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动态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1(HGMB1)在失血性休克复合内毒素注射致急性肺损伤(ALl)大鼠肺组织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HMGB1在ALI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取失血性休克复合内毒素注射手段建立ALl大鼠动物模型,采用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HMGB1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大鼠肺组织有少量HMGBlmRNA表达,遭受失血性休克复合内毒素注射打击后,HMGB1mRNA表达迅速升高,至ALI24h达最高峰,随后有所下降,ALl各组大鼠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常大鼠肺组织有一定水平HMGBlmRNA的表达,遭受失血性休克及内毒素注射打击后,HMGBlmRNA表达异常增高,可引起过度炎症反应,从而促进ALI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2.
目的通过观察乌司他丁(UTI)对大潮气量机械通气大鼠肺组织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表达的影响,探讨CC16在机械通气所致肺损伤(VILI)发病中作用以及UTI对VILI的干预作用。方法 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大潮气量组和UTI干预组,观察其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测定肺组织中丙二醛(MDA)和BALF中总蛋白(TP)含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肺组织CC16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肺组织中CC16蛋白表达及Clara细胞计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大潮气量肺组织MDA的含量及BALF总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1),而肺细支气管上皮细胞CC16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大潮气量组比较,UTI干预组大鼠肺组织中MDA的含量及BALF总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1),而肺细支气管上皮细胞CC16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大潮气量机械通气导致肺组织CC16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在VILI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乌司他丁不但能促进Clara细胞分泌CC16而抑制肺组织炎症反应,还能抑制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对VILI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乌司他汀对重症肺炎患者的肺保护作用,及对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将115例急性重症肺炎患者分为乌司他汀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汀,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C反应蛋白(CRP)、血气、胸片、体温(T)、呼吸(RR)、心率(HR)、血白细胞(WBC)、氧合指数(PaO2/F iO2)、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APACHE-II评分、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治疗组CRP、T、RR、HR、WBC、PaO2/F iO2、CPIS、APACHE-II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3%、6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CU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辅助治疗重症肺炎患者,可有效减轻患者病情,改善各项炎症指标及氧合指数,减少ICU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TOLL样受体4及CD14 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LPS模型组,每组再分为4 h和8 h两个亚组.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10 mg/kg)建立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检测大鼠动脉血气、肺体指数,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肺组织TOLL样受体4及CD14 mRNA的表达,并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4 h和8 h时大鼠肺组织中的TLR4及CD14 mRNA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或P<0.01).病理学观察显示,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出现出血及坏死.结论 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可能与TLR4及CD14 mRNA的表达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营养不良性肺水肿大鼠肺泡液体清除功能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制备营养不良性肺水肿大鼠动物模型,分别于48h和120h测定大鼠肺泡液体清除率(AFC)、总肺水量(TLW)和肺血管外水量(EVLW)。将钠通道阻断剂氨氯毗眯、Na-K-ATP酶阻断剂畦巴因及β2受体激动剂特布他林分别灌注到正常及禁食120h大鼠的肺泡腔内,测定AFC的变化。结果大鼠禁食48hAFC(19.7±3.22%)与正常大鼠AFC(18.5±2.21%)比较没有明显变化;120h时AFC(9.50±2.19%)明显降低。氨氯吡咪、哇巴因明显降低营养不良性肺水肿大鼠AFC(P<0.05),特布他林对营养不良性肺水肿大鼠AFC的作用与对照组大鼠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营养不良性肺水肿与钠通道及Na-K-ATP酶及的活性被抑制,导致肺泡液体清除能力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06.
目的通过基因转染技术将foxp3基因导入CD4+CD25-T淋巴细胞,生成CD4+CD25-Foxp3+T细胞,通过输入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体内,促进炎症消退,为体外定向操纵调节T细胞生成和细胞过继治疗急性肺损伤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法从小鼠胸腺来源cDNA文库中扩增获得foxp3 cDNA,亚克隆至构建pIRES2-EGFP质粒中,构建并筛选出重组质粒pmFoxp3-IRES2-EGFP;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CD4+CD25-T淋巴细胞,穿孔法转染Foxp3基因至CD4+CD25-T淋巴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CD4+和EGFP共表达的细胞比例;将foxp3基因转染的小鼠CD4+CD25-T细胞通过尾静脉输注急性小鼠体内,通过ELISA法检测小鼠肺泡灌洗液中TNF-α以及IL-1β细胞因子的表达,通过肺组织病理研究肺部炎症的消退状况。结果成功构建双基因共表达重组质粒pmFoxp3-IRES2-EGFP;免疫磁珠法较高纯度分离CD4+CD25+、CD4+CD25-T淋巴细胞,电穿孔法成功将重组质粒pmFoxp3-IRES2-EGFP转染致CD4+CD25-T细胞,CD4+和EGFP共表达的细胞比例为35.5%;过继Foxp3基因转染的小鼠CD4+CD25-T细胞以及Treg均能抑制急性肺损伤小鼠肺泡灌洗液中TNF-α以及IL-1β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促进炎症的消退。结论转染Foxp3基因的CD4+CD25-细胞同Treg(CD4+CD25-)细胞一样可以通过细胞过继治疗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甲泼尼龙(Methylprednisolone,MPS)对急性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大鼠早期肺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腹腔注射20%的PQ溶液制作大鼠急性PQ中毒的模型,随机均分为五组,正常对照组(A组)、染毒组(B组)、5mg/kg甲泼尼龙干预组(C组)、15mg/kg甲泼尼龙干预组(D组)、30mg/kg甲泼尼龙干预组(E组)。分三个不同时间点(24、72、168h)处死大鼠(每组每时间点6只)。观察各时间点大体标本,组织病理、肺系数和氧合指数。结果:光镜下肺组织病理学观察,与B组比较C、D、E组大鼠肺的病理学改变,肺泡腔内出血、渗出,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隔炎性细胞浸润相对较轻,其中以C、E组减轻最为明显。在各组相同时间点肺系数:在三个时间点的值均比B组低(P<0.05),其中E组在24h、72h时间点上与C、D组有显著差异(P<0.05)。C、D、E组与B组的氧合指数的比较各个时间点上均与B组有差异(P<0.05),三组之间相互无明显差异。结论:本实验结果显示甲泼尼龙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的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30mg/kg甲泼尼龙组要优于5mg/kg、15mg/kg甲泼尼龙组。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肝移植后急性肺损伤(ALI)的相关因素,为肝移植术后ALI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1月~2010年10月在我院行肝移植术的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并发ALI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8例行肝移植术后发生ALI12例,发生率为12.24%。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术前血清TBIL、术中失血量、术中尿量和术后血BUN对ALI的发生有显著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表明,术中失血量、术前TBIL、年龄为术后并发ALI的危险因素。结论:术中失血量、术前TBIL、年龄为术后并发ALI的危险因素,对上述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可以控制肝移植术后AL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9.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发病机制的大量研究表明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激活是其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姜黄素作为治疗ALI/ARDS的可能潜在性药物的作用和机制尚不明晰.该研究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组)、模型组(M组)、二甲基亚砜(D组)和姜黄素治疗组(T组),通过大鼠ALI/ARDS模型,利用光镜H.E.染色观察肺部组织形态学变化,比较肺湿/干重(W/D),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lavage fluid,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含量动态变化,以及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免疫印记(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NF-κB蛋白水平变化,分析姜黄素对ALI的保护作用以及NF-κB、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造模后4 h,M组BALF中TNF-α、IL-6升高并达高峰(P<0.05);姜黄素干预后,T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减轻,BALF中蛋白渗出、TNF-α和IL-6明显减少(P<0.05).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组大鼠肺组织蛋白抽提物中存在少量NF-κB蛋白,而M组明显升高,在4 h时达高峰,这一峰值出现时间与造模后肺内炎性损伤因子TNF-α、IL-6释放的高峰时间相吻合.姜黄素治疗后T组肺组织提取物NF-κB水平显著低于M组,且在12 h达高峰(P<0.05).D组与M组各检测指标未见差异(P>0.05).结果表明姜黄素能明显抑制ALI/ARDS后的NF-κB的表达,抑制炎性反应,对ARDS可能具有潜在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高碳酸血症对大鼠机械通气性肺损伤(VILI)时炎症因子和p38MAPK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体重220~28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3组(n=10):对照组(C组)、机械通气肺损伤组(V组)和高碳酸血症组(H组)。C组保留自主呼吸,V组和H组行机械通气4 h。采用高气道压机械通气模式制备机械通气性肺损伤模型。H组通过调整吸入的CO2浓度来维持动脉血PaCO2分别为80~100mmHg。机械通气结束时,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TNF-α和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IP-2)的浓度;取肺组织,测定湿干重比(W/D比)、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和p38MAPK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p38MAPK的活性,并观察病理学结果,进行肺损伤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V组肺损伤评分、W/D比、ICAM-1表达水平、BALF中总蛋白浓度、TNF-α和MIP-2浓度和肺组织p38MAPK活性升高,PaO2降低(P<0.05);与V组比较,H组肺损伤评分、W/D比、ICAM-1表达水平、BALF中总蛋白浓度、TNF-α和MIP-2浓度和肺组织p38MAPK活性降低,PaO2升高(P<0.05)。结论:高碳酸血症通过调节p38MAPK的表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大鼠机械通气肺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