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目的:应用信号标签突变技术(Signature tagged mutagenesis,STM)构建幽门螺杆菌突变体文库重组质粒。方法:采用平末端内切酶随机酶切幽门螺杆菌基因组DNA,并回收300~500bp片段(记作Fr),基因重组技术构建重组质粒pID700-Fr,电转化E.coliDH5α筛选阳性克隆,提取重组质粒酶切鉴定。结果:成功构建了1200个幽门螺杆菌STM文库重组质粒。结论:STM技术可用于幽门螺杆菌致病以及耐药相关基因的筛选,为幽门螺杆菌致病及耐药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也将为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提供新的药物靶点。  相似文献   
82.
Gondo Y 《遗传学报》2010,37(9):559-572
One of the major objectives of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is to understand the biological function of the gene and genome as well as to develop clinical applications for human diseases. For this purpose, the experimental validations and preclinical trails by using animal models are indispensable. The mouse (Mus musculus) is one of the best animal models because genetics is well established in the mouse and embryonic manipulation technologies are also well developed. Large-scale mouse mutagenesis projects have been conducted to de-velop various mouse models since 1997. Originally, the phenotype-driven mutagenesis with N-ethyl-N-nitrosourea (ENU) has been the major efforts internationally then knockout/conditional mouse projects and gene-driven mutagenesis have been following. At the beginning, simple monogenic traits in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 have been elucidated. Then, more complex traits with variety of environmental interactions and gene-to-gene interactions (epistasis) have been challenged with mutant mice. In addition, chromosomal substitution swains and collaborative cross strains are also available to elucidate the complex Waits in the mouse. Altogether, mouse models with mutagenesis and various laboratory strains will accelerate the studies of functional genomics in the mouse as well as in human.  相似文献   
83.
本课题组从海南天然海域筛选到一株高产类胡萝卜素的海洋红酵母菌株S8,该菌株对鱼无毒害,并与鱼共生,欲将其应用于盐诱导表达外源蛋白的海洋红酵母工程菌的构建。本研究利用紫外诱变筛选的方法处理S8菌株,通过统计其UV致死率、5-氟乳清酸致死率等筛选S8的尿嘧啶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菌株通过紫外线诱变、5-氟乳清酸致死和回复突变率的实验筛选,共获得16株稳定的尿嘧啶缺陷型突变株,突变菌株在基本培养基中培养了8d仍不能生长。选择了其中的一株ST5进行了产胡萝卜素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培养条件下,野生型S8菌株细胞生物产量可达87.55g/L,类胡萝卜素含量可达520μg/g,突变株ST5的细胞生物产量为85.45g/L,类胡萝卜素含量为512μg/g;ST5的产胡萝卜素能力方面与野生型S8无明显差异。因此,尿嘧啶缺陷型菌株ST5可为下一步海洋红酵母工程菌的构建提供受体菌。  相似文献   
84.
紫外辐射的细胞生物学效应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表面的生物体会受到来自阳光紫外辐射的照射。两极臭氧层空洞的形成使地球表面的紫外辐射水平,特别是UVB的水平增加,进而对生物体的危害日益加重。因此,深入研究紫外辐射生物学效应的信号转导机制并阐明其损伤机制和生物体的反应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紫外辐射损伤防护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本文综述了本领域近年来的相关研究,从紫外辐射所致生物学效应的信号转导机制(包括对DNA的直接损伤作用、细胞膜激酶和非激酶受体通路、细胞质通路以及microRNA)等方面对紫外辐射的损伤机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85.
采用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粪臭素与胃蛋白酶的结合作用。观测到粪臭素使胃蛋白酶的紫外吸收峰增强,特征荧光峰淬灭。Stern-Volmer淬灭曲线显示,粪臭素对胃蛋白酶的荧光淬灭很可能是一个单一的静态淬灭过程。  相似文献   
86.
综述了富含类胡萝卜素(虾青素)的极地雪衣藻(Chlamydomonas nivalis)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其研究前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7.
研究两种抗生素间甲氧嘧啶和蒽诺沙星对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发现两种抗生素都对酶有抑制作用。利用双倒数作图法表明两种抗生素对酶的抑制作用为非竞争抑制,Dixon作图法求得Ki值分别为0.35和0.4 mmol/L。采用紫外差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甲氧嘧啶和蒽诺沙星与酸性磷酸酶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间甲氧嘧啶和蒽诺沙星使酶的紫外吸收增强,荧光强度减弱,其中蒽诺沙星使酶的荧光光谱产生红移。说明这两种抗生素对酶的构象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
目的获取高产抑制鸡白痢沙门菌生长的类细菌素乳酸乳球菌的突变菌株。方法在紫外线照射致死率为82.7%的剂量下,对处于对数生长后期的乳酸乳球菌V528进行紫外线二次复合诱变处理。分别随机对第一次和第二次复合处理后生长的117株和310株菌进行效价测定分析。结果在实验所用的照射剂量下,抑菌效价提高的正突变菌株占有一定优势,负突变菌株较少,其中突变菌株Lact.174的抑菌效价较V528的效价提高了8.48倍,并具有一定的遗传稳定性。结论运用紫外诱变育种技术可有效地获得高产类细菌素的突变菌株。  相似文献   
89.
紫外诱变耐糖选育D-核糖高产菌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D-核糖产生菌枯草芽胞杆菌B2502为出发菌株,经紫外诱变、耐糖选育,得到1株可在D-核糖浓度达6%的肉汤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的菌株B2502-2。其D-核糖产量提高37%,菌体生长达到对数期的时间缩短3 h,耐糖性比出发菌株提高了50%。  相似文献   
90.
采用紫外线对现有生产菌株进行诱变处理,再运用筛选剂丙酸、丁酸等对其进行选育,得到高产菌株M-3-01。投入中试车间发酵罐中,发酵效价达到50560×103u.L-1,其发酵能力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