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采用石蜡切片和酶联免疫法(ELISA)对罗汉果雄性、雌性、两性花芽分化过程的形态和激素水平变化进行观测,为罗汉果开花调控和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罗汉果雄性、雌性、两性花的花芽分化过程均可分为花芽未分化期、花芽分化初期、花序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和雌蕊原基分化期7个阶段。雄蕊原基分化期前,3种花芽分化过程无明显差异,各时期形态特征均依次为:茎端呈圆锥状(花芽未分化期)→茎端经半球形变成扁平状(花芽分化初期)→距茎端5~7节位处分化出穗状花序(花序分化期)→小花原基周围形成5个萼片原基(萼片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内侧形成5个花瓣原基(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和雌蕊原基分化期,3种花芽分化过程存在明显差异,雄蕊原基内侧出现雌蕊原基后,雄花芽雄蕊原基继续发育成雄蕊,雌蕊原基停滞生长,退为一个小突起;雌花芽雌蕊原基继续发育成雌蕊,雄蕊原基生长缓慢,退化为小花丝;两性花芽雌蕊和雄蕊原基均继续发育,形成外观正常的雌蕊和雄蕊。(2)内源激素脱落酸(ABA)、赤霉素(GAs)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在3种花芽分化过程中变化规律相似,即ABA含量在花芽生理分化期降低,花芽形态分化期升高,而GAs和ZR含量则基本保持不变;吲哚乙酸(IAA)含量在3种花芽分化过程中变化存在明显差异,雌花芽IAA含量在花芽生理分化期升高,花芽形态分化期逐渐降低,而雄性和两性花芽的IAA含量则基本保持不变。ABA/GAs、ABA/IAA、ZR/IAA和ZR/GAs激素含量比值在3种花芽分化过程中变化规律相似,ABA/GAs在花芽生理分化期降低,花芽形态分化期升高,而BA/IAA、ZR/IAA和ZR/GAs则基本保持不变。研究认为,罗汉果花芽分化过程经历一个"两性期",高ABA含量和ABA/GAs比值有利于罗汉果花芽分化,IAA可能对罗汉果花性分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2.
罗汉果转抗病基因NPR1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罗汉果子叶为外植体,研究了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罗汉果遗传转化的若干因素,建立了罗汉果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5 d苗龄的子叶、预培养1 d、侵染20 min、共培养4 d、共培养温度22℃、AS100μmol/L、Hy浓度不定芽筛选为10 mg/L,生根筛选为20 mg/L转化率最高.抗性苗经PCR和Southern...  相似文献   
63.
以活性炭为载体,制备了负载型纳米铁除砷吸附剂.以除砷效率为目标,优化了制备过程中活性炭的不同粒径、铁盐种类及浓度、反应温度及速度、铁盐浸泡活性炭时间及反应平衡时间等参数.考虑到除砷效率及工程实际的应用,室温时采取活性炭粒径为20~40目、KBH4的滴加速率为lml·min-1、活性炭经铁盐为质量浓度为6.9%的硫酸亚铁浸泡30 min,反应平衡时间为30 min时所制备的吸附剂综合除砷效果最好(98%).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疗效。方法:选取52例RN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来氟米特和激素联合治疗,观察组给予来氟米特配伍雷公藤多甙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期间比较两组疗效,检测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谷丙转氨酶变化情况,同时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结果:①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8.13%、78.13%,略高于对照组26.67%的完全缓解效率和76..67%的总有效率,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过治疗,RNS患者24h尿蛋白定量逐渐下降,而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逐渐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其中观察组各指标变化比对照组明显(P<0.05)③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尿素氮、血肌酐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或0.05),而谷丙转氨酶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23.33%的发生率,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米氟米特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能明显缓解RNS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减少蛋白尿的产生,且短期内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65.
中华青荚叶的一个新环烯醚萜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山茱萸科中华青荚叶(Helwingia chinensis)的乙酸乙酯部份分离得到一个新环烯醚萜和三个已知环烯醚萜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技术,确定其结构为10-O-trans—cinnamoyl。leoside(1),10-hydroxyoleoside 11-methylester(2),jasminoside(3)and 10-hydroxyoleumpein(4)。  相似文献   
66.
钒、汞胁迫对菜心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明  路畅  张兴龙 《生态学杂志》2012,31(3):532-537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钒(V)、汞(Hg)单一和复合胁迫对四九黄菜心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丙二醛(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明显上升,与对照相比,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分别增加了8.4%~271.5%和22.4%~145.6%;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重金属浓度较低时,3种保护酶均有较好的协同效应,表现出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重金属浓度较高时,叶绿素含量和3种酶的活性呈下降趋势,表明在逆境环境因子下,植物的生理特征发生变化,酶活性受到抑制;V、Hg复合胁迫对蔬菜幼苗的毒害作用大于同水平单一胁迫效应。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黄芩甙对肝癌细胞BEL-7402凋亡的影响,同时观察对肝癌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线粒体超微结构、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内Ca^2+的影响,探讨线粒体损伤在黄芩甙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培养肝癌细胞BEL-7402,光镜、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变化尤其是线粒体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及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内Ca^2+的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Bcl-2、Pax蛋白表达。结果黄芩甙诱导肝癌细胞BEL-7402凋亡呈剂量依赖关系,细胞形态、超微结构及线粒体超微结构出现明显改变,降低肝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使细胞内Ca^2+增加,细胞Pax表达增加,广泛分布于胞核和胞质中,Bcl-2表达减少。结论黄芩甙诱导肝癌细胞BEL-7402凋亡,线粒体损伤在黄芩甙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为抑制肝癌细胞Bcl-2蛋白表达,促进Pax蛋白表达及细胞内Ca^2+增加,激发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开放,线粒体跨膜电位降低,使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8.
中华青荚叶的一个新果糖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山茱萸科中华青荚叶( Helwingia chinensis )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一个新果糖酯和十个已知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2- O -(E)-咖啡酰-3- O -(3, 5-二甲氧基香豆酰)-α-D-呋喃果糖甙(1),2- O -β-D-呋喃果糖基α-D-异吡喃糖酯(2),甘草甜素(3),4′-羟基-7- O -葡萄糖-2, 3-二羟黄酮甙(4),黄豆甙(5),5-葡萄糖芹菜甙(6),7- O -葡萄糖芹菜甙(7),4- O -葡萄糖香豆酸(8), 葡萄糖咖啡酸(9), 3β-赤杨醇(10), 薯蓣皂甙3- O -{α-L-鼠李糖吡喃糖基(1→2)-[α-L-阿拉伯呋喃糖基(1→3)]-β-D-葡萄糖吡喃糖} (11).  相似文献   
69.
Myosin V利用ATP水解所释放的自由能,朝肌动蛋白微丝正端作连续的定向运动,平均步长约为36nm。最近几年,诸多实验数据表明,myosin V步长并不固定为36nm,马达各步长值和相应步长出现概率的柱状图符合高斯分布;且在负载力大于2pN的情况下会出现“中间步长”和“后退步子”的现象。可根据已有实验数据,同时考虑马达在跃迁过程中所受的溶液摩擦阻力、常负载力和高斯随机力对其跃迁距离的影响,提出一种跃迁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对上述现象进行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70.
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分离淫羊藿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考察八种大孔吸附树脂对淫羊藿甙的吸附分离性能,筛选出了AB-8树脂作为分离纯化淫羊藿甙的介质。对该树脂的吸附性能研究表明其对浸提物中的淫羊藿甙有良好的吸附选择性,静态饱和吸附容量和动态吸附容量分别为22.97和16.20mg/mL。通过柱层析实验确定了AB-8树脂分离淫羊藿甙的工艺,经一步层析可将淫羊藿甙的纯度从2.78%提高到27%,回收率达9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