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植物杂志》2009,(5):74-77
“无法想像,没有了生命,这颗行星将会变成什么样子。生命一代一代地延续,有些个体不惜牺牲自我的精神,造就了生生不息的世界。”  相似文献   
32.
豫东平原杨\|农复合系统凋落物的数量、组成及其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猛  田大伦  樊巍 《生态学报》2009,29(5):2507-2513
农林复合系统的凋落物既是维持植被系统和土壤系统养分循环的关键,也是维持农林复合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子.通过对豫东平原农区4年生、9年生和12年生3个不同林龄杨-农复合系统杨树凋落物的数量、组成及季节动态的研究来为深入研究农林复合系统对大气中CO2的调节作用以及碳循环机理提供参考数据.结果表明,4a杨-农复合系统年凋落物总量为11 18 t·hm-2;9a杨-农间作复合系统年凋落物总量为12.86 t·hm-2;12a杨-农复合系统年凋落物总量为13.75 t·hm-2.3个不同林龄的杨-农复合系统凋落物总量月变化模式较为相似,均在8月和11月份出现峰值,而以11月份数量最大.其季节变化模式则为秋季>冬季>夏季>春季.  相似文献   
33.
中国落叶松-杨栅锈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全国19个地区、不同年份的落叶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简称MLP)36个单孢子堆菌系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用5对SSR多态性引物共检测到62个观察等位基因(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5.42–9.82,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7.05。供试MLP样本在5个SSR位点上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范围为0.64–0.89,平均值0.79。平均观察杂合度(Ho)、平均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36和0.86,不同位点的S  相似文献   
34.
microRNA(miRNA)是一类重要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的调控。毛果杨MIR171基因家族是一个古老的miRNA基因家族,具有14个成员。本研究对毛果杨MIR171基因家族的基因倍增模式、表达方式、启动子结构及靶基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毛果杨MIR171基因家族主要通过48~54百万年前的染色体大片段重复进行扩张,其表达方式和功能已经出现分化。MIR171基因家族可能主要通过调控GRAS转录因子和信号转导蛋白参与杨树生长发育、光信号转导和光形态建成的调控。  相似文献   
35.
以非转基因银河杨(Populus alba×Populus hopeiensis)为对照,对抗虫转基因银河杨抗虫基因Cry3A的稳定性,转基因银河杨的物候期、生长状况和抗虫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Cry3A基因整合稳定,在根、茎、叶中RNA和蛋白水平均有表达,不同组织中Bt蛋白水平差异显著,茎中Bt蛋白水平最高。抗虫转基因银河杨的物候期、生长状况未发生显著变化,但表现出显著的抗虫性。  相似文献   
36.
混合盐碱胁迫对青山杨渗透调节物质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青山杨(Populus pseudo-cathayana × P. deltoides)对盐碱的适应能力,对青山杨2年生扦插苗进行不同盐度和碱度的28组胁迫处理.结果表明:随盐浓度增加,青山杨叶片的电解质外渗率、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可溶性糖、SOD和POD活性先升后降.pH值升高使电解质外渗率、丙二醛和POD活性呈上升趋势,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先升后降,SOD活性上升趋势不明显.盐浓度低于100 mmol·L-1时,随pH值升高,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不明显,SOD具有较高的活性;盐浓度在200 mmol·L-1、pH 8.99以上时,其电解质外渗率在50%以上,POD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大幅度增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SOD活性较低.推断盐浓度>200 mmol·L-1、pH>8.99的盐碱条件不适宜青山杨的生长.  相似文献   
37.
细菌mtl-D朌基因的克隆及在转基因八里庄杨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PCR方法克隆了大肠杆菌1-磷酸甘露醇脱氢酶(mtl-D)基因,序列分析表明与已发表序列相比,除第 416位密码子由 AAA代替 CAT、相应的氨基酸由 Lys代替 His外,其他部分均相同。该基因插入植物双元载体中,经土壤农杆菌介导导入八里庄杨[1],经卡那霉素筛选后再经盐胁迫筛选获得一批较高耐盐性的转化植株,在附加 0.6%NaCl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而对照在附加 0.4% NaCl的培养基中不能存活。对转化植株进行的 PCR检测、Northern杂交,说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染色体上并且有转录。  相似文献   
38.
基于CRISPR-dCas9的基因转录激活表达能够避免基因异位表达带来的表型干扰,同时使基因有效地特异性表达。该研究利用新型CRISPR-Act3.0表达系统,在毛果杨(Populus trichocarpa)中对维管形成层特异表达转录因子ANT(AINTEGUMENTA)进行基因转录激活,创制遗传材料,并对基因的功能进行分析。首先对毛果杨PtrANTs转录因子进行同源分析,选取其中的PtrANT-4进行后续研究,对该基因进行克隆并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其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其次在PtrANT-4启动子上设计3条gRNAs,构建CRISPR-dCas9转录激活表达载体,利用原生质体瞬时转化法检测该载体的表达;最后将该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毛果杨,获得PtrANT-4转录激活遗传材料。结果表明:毛果杨中有4个PtrANTs转录因子,选取的PtrANT-4基因CDS序列全长为2 058 bp,编码685个氨基酸,在毛果杨侧生分生组织维管形成层特异表达。基于CRISPR-Act3.0表达系统成功构建的转录激活载体,在毛果杨木质部原生质体中转化后具有激活PtrANT-4表达的作用。获得...  相似文献   
39.
【目的】从山西省洪洞县的杨树丰产林中采集到几头自然染菌的杨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越冬蛹虫尸,经分离纯化得到一株病原真菌,定名为YHT01,确定该菌株的分类地位。【方法】用该菌株孢子悬浮液(1.0×108 conidia/m L)感染杨尺蠖蛹进行回接杀虫实验,扫描电镜观察菌株形态学特征,ITS序列测定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对YHT01菌株进行分子鉴定。【结果】经YHT01菌株感染之后,杨尺蠖蛹节间处长出白色菌丝。该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的菌落呈椭圆形,白色,绒毛状,菌落背面呈橙黄色;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该菌株孢梗束呈扫帚状,分生孢子小,卵形至椭圆形,壁光滑,大小为(2.1-3.4)μm×(1.1-1.8)μm。该菌株的r DNA-ITS序列与Gen Bank中粉棒束孢Isaria farinosa(Holm:Fr.)Fr.(AB233337)的序列相似性达99%,在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上。【结论】YHT01是杨尺蠖蛹的一株病原真菌,粉棒束孢Isaria farinosa。  相似文献   
40.
杨属的分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被子植物大系统的资料和形态学观察确定了大凤子科山桐子属为杨属的外来群,即假设的祖先类群,借以确定杨属性状的极性,通过简约性分析构建了杨属有根的Wagner树,把杨属的五个组分为演化趋势上的三支:第一支为最原始的白杨组;第二支为变异较大的大叶杨组和青杨组;第三支是歧化的黑杨组和胡杨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