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81.
目的:通过比较胃印戒细胞癌与非印戒细胞癌的临床特征与病理资料,探讨胃印戒细胞癌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治疗的1138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组织学类型分为胃印戒细胞癌组和非印戒细胞癌扣对两组的性别、年龄、家族史、肿瘤发生部位、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根治术后中位进展时间、1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胃印戒细胞癌好发于女性(P〈0.05);年龄≤55岁的患者发病率高于非印戒细胞癌(P〈0.05),≥56岁的患者发病率低于非印戒细胞癌(P〈0.05);肿块生长部位以胃中下部为主(P〈0.05),侵犯胃上部者明显少于非印戒细胞癌(P〈0.05);胃印戒细胞癌多数在胃壁组织内呈弥漫浸润性生长,垂直浸润能力较弱,突破浆膜层者明显少于非印戒细胞癌(P〈0.05);根治术后中位进展时间胃印戒细胞癌(10个月)较非印戒细胞癌(12个月)提前2个月,进展风险增加(P〈0.05);胃印戒细胞癌在家族史、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根治术后1年和3年生存率方面与非印戒细胞癌比较无差异。结论:胃印戒细胞癌多发于中青年女性;好发年龄小于56岁;发病部位以胃中下部为主;多呈弥漫性浸润性生长,且较少突破浆膜层;中位进展时间短,进展风险高。  相似文献   
82.
抗体融合蛋白是新一代抗肿瘤抗体药物.CD20在约95%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表面过度表达,是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理想靶点.力达霉素(LDM)是强效烯二炔抗肿瘤抗生素,目前已进入Ⅱ期临床阶段.采用DNA重组技术,利用大肠杆菌表达体系,制备抗CD20单链抗体与力达霉素辅基蛋白LDP的基因工程融合蛋白scFv-LDP.经纯化和...  相似文献   
83.
目的通过对人低分化胃癌细胞系SGC-7901状态和接种细胞数目的研究,建立良好的皮下接种胃癌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腹腔注射SGC-7901细胞,使裸鼠形成腹水;光镜及电镜观察细胞状态;将购买的SGC-7901细胞以及形成腹水后的肿瘤细胞分别以1×108、1×107和1×106个进行裸鼠皮下接种,每组接种5只。观察其肿瘤形成时间、大小、状态及病理学变化。结果SGC-7901细胞接种裸鼠形成腹水后进行培养的肿瘤细胞增殖状态发生改变;购买的SGC-7901细胞以1×108及1×107接种裸鼠,在第21天肿瘤组织中央均出现出血和坏死;1×106的裸鼠第21天未见肉眼可见的肿瘤形成。腹水培养的肿瘤细胞,接种1×108的裸鼠在第21天肿瘤组织中央可见大面积的出血和坏死;接种1×107及1×106的裸鼠在第21天均未见出血和坏死,接种1×107的肿瘤组织体积较大。结论SGC-7901细胞接种裸鼠形成腹水后的细胞,更容易建立SGC-7901细胞皮下接种的胃癌动物模型,其中以接种细胞数为1×107的肿瘤生长较好,更适用于胃癌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84.
目的:构建重组抗HER2 ScFv/tBid载体并观察其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促凋亡作用。 方法: 将重组抗HER2 ScFv/tBid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MV中,转染SGC7901细胞,用RT-PCR方法检测目的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目的蛋白表达和细胞形态学变化,通过细胞计数检测转染目的基因后对细胞生长的影响,通过检测细胞周期来观察其促凋亡作用。 结果:转染SGC7901细胞后,检测出目的蛋白的表达。细胞计数发现细胞的增殖被明显抑制。细胞周期分析有明显的凋亡峰出现,说明重组抗HER2 ScFv/tBid表达后有促凋亡作用。 结论: 重组抗HER2 ScFv/tBid基因可以在转染的SGC7901细胞中表达,并且可抑制转染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85.
MMP - 9、VEGF、bFGF 在非何杰金淋巴瘤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MMP-9、VEGF、bFGF在非何杰金淋巴瘤(NH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结果MMP-9、VEGF、bFGF在NHL中表达率分别为43.66%、33.80%、25.35%,均高于正常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m=0.0023,Pv=0.001,Pb=0.0049)。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MMP-9(-)组(P=0.008)。VEGF在T细胞型中表达率高于B细胞型(P=0.019),VEGF阳性组治疗缓解率低(P=0.045)。巨块型NHL中bFGF表达率较高(P=0.028),bFGF(+)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bFGF(-)组(P=0.041)。MMP-9、VEGF、bFGF之间无协同表达。结论:MMP-9、VEGF、bFGF在NHL中的表达高于正常淋巴组织,可能与淋巴组织恶变有关。MMP-9、bFGF均与生存期呈负相关,是NHL预后差的指标,联合检测更有助于判断预后。VEGF阳性组治疗效果差,提示VEGF阳性NHL患者加用VEGF靶向治疗可能会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6.
为研究N-乙酰-L-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减轻大鼠胃缺血/再灌注(gastric ischemia/reperfusion,GI/R)损伤的机制,在大鼠股静脉注射NAC(150mg/kg),夹闭大鼠腹腔动脉30min,再灌注1h制备GI/R模型。取胃后计数胃黏膜损伤指数(gastric mucosal damage index,GMDI),用原位检测(TUNEL)法观察胃黏膜细胞的凋亡,用免疫印迹法测定胃黏膜组织中p-ERK,p-JNK和NF-κB的表达,用RT-PCR法检测TNF-α,Caspase-3的mRNA表达。结果显示,NAC可以减轻GI/R损伤大鼠胃黏膜细胞的凋亡;促进大鼠I/R损伤的胃黏膜组织中p-ERK蛋白的表达,抑制p-JNK和NF-κB的蛋白表达,同时也抑制TNF-α mRNA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股静脉给予辣椒素受体(vanilloid receptor subtype1,VR1)拮抗剂(capsaizepin,CPZ)400mg/kg,能逆转NAC对大鼠GI/R损伤的保护作用。以上结果提示:NAC对大鼠GI/R损伤具有减轻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胃黏膜组织中p-ERK,下调p-JNK和NF-κB实现的,且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VR1有关。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N-甲基亚硝基脲(MNU)诱导的小鼠胸腺淋巴瘤的单克隆起源。方法采用巢式PCR方法,对8例MNU诱导的胸腺淋巴瘤组织进行T细胞受体β链(TCRβ)和γ链(TCRγ)克隆性基因重排分析,并对TCRγ基因重排的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 8例胸腺淋巴瘤检测TCRβ和TCRγ均呈克隆性基因重排。DNA序列测定证实TCRγ基因PCR扩增产物为基因重排产物。结论巢式PCR TCR基因重排检测及DNA序列分析证实,MNU诱导的小鼠胸腺淋巴瘤是来源于T细胞的肿瘤。  相似文献   
88.
2009年欧美国家应用胃转流手术治疗肥胖症和糖尿病取得成功,已成为最热门的治疗方法之一。术后血糖正常,不用终生服药治疗,可以恢复正常饮食,还可减肥治疗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等疾病。  相似文献   
89.
胃缺血-再灌注对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Qiao WL  Wang L  Zhang JF  Zhang YM 《生理学报》2006,58(3):237-243
本研究采用大鼠胃缺血-再灌注(gastricischemia-reperfusion,GI-R)模型(夹闭腹腔动脉30 min后再灌注),通过组织学、免疫组化等方法,研究GI-R不同时间(0、0.5、1、3、6、24、48、72 h)对胃黏膜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结果发现,单纯缺血30 min胃黏膜损伤较轻,再灌注后损伤逐渐加重,胃黏膜的凋亡细胞迅速增加,而增殖细胞迅速减少;至再灌注后1 h达高峰;之后胃黏膜开始修复,凋亡细胞逐渐减少,增殖细胞逐渐增加;至再灌注后24 h胃黏膜细胞增殖达高峰;再灌注后72 h胃黏膜基本恢复正常.上述结果提示,在GI-R中,胃黏膜损伤主要由再灌注引起,凋亡细胞增加;然后胃黏膜启动自我修复机制,增殖细胞逐渐取代损伤细胞,3 d左右就可基本修复,表明胃黏膜细胞具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90.
辐射诱导小鼠淋巴瘤细胞凋亡涉及NADPH氧化酶的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60Coγ射线对小鼠淋巴瘤细胞3SB(p53 / )和1B1C4(p53-/-)进行照射处理。观察了辐射后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发现,3SB对γ射线诱导的凋亡非常敏感,而1B1C4细胞对辐射具有抗性。DNA片断化试验和藻红B染色试验的结果也证实这一点。进一步分析了凋亡信号途径上的caspase-3和p53。在3SB细胞中,检测到激活的caspase-3并发现p53的表达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高。比较了两种细胞中caspase-3mRNA的表达,但未见差异。对两种细胞中的NADPH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凋亡的3SB细胞中的NADPH氧化酶活性增高。因此,在电离辐射诱导细胞凋亡的过程中,NADPH氧化酶参与了上游信号的转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