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1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20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生长过程中p53基因表达与微血管密度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搜集有随访资料的胃癌标本107例,用免疫组化对突变型p53和CD34作了标记,用原位杂交对野生型p53作了检测。结果突变型p53在肿瘤不同侵犯深度、不同生长方式、不同淋巴结转移状态以及预后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突变型p53与微血管密度显著相关(P<0.05),而野生型p53则与突变型p53相反。结论突变型和野生型p53在肿瘤生长过程中的表达不同,说明p53的不同功能状态在肿瘤的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2.
为研究层粘连蛋白(laminin,LN)促进肿瘤细胞生长作用,采用脉冲标记计数有丝分裂百分率(percentage labeling mitosis,PLM)法测得体外培养人胃癌 (BGC 823) 细胞周期时间为41 h,其中G1期时间为24.5 h. 分裂细胞脱离法获取分裂期细胞,继续培养23 h,在细胞运行进入G1晚期时,将其置于LN 0、0.11、0.55、1.10 μmol/L基质上孵育4 h; 细胞荧光光度计检测晚G1期细胞内Ca2+浓度、钙调蛋白、DNA含量. 结果显示,LN与其膜上受体结合后引起细胞内Ca2+浓度、钙调蛋白、DNA含量增加,尤以在0.55 μmol/L LN作用显著(P<0. 001).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证明,cPKC α呈现表达,提示 LN与其受体结合可增强其细胞cPKC-α的活性;分析G1期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E)、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2表达水平,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 LN可诱导c-Myc蛋白呈现高表达,提示 LN与其受体结合增强与细胞增殖密切相关的基因表达;在LN作用前后的BGC 823细胞均未检测到Bax蛋白表达.结果提示,在人胃癌 (BGC 823)细胞G1/S期交界处,层粘连蛋白与其膜上受体结合引起细胞内Ca2+浓度升高,诱导钙调蛋白的释放,其含量增加,增强蛋白激酶C的活化,导致细胞内DNA含量增加、G1/S期细胞周期蛋白与CDK表达增强、诱导原癌基因c-Myc呈持续表达状态,而凋亡基因Bax不表达.  相似文献   
103.
慢病毒能够感染分裂细胞和非分裂细胞,因而被发展成为重要的转基因载体。慢病毒载体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其安全性已经大为提高。经过结构优化的慢病毒载体已经用于转基因动物生产和基因治疗研究,而稳定包装细胞系的建立使得慢病毒的生产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l SA法),分析胃癌患者血清HMGB-1(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ELISA法对98例胃癌患者血清HMGB-1水平进行检测,用电化学发光法对血清癌胚抗原(CEA)含量进行测定,并和40例胃良性病变者及40例正常者进行比较。结果胃癌组患者血清中HMGB-1与CEA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胃良性病变组(P0.01)。和传统肿瘤标志物CEA对比,血清中HMGB-1检测在胃癌早期患者中有良好敏感性(70.6%)与准确性(74.0%),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MGB-1和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血清中HMGB-1的含量可以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构建GFP-Plk1同义突变表达载体及其稳定转染细胞系。方法:设计Polo样激酶1(Plk1)si RNA序列及相对应的同义突变引物,并利用二次PCR方法扩增Plk1基因,定向克隆到p Rex-EGFP-IRES-Hygro载体中,构建p Rex-EGFP-r Plk1-IRES-Hygro表达载体;利用逆转录病毒感染的方法,构建He La/GFP-r Plk1稳定细胞系;利用免疫印迹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Plk1 si RNA的干扰效果及稳定细胞系的构建。结果:双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表明构建的p Rex-EGFP-r Plk1-IRES-Hygro正确;免疫印迹实验证明Plk1 si RNA序列可以有效抑制He La/GFP-r Plk1细胞中内源性Plk1蛋白的表达,但不能干扰掉外源GFP-r Plk1蛋白;在荧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前中期和末期,GFP-r Plk1分别定位于着丝粒和中间体上。结论:构建了Plk1同义突变表达载体p Rex-EGFP-r Plk1-IRES-Hygro和He La/GFP-r Plk1稳定细胞系,为下一步研究Plk1在有丝分裂期的调控机制提供了模型。  相似文献   
106.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癌症诊断领域已经有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本文利用金纳米溶胶为增强基底,采用便携式近红外拉曼光谱系统,对89例胃癌患者及正常人血清样本进行了SERS光谱探测。结果表明,血清的特征峰主要归属于氨基酸,其次是核酸、糖类及脂类。相比于正常人血清SERS光谱,胃癌血清中归属于核酸的特征峰强度都较高,大部分归属于蛋白质的特征峰强度较低,与医学研究结论相符。说明SERS技术可以有效地反映胃癌患者和正常人血清的差异,为后期SERS技术快速诊断胃癌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7.
为明确E61-24-P15 A型重组流感病毒的第189代传代子病毒(IVpi-189)是否具备流感病毒温度敏感减毒活疫苗候选株的特点,将IVpi-189病毒感染MDCK细胞,并于不同培养温度条件下培养,观察其致细胞病变效应,病毒合成、释放情况,以及不同温度条件下病毒存活时间。结果显示32℃培养温度下,IVpi-189病毒具有等同于亲代野生病毒株的诱导细胞病变能力,而当培养温度上调至38℃,IVpi-189病毒致细胞病变效果出现缓慢且程度明显减轻。空斑形成单位实验发现IVpi-189病毒在38℃培养条件下增殖能力明显下降,其原因与病毒灭活速度及子病毒释放无关,但与感染细胞病毒合成能力下降有关。上述实验结果初步证实流感病毒持续感染细胞系来源的IVpi-189病毒具有温度敏感减毒活疫苗的生物学特性,在许可培养温度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增殖能力,而在非许可培养温度下,病毒增殖活性受到明显抑制。本研究为流感病毒减毒活疫苗的开发研制提供实验佐证。  相似文献   
108.
探讨胚胎瘤衍生生长因子(teratocarcinoma-derived growth factor-1,TDGF-1)在胃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关系.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逆转录-聚合酶连反应(RT-PCR)方法,检测胃癌组织和正常胃组织中TDGF-1、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情况(IHC70例;RT-PCR40例),分析TDGF-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TDGF-1、E-cadherin、Vimentin三者表达的相关性.TDGF-1、E-cadherin、Viment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34.3%、52.9%,在正常胃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5%、94.3%、15.7%(P<0.05);TDGF-1、E-cadherin、Vimentin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5%、37.5%、52.5%,在正常胃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87.5%、22.5%(P<0.05);TDGF-1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TDGF-1高表达与E-cadherin表达减低显著相关(r=-0.447、P<0.05),TDGF-1高表达与Vimentin表达升高显著相关(r=0.318、P<0.05),E-cadherin表达减低与Vimentin表达升高显著相关(r=-0.283、P<0.05).TDGF-1可能通过调控E-cadherin、Vi-mentin表达促进EMT,从而在胃癌的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免疫指标,以评价胸腺肽α1联合化疗对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用药组35例采用胸腺肽α1+化疗,对照组35例单用化疗,两组化疗方案相同。胸腺肽α1每次1.6mg,每周2次,连续4周(共8针)。28天为一疗程,共用2个疗程。采用FCM检测两组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CD4、CD8、CD3+CD4+、CD3+CD8+免疫指标。结果:用药组CD4、CD8、CD3+CD4+、CD4/CD8均高于化疗前和对照组化疗后水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α1配合化疗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用FCM检测外周血免疫指标为临床观察肿瘤患者的免疫状态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0.
李艳  黄晓俊  陈平 《生物磁学》2011,(18):3577-3579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中的研究热点,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预后等相关。胃癌的发生、发展与DNA甲基化状态改变关系密切,研究胃癌相关基因DNA甲基化状态的改变有助于胃癌的早期发现、诊断、治疗及预后。因此,研究胃癌相关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