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3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为明确阿维菌素对半闭弯尾姬蜂保护酶系和解毒酶系的影响,采用试管药膜法以阿维菌素亚致死浓度(LC10和LC25)处理半闭弯尾姬蜂成虫,分别于处理后1、12、24和48 h测定其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亚致死浓度处理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对寄生蜂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总体表现为诱导作用;对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表现为先抑制后诱导作用;对酯酶(EST)、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多功能氧化酶(MFO)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半闭弯尾姬蜂对阿维菌素的防御机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槐耳清膏抑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和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对数生长期的NSCLC细胞,经过传代培养成细胞株后采用随机法分成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以及空白对照组。其中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加入5μmol/L、10μmol/L的槐耳清膏进行处理,而空白对照组未加入槐耳清膏处理。利用细胞增殖毒性试验法(MTT)检测NSCLC细胞的存活率,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B)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磷酸化EGFR(pEGFR)、磷酸化VEGFR2(pVEGFR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特异性蛋白激酶(pAKT)(pAKT)、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磷酸化应激活化蛋白激酶1/2(pJNK1/2)、磷酸化-p38(pp38)、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低剂量组、高剂量组NSCLC细胞的存活率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槐耳清膏处理NSCLC细胞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中pEGFR、pVEGFR2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槐耳清膏处理NSCLC细胞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中PI3K蛋白、pAKT、pERK1/2、pJNK1/2、pp38、Cyclin D1及PCNA的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基于EGFR/VEGFR2信号通路,槐耳清膏对NSCLC细胞增殖和血管新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能成为一种针对NSCLC的有用靶向药物。  相似文献   
23.
银环蛇血清中神经解毒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环蛇血清中神经解毒因子的研究*沈燕琴邵靖宇**(浙江医科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杭州310031)关键词β-BuTx;神经解毒因子;银环蛇;磷脂酶A2银环蛇与眼镜蛇同属眼镜蛇科眼镜蛇亚科而不同属的一种剧毒蛇,其毒液中含有两类作用机制和作用部位不同的神经...  相似文献   
24.
微生物对重金属的抗性及解毒机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随着采矿业的发展和重金属在冶金、化工、造纸、农业和制药业等方面的应用,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和治理日益受到重视。业已发现,许多微生物能在较高浓度的金属离子环境中生存,解除重金属对自身的毒害。长期以来,人们从生理学、生态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就微生物对重金属的抗性及解毒机理进行了大量深人的研究,提出了种种解释。微生物对重金属抗性机制是非常复杂的。环境中的污染源又多是几种金属伴生、微生物对重金属的解毒机理,还有待于继续深人研究和探讨。某些金属元素的离子(如锌、铜、锰、镁、钙、钾、钻等)在…  相似文献   
25.
条盖盔孢伞(Galerina sulciceps)是一种有毒蘑菇,近年来在中国南方发生了多起因误食该菌引起的中毒事件。在分离获得纯培养物的基础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分析了条盖盔孢伞子实体和菌丝体中的鹅膏毒素。结果显示野生条盖盔孢伞子实体(干质量)含有α-amanitin和β-amanitin分别为868.32μg/g和406.56μg/g,液体发酵培养的菌丝体中未检测到α-amanitin和β-amanitin。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究蜂花烧烫膏对深Ⅱ度烧伤大鼠肿瘤坏死因子-alpha(TNF-alpha)、白细胞介素-10 (IL-10)含量的的影响。方法:采用沸水烧 伤的方法,创建大鼠深Ⅱ度烧伤的模型,大鼠分成空白对照组、烧伤复苏组、京万红组和蜂花烧烫伤膏组。并检测烧伤后1、3、6、 12、24、48 h 六个时间点TNF-alpha和IL-10 的含量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烧伤复苏组在烧伤后1 h血浆TNF-alpha、IL-10 的含 量明显升高,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TNF-alpha的含量在12 h达峰值,IL-10 的含量在24 h达峰值,之后逐渐下降,但仍保持 较高水平。蜂花烧烫伤膏组与烧伤复苏组比较,血浆TNF-琢的含量六个时间点明显减少,血浆IL-10 的含量在1,3,6,12 h时间点 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24,48 h 低于烧伤复苏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京万红组血浆TNF-alpha、IL-10 的含量对应时间 点趋势基本一致,但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深Ⅱ度烧伤大鼠血浆TNF-alpha、IL-10 含量有明显升高,蜂花烧烫伤膏可 通过降低血浆TNF-alpha和升高IL-10 水平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芦荟膏中各功能成分体外透皮吸收的能力。方法:以Wistar大鼠的背部皮肤为透皮实验原料,每隔一定时间通过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透皮后接收池内芦荟多糖及蒽醌类含量。结果:随着芦荟膏剂量的增加,渗透量逐渐增加,芦荟膏中芦荟多糖、芦荟大黄素、芦荟苷的渗透量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但是渗透速率逐渐降低。结论:芦荟膏有较强的体外透皮吸收能力,芦荟膏经皮给药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28.
生物耐铜的分子机理及铜污染环境的生物联合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杰  贺纪正  马延和  朱永官  张蕾 《生态学报》2007,27(6):2615-2626
铜是动植物和人类必需的微量元素,缺乏或过多都将产生不良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干扰日益加剧,工业和农业生产活动常可导致土壤铜污染,铜已成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元素之一。总结了铜在植物体内的自发内稳态调节机制,在细菌和真菌体内的吸收、分布、解毒和调节因子,同时以蚯蚓为例简要阐述了土壤动物对铜的解毒机理;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重金属铜在生物体内的代谢机理及生物对环境中过量铜的联合修复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铜污染环境的植物、微生物和动物联合修复的分子机理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9.
从油菜菌核病常年发病较轻的油菜根围土中分离得到1株草酸分解菌U-1。通过对这株菌株的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染色镜检及生理生化反应的检测,初步确定菌株为节杆菌属(Arthrobacter)的细菌。以水稻出苗实验作为体系检测U-1对草酸解毒的生物学反应,研究结果表明,U-1可以显著解除草酸对水稻出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0.
室内实验云南德膏对樱桃果蝇Drosophila suzukii(Matsumura)成虫寿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取食含云南德膏(0·3%~5·0%)饲料后,樱桃果蝇成虫平均寿命显著延长,其中雌虫平均寿命延长率在98·61%~128·41%之间,雄虫在77·80%~114·14%之间;与对照相比,雌成虫半数存活天数延长率在104·17%~120·83%之间,雄虫延长率在95·65%~130·43%之间;雌虫平均最长存活天数延长率在90·10%~124·22%之间,雄虫在70·78%~114·14%之间。取食云南德膏纯品后,樱桃果蝇雌虫平均寿命比对照延长93·58%,雄虫延长84·50%;雌虫半数存活天数比对照延长112·50%,雄虫半数存活天数比对照延长108·70%左右。结果表明取食云南德膏可显著延长樱桃果蝇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