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2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48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01.
摘要 目的:探究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及高糖高胰岛素(HG+HI)微环境对人顺铂耐药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方法:将人顺铂耐药细胞株A549/DDP分为6组(n=6):对照组(control)、高糖高胰岛素干预组(HH,使用添加30 mmol/L的葡萄糖和500 mU/L的胰岛素的培养基培养72 h)、分别转染sh-NC和sh-Nampt组(sh-NC和sh-Nampt,使用Lipofectamine 2000将sh-NC和sh-Nampt分别转染到细胞中,转染时间为48 h)、HH干预sh-NC和sh-Nampt组(HH+sh-NC和HH+sh-Nampt)。每组6个重复样本。qRT-PCR检测转染效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qRT-PCR检测Nampt mRNA,Western blot检测Nampt、Bcl-2、Bax、MMP-2、MMP-9、p-PI3K、PI3K、p-AKT和AKT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和sh-NC组比较,sh-Nampt组的Namp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相对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细胞数量降低,而细胞凋亡率升高,Bcl-2、MMP-2、MMP-9、Nampt、p-PI3K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05)。与对照组和sh-NC组比较,HH组和HH+sh-NC组的Namp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相对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细胞数量升高,Bcl-2、MMP-2、MMP-9、Nampt、p-PI3K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ax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05)。与HH组和HH+sh-NC组比较,HH+sh-Nampt组的Namp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相对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细胞数量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Bcl-2、MMP-2、MMP-9、Nampt、p-PI3K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05)。结论:高糖高胰岛素微环境可能通过上调Nampt/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人顺铂耐药肺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癌胚抗原(CEA)和糖链抗原15-3(CA15-3)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1年1月的98例乳腺肿块患者,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CEA、CA-153水平,并结合常规活检和术后诊断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三者联合检测与单一检测的敏感性、准确性。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清CEA、CA15-3检查及三者联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86.11%、30.56%、47.22%、97.22%和88.78%、73.47%、77.55%、94.90%,联合检查的准确性、敏感性高于单一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方法联合CEA、CA15-3检查可提升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几丁糖和透明质酸钠对宫腔防粘连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150例人工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实施常规无痛人流手术,按照术前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空白对照组(50例)和几丁糖组(50例)、透明质酸钠组(50例)。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的阴道流血持续时间和月经复潮时间,以及术后第14 d子宫内膜厚度和术后粘连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几丁糖组和透明质酸钠组的阴道流血持续时间和月经复潮时间,以及术后第14 d天子宫内膜厚度和术后粘连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空白对照组,P0.05,但几丁糖组和透明质酸钠组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人工流产患者予以几丁糖和透明质酸钠处理均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有效减少术后粘连以及各种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索姜黄素对高糖介导的血管氧化应激水平的升高和血管功能的保护作用未知及相关的机制。方法:以高糖DMEM培养基复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高糖损害模型。姜黄素干预24h后以DHE荧光探针分析姜黄素对高糖介导的活性氧产生的影响;分离健康C57BL/6J小鼠胸主动脉,以高糖DMEM培养基进行体外培养制作高糖介导的血管损害模型,分析姜黄素对高糖介导的血管功能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中p-e NOS及p-AMPK的表达水平。结果:姜黄素可显著减少高糖介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活性氧水平,该作用在给予AMPK抑制剂后显著降低;姜黄素可显著促进高糖环境血管内皮细胞e NOS的磷酸化并可显著改善高糖环境下小鼠胸主动脉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姜黄素可显著增加p-AMPK的表达。结论:姜黄素显著减轻高糖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应激水平,改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而该作用可能与其通过激活AMPK/e NOS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5.
【目的】通过增加北京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pekinense)PD-67芳香族氨基酸合成的前体物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的供应,解除终产物对芳香族氨基酸合成途径中第一个酶同时也是关键酶3-脱氧-D-阿拉伯庚酮糖-7-磷酸合酶(DS)的反馈抑制并提高抗反馈抑制的DS的活力,使碳流更多地流向芳香族氨基酸合成途径,从而积累更多L-色氨酸。【方法】运用PCR技术扩增北京棒杆菌PD-67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合酶基因pps,与表达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XPS;运用重叠PCR技术定点突变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受苯丙氨酸调控的DS基因aroG,使相应的编码氨基酸序列发生突变:Leu175Asp,新的基因命名为aroGfbr,与表达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XA;构建pps和aroGfbr的共表达重组质粒pXAPS。将3个重组质粒分别转入菌株PD-67,构建工程菌株PD-67/pXPS、PD-67/pXA和PD-67/pXAPS。通过摇瓶发酵研究工程菌株的发酵特性。【结果】酶活分析结果表明,pps基因和aroGfbr基因在北京棒杆菌PD-67中均实现了表达。工程菌株PD-67/pXA粗酶液DS抗反馈抑制分析表明,AroGfbr已解除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的反馈抑制。过表达pps基因和aroGfbr基因分别使工程菌L-色氨酸产量提高12.1%和26.8%,双基因共表达可使工程菌的产酸量提高35.9%。【结论】北京棒杆菌PD-67pps基因的过表达以及大肠杆菌来源的解除反馈抑制的aroGfbr的过表达均有助于增加PD-67 L-色氨酸的合成,而双基因的共表达可以进一步提高L-色氨酸的积累量。  相似文献   
106.
为研究高糖高脂饮食对新西兰兔(Oryctolagus cuniculus)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将20只雄兔随机均分2组,分别喂正常饲料(对照组)和高糖高脂饲料(模型组),每月测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TG),5个月后取尿液测尿糖、微量白蛋白(mAlb)和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H.E、VG染色观察肾髓质病理改变,计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指数(TIFI)和胶原纤维面积,免疫组化测Ⅳ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FN)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糖、TG、尿糖、mAlb和NAG上升(P0.05或P0.01);肾小管间质肿胀,炎症细胞浸润,胶原纤维面积增加(22.47%±5.66%vs.9.43%±3.03%,P0.01),TIFI升高(2.369±0.6734vs.0.6810±0.2248,P0.01);Ⅳ型胶原、FN和TGF-β1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上述结果说明,高糖高脂喂养兔5个月可导致肾小管、间质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细胞外基质表达增加,促进纤维化形成。  相似文献   
107.
通过研究木薯Manihot esculenta高粉和低粉品种贮藏根在发育关键期(形成–膨大期)主要生理生化性质的差异及其动态变化,为木薯栽培管理和育种改良提供理论基础。对高粉木薯品种‘辐选01’(FX01)和‘Kasetsart 50’(KU50)以及低粉品种‘华南124’(SC124)和‘9I’于种植后120、130、140、151和165 d五个时期分别取贮藏根样品,测定淀粉、可溶性糖、脱落酸(ABA)、保护酶、活性氧(ROS)、丙二醛(MDA)等生理生化指标并分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含量在贮藏根皮层中始终高于淀粉储藏区;高粉品种中总可溶性糖含量在贮藏根膨大期快速增加,且表现出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和较低的ROS及MDA含量;ABA含量呈现出高粉品种比低粉品种低的趋势。木薯低粉和高粉品种中可溶性糖的分布与其转运后合成淀粉的规律相一致,高粉品种中淀粉的积累速率始终高于低粉品种,其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和较低的ROS及MDA含量有利于木薯贮藏根中淀粉的积累。  相似文献   
108.
"氧糖剥夺"模型作为研究脑缺血的离体模型被广泛使用,该模型模拟了局灶性脑缺血的主要病理变化。然而在缺血病灶核心区与正常脑组织之间称为缺血半暗带的区域,脑血流也有程度不一的降低。为了模拟这种病理变化,发展了一种"不完全氧糖剥夺"的离体脑片模型,该模型满足两个条件,灌流液里氧气部分剥夺而葡萄糖含量降低;"氧糖剥夺"可以导致谷氨酸介导的兴奋性毒性,从而引起神经细胞的坏死。而A型γ-氨基丁酸受体(GABAAR)介导的神经元抑制性活动可以对抗谷氨酸引起的兴奋性毒性,因此近年来引起广泛的研究兴趣。而谷氨酸受体和γ-氨基丁酸受体功能在缺血半暗带是否有改变尚不得而知。因此本文采用海马脑片全细胞膜片钳的记录方法,研究"不完全氧糖剥夺"对海马CA1区神经元的A型γ-氨基丁酸受体介导的抑制性突触后膜电流(IPSCs)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完全氧糖剥夺"使GABAAR介导的IPSCs的峰值增加而衰减时程延长。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电流的峰值增加是由于GABAAR-氯离子通道的电导增加所致,而与氯离子的反转电位变化无关。这些发现提示在脑缺血的缺血半暗带区域GABAAR介导的神经元抑制性活动可能是增强的,这可能是神经元面对缺血状态产生自我保护的一种内稳态机制。  相似文献   
10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同时测定杜仲中松脂醇二葡萄糖甙(PDG)和丁香脂素二糖甙(SDG)的方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VP-ODSC18柱(150mm×4.6mm,预柱10mm×4.6mm);流动相为甲醇∶水(v/v)=30∶70;流速1m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27nm。松脂醇二葡萄糖甙在和丁香脂素二糖甙进样量分别在30.8~154.0μg/mL之间,SDG的进样量在26.4~88.0μg/mL之间时,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98.6%。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准确、简单,可用于杜仲中松脂醇二葡萄糖甙和丁香脂素二糖甙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0.
玉米水解糖液体培养灵芝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化液体培养灵芝的发酵条件,提高多糖产量。方法:采用玉米水解糖为主要成分的培养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赤芝G22菌株液体培养过程中影响多糖产量的发酵温度、摇床转速等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经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确定了多糖高产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7℃、摇床转速170r/min、培养基初始pH值6.5、发酵时间144 h。结论:通过优化液体发酵条件,可显著提高灵芝多糖的产量。在最佳发酵条件下液体培养G22菌株,灵芝总多糖产量由1.851g/L提高到2.439g/L,提高了3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