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0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21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肠球菌是宿主肠道中正常G~ 球菌,目前已成为医源性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临床上有30%肠球菌感染患者感染源不明,拟肠道来源可能性最大。本文给小鼠肌注灭滴灵3日,造成动物肠系膜淋巴结(MLN)肠球菌的感染率为40%;肌注灭滴灵加口服链霉素,MLN的感染率上升为90%,肝脾内脏中的感染率为83%;联合使用上述抗生素合并25%体表面积烧伤,动物发生致死性肠球菌性肠源性感染,动物诸内脏中肠球菌感染的检出率均高达100%。本研究证明肠球菌感染可以是肠源性的。  相似文献   
32.
血管活性肠肽(VIP)在文昌鱼体内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首次发现VIP在文昌鱼体内有广泛分布。结果表明,VIP免疫阳性反应出现在消化道各部位,如中肠突、中肠前和后部以及后肠、神经系统、发育早期性腺以及口腔前庭两侧皮下组织中。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研究FXR在胃炎,胃粘膜肠化生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在胃癌发生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XR在55例胃炎组织,61例胃黏膜肠化生组织及61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利用统计学方法 SPSS17.0软件分析其在三种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合文献回顾,分析FXR在胃癌发生中的意义。结果:FXR在胃黏膜肠化生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胃炎组织(P0.05),而在胃癌组织中,FXR的表达显著低于胃粘膜肠化生组织(P0.05)。结论:FXR是一个潜在的胃癌发生生物标记物,其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35.
目前我国关于微孢子虫感染人的研究相对较少,更没有关于重庆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者感染微孢子虫的数据统计。对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收治的22例HIV抗体阳性,但尚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将22例患者粪便样本分别提取总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DNA测序等技术对微孢子虫在患者中的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并对微孢子虫种类进行鉴定。同时对22例患者的免疫细胞亚群进行计数和分析。结果显示,微孢子虫的感染率为36.3%(8/22),主要由脑炎微孢子虫属(Encephalitozoon spp)的海伦脑炎微孢子虫(E. hellem)和肠脑炎微孢子虫(E. intestinalis)引起。22例患者的免疫细胞亚群分析显示,平均淋巴细胞数0.93±0.13×109/L,CD4T细胞数132±22 个/mL,CD8T细胞数495±91 个/mL,CD4/CD8细胞比值0.37±0.1,表明患者免疫功能受到严重抑制。进一步将微孢子虫感染患者与未感染患者的免疫细胞亚群进行比较发现,感染患者淋巴细胞数为0.51±0.1×109/L,未感染患者为1.17±0.17 ×109/L,两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感染患者CD4T细胞数为71±27 个/mL,未感染患者为167±28 个/mL,两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感染患者CD8T细胞数为209±35 个/mL,未感染患者为658±123 个/mL,两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以上表明微孢子虫感染组的免疫功能受损情况更严重。本研究结果提示微孢子虫的机会性感染与患者免疫功能受损情况密切相关,脑炎微孢子虫属在重庆地区有较高的感染率,这为进一步阐明微孢子虫与宿主相互作用关系奠定基础,也为公共卫生健康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肝切除手术运用Pringle法阻断、半肝血流阻断(HVC)后对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9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n=46,Pringle法阻断)和B组(n=47,HVC),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以及总胆红素(TBIL)]、肠黏膜屏障指标[D-乳酸,内毒素]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阻断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B组住院时间短于A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3 d、术后7 d ALT、AST、TBIL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术前、术后3 d、术后7dD-乳酸、内毒素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B组低于A组(P0.05)。结论:与Pringle法阻断相比,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在肝切除手术中运用HVC,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轻肝功能及肠黏膜屏障损害,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7.
38.
为了探究鸭肠炎病毒感染对鸭十二指肠黏膜组织相关免疫基因的变化影响,本试验采用鸭肠炎病毒接种35日龄的健康樱桃谷鸭,将其分为3组(2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在感染后24 h、48 h采集十二指肠,提取总RNA进行浓度、纯度及完整性检测后构建cDNA文库,使用BGISEQ-500平台对2个实验组和对照组黏膜组织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用GO和KEGG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个实验组感染鸭肠炎病毒后T24和T48分别筛选出共72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T24表达上调58个,下调163个;T48表达上调77个,表达下调422个。GO功能注释结果显示,感染后差异基因都与代谢、免疫、炎症和调控途径等密切相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感染T24的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到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补体和凝血级联、氮代谢、cAMP信号通路和IL-17信号转导通路;感染T48的主要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到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趋化因子信号通路、造血细胞谱系和补体和凝血级联。借助BGISEQ-500平台对鸭肠炎病毒感染后十二指肠黏膜组织相关因子的变化来探究其致病机制及其他生物学通路,弥补了非模式生物转录组研究中缺乏基因信息的不足。  相似文献   
39.
将来源于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ATCC 12291的蔗糖磷酸化酶(Sucrose phosphorylase,SPase)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后将其插入到pET-28a中构建表达载体pET-28a-spase,诱导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pET-28a-spase表达制得SPase粗酶液,将重组SPase纯化后进行酶学表征。结果表明,重组SPase的比酶活为213.98 U/mg,纯化倍数为1.47倍,酶活回收率达87.80%。该酶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为6.5,该酶对蔗糖的Km为128.8 mmol/L,Vmax为2.167μmol/(mL·min),kcat为39 237.86 min-1,利用重组SPase催化氢醌合成α-熊果苷,最优条件为:氢醌添加量为40 g/L,蔗糖/氢醌的摩尔比为5:1,重组SPase 250 U/mL。在25 mmol/L的吗啉乙磺酸(MES)缓冲液(pH 7.0)中,反应温度30℃,避光反应24 h后终止反应,再用500 U/mL的糖化酶40℃处理2.5 h。α-熊果苷产量达98 g/L,氢醌的转化率接近99%。综上所述,文中克隆并研究了重组SPase,并建立了其在α-熊果苷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0.
报道了秦岭蕨类植物新记录科——肠蕨科,其新记录种为川黔肠蕨,该科也是陕西省新记录。文中提供了形态描述和野外照片及植株局部照片,并对其生境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凭证标本藏于陕西理工大学植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