化腺癌的移行过渡,肿瘤细胞呈小梁状、巢团状,间质为丰富的血窦。免疫表型胃肝样腺癌AAT(5/5)、ACT(5/5)、CEA(5/5)、AFP(4/5)均为阳性,Heppar1灶性阳性(2/5)。结论胃肝样腺癌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侵袭性强的特殊类型胃癌,组织学呈肝细胞样腺癌,免疫表型AFP、AAT和ACT阳性有助诊断。  相似文献   
113.
目的观察正常大鼠胃组织中肌球蛋白轻链激酶的表达及分布特点。方法取11只SD正常雄性大鼠,在饥饿状态下,处死后取胃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正常大鼠胃组织中MLCK的表达及分布。结果MLCK在黏膜肌层、肌层和黏膜下层血管壁平滑肌均有大量表达;在胃底腺中,MLCK主要表达于壁细胞和主细胞胞浆内。结论MLCK不仅存在于平滑肌细胞内,还分布于胃底腺壁细胞和主细胞内,可能参与胃底腺腺细胞的分泌活动。  相似文献   
114.
目的用micro-CT方法,评估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对去卵巢大鼠腰椎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3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按体重分层后随机分为假手术、去卵巢静止和去卵巢运动三个组。运动组每周进行4次45min、速度18 m/min、坡度5°的跑台训练。正式运动处理14周时,取第2腰椎检测骨密度,取第4腰椎行micro-CT分析及三维结构重建;取第3腰椎椎体进行椎体压缩实验。结果去卵巢运动组第2腰椎骨密度、第3腰椎最大载荷、最大应力和弹性模量以及第4腰椎骨小梁体积和骨小梁数目显著高于去卵巢静止组,骨小梁分离度显著低于去卵巢静止组,而骨小梁厚度无显著变化。结论中等强度跑台运动能改善去卵巢大鼠腰椎的微结构。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探讨6周康复运动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44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NYHAⅡ-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在实施临床医疗措施并同时进行6周康复运动;对照组仅实施临床医疗措施。比较治疗前后及不同两组治疗后的六分钟步行实验距离,完成运动平板所需要的时间和代谢当量,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积分,血浆脑钠肽含量以及左室射血分数。结果:经过6周康复运动治疗后康复组心功能分级、六分钟步行实验距离、运动平板时间和运动平板的最大代谢当量(METS)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6周康复运动治疗显著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6周康复运动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是有效的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6.
目的:研究早期胃癌微血管形态变化以及Bcl-2和P53在早期胃癌中的表达特点.方法:选取245例消化不良症状的住院患者,首先用放大内镜观察胃微血管形态,然后根据胃小凹状况分为A、B、C、D、E型,分别检测不同胃小凹分型标本中Bcl-2和P53阳性率.结果:浅表性胃炎主要见于A型(57.9%)、B型(49.0%)和c型(20.0%)小凹类型;萎缩性主要见于C型(40.0%)和D型(50.0%);肠上皮化生主要见于C型(32.0%)、D型(35.7%)和E型36.0%);不典型增生多见于D型(10.7%)和E型(34.0%);胃癌仅见于E型(14.0%).不同类型的微血管形态,其Bcl-2和P53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型小凹的标本中Bcl-2和P53阳性率分别为68.0%与62.0%,均显著高于A(5.2%与7.8%)、B(7.8%与11.8%)、C(18.0%与16.0%)、D型(26.8%与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型小凹的标本中Bcl-2和P53阳性率均显著高于B型,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主要发生在D、E型小凹类型;微血管形态可作为早期胃癌的诊断指标,放大内镜可以作为早期胃癌诊断的一种临床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探讨280例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对临床诊断和胃镜确诊的280例GERD患者进行临床和风险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不论汉族还是维族,男性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女性;汉族患者高发年龄段早于维族患者(z=-2.939,P=0.003,);汉族和维族患者占反流性食管炎和Barrett食管比例分别为42.4%、81_3%及56.5%、18.8%,其中汉族患者Barrett食管比例较高(X2=14.358,P=0.000);肥胖、习惯性便秘、重体力活动者、饮食习惯不良在维族患者中的比例较高(P〈0.001)。结论:GERD与性别、年龄密切相关,男性多于女性,汉族患者发病年龄高峰旱于维族患者;汉族患者Barrett食管发生比例高于维族患者;肥胖、习惯性便秘、重体力活动、饮食习惯不良可能是GERD尤其是维族人群GER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8.
目的:黄芪是一种传统的提高身体各项机能的中药,本研究旨在探讨黄芪在高原缺氧环境下对运动小鼠疲劳缓解的效果.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黄芪高、中、低3个剂量组(30.0,3.0,1.0 g/kg),平原对照组在平原环境下饲养,缺氧小鼠在模拟5000m高原环境中饲养,每天灌胃给药,10d后在缺氧环境下进行游泳力竭实验,观察小鼠游泳力竭时间,同时检测血乳酸、血糖、肝糖原以及血清SOD活性和肝脏MDA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黄芪各剂量组可明显提高缺氧小鼠力竭游泳时间(P<0.05),减少血乳酸曲线下面积(P<0.05);黄芪高、中剂量组肝糖原显著增加(P<0.05),力竭游泳后血糖明显升高(P<0.05),SOD活性升高(P<0.05),MDA降低(P<0.05).结论:黄芪可显著缓解高原低氧小鼠的运动疲劳,具有明显的抗高原疲劳效果,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探讨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选择本院近年来诊治的36例已排除心源性及食管器质性病变,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的胸痛患者,予以埃索美拉唑20mg,每日两次;吗叮林10mg,每日三次治疗8周,观察其疗效并分别于2周,4周,8周记录症状缓解情况。结果:经抗反流治疗8周后,30例(83.33%)胸痛完全消失,4例(11.11%)明显缓解,2例(5.56%)无效,总有效率达94.44%。胸痛症状在治疗2周后积分下降不明显,而治疗4周,8周后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胃食管反流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漏诊,胃镜检查结合24小时食管动态ph监测,必要时给予质子泵抑制剂试验性治疗可提高本病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120.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生物学科和物理学科联系密切,很多生物知识可以运用物理学科知识进行解释和解答,本文从日常的教学中罗列一些物理学科知识运用于生物解题的例子,希望能为同仁提供参考,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