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5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高温胁迫对水稻花粉粒性状及花药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两个耐热性不同的水稻品系进行高温处理(8:00~17:00,37℃,17:00~8:00,30℃),测定了高温胁迫对水稻花粉粒性状及花药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导致花药开裂、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和柱头上花粉粒数的显著下降,花粉粒直径增大.高温下耐热品系996的花药开裂、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和柱头上花粉粒数明显高于热敏感品系4628,这表明耐热品系996在高温胁迫条件下能保持较好地花粉散落特性和花粉萌发特性,是其耐热性的生理基础;高温下耐热品系996的花药壁的表皮细胞排列较整齐,细胞间隙小;药隔维管束较大,维管束鞘细胞排列整齐,簿壁细胞多且排列整齐,木质部和韧皮部清楚可见;而热敏感品系4628花药壁的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细胞间隙大,药隔维管组织受到很大程度破坏,维管束鞘细胞形状异常,排列紊乱,木质部和韧皮部界限不清.  相似文献   
92.
为揭示长双歧杆菌NCC2705 (Bifidobacterium longum NCC2705)果糖代谢途径, 建立其果糖发酵模型。以本实验室前期构建的长双歧杆菌NCC2705菌株蛋白质参考图谱为基础, 进行了果糖和葡萄糖生长的菌体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利用MALDI-TOF和ESI-MS/MS鉴定差异蛋白, 进一步通过半定量RT-PCR验证二者显著差异表达蛋白。果糖生长的菌体蛋白中鉴定到了所有葡萄糖降解途径中的酶和蛋白质, 另外鉴定到3倍以上差异蛋白点9个, 其对应的5个蛋白在果糖发酵中上调。半定量RT-PCR验证显著差异蛋白, 显示在果糖发酵中具有高水平表达是ABC 转运系统的果糖特异性-结合蛋白BL0033和ATP结合蛋白BL0034。果糖的发酵时间和浓度梯度试验显示诱导时间越长、浓度越高, BL0033的表达量越高。第一, 比较蛋白谱证明果糖和葡萄糖以相同途径降解。第二, BL0033的表达是受果糖诱导的, 果糖的吸收可能是通过一个特殊的转运系统, 即ABC转运系统将果糖从胞外转运到胞内, 其中BL0033和BL0034共同作为系统元件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93.
应用植物解剖学方法研究了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轴器官中异常结构的发育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牛膝根的发育过程中,其初生生长和早期的次生生长类似于一般双子叶植物.以后在正常维管柱的外围发生4~5轮额外形成层,并以双向活动方式形成同心环状排列的三生维管束和其间的薄壁结合组织.而在牛膝的茎中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异常结构.在茎的发育过程中,当次生维管束分化将完成时,由其外侧保留的1~2层原形成层细胞恢复分裂能力产生一轮额外形成层,额外形成层活动形成一轮三生维管束.茎中的2个外韧型髓维管束也来源于原形成层,与正常维管束在位置上没有相关性,但其结构类型存在多样性,有时可形成不完全的周木型髓维管束.  相似文献   
94.
高血脂Wister大鼠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制作缺血性脑损伤模型,检测noggin注射组、缺血模型组以及对照组大鼠的自主神经系统活性,探讨重组蛋白noggin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结果表明缺血模型组大鼠的脑电图频谱表现出明显的缺血样改变,而noggin注射组大鼠的脑电图谱和对照组类似.Noggin注射组大鼠心率变异性指标的中频与高频的比值低于缺血模型组,肾交感神经活动也显著低于缺血模型组,表明noggin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自主神经功能活动异常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并探讨通心络超微粉的干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通心络组。离体主动脉环技术检测血管内皮依赖性舒缩功能,微循环仪观察肠系膜微循环变化,放免方法检测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栓素(TXA2)、前列环素(PGI2)的含量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一氧化氮(NO)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明显减弱(p〈0.01),肠系膜毛细血管对乙酰胆碱的扩张幅度与扩张率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通心络组血管舒张反应明显改善(P〈0.01),肠系膜毛细血管对乙酰胆碱反应性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ngⅡ、ET、TXA2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而PGI2含量明显降低(P〈0.05),同时血清中SOD与GSH-Px活力、NO含量明显降低(P〈0.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通心络组血浆AngⅡ、ET、TXA2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而PGI2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同时血清中SOD活力与NO含量显著升高(P〈0.01,P〈0.05)。结论: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使内皮依赖性血管舒缩功能减退,其机制可能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引发血管舒缩因子平衡紊乱及大量自由基的产生有关。②通心络超微粉可使同型半胱氨酸所致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异常明显改善,可能与其抑制自由基的过量生成及调节内皮舒缩因子的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96.
四川牡丹Paeonia decomposita和块根芍药Paeonia intermedia具有共同的第五号染色体减数分裂异常:与长臂相比,短臂在遗传距离和物理距离之间存在巨大的背离。短臂的遗传距离约是长臂的1/28(块根芍药)和1/50(四川牡丹),短臂的物理距离约是长臂的1/3,物理距离是遗传距离的9倍以上。在四川牡丹中,五号染色体的环形二价体(两个臂形成交叉)和棒状二价体(仅一个臂形成交叉)的比率是1.94:98.06,而在块根芍药中是3.42:96.58。在这两个种中,棒状二价体大大多于环形二价体。四川牡丹和块根芍药第五号染色体的后期I倒位桥出现频率非常低,而且断片长度是变化的。  相似文献   
97.
热休克蛋白60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Cao Z  Ma J  Yuan WJ 《生理科学进展》2008,39(3):267-270
热休克蛋白60(heat shock protein 60, HSP60)是主要存在于线粒体内的分子伴侣蛋白,对于维持线粒体蛋白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不可或缺.线粒体中的HSP60可作用于凋亡相关因子而抑制线粒体凋亡通路的激活,并且能够减少线粒体产生氧自由基;胞浆中的少量HSP60亦可通过与凋亡相关因子的相互作用等途径抑制细胞凋亡.相反,在某些刺激因素作用下或者HSP60细胞定位异常时,HSP60可产生促凋亡效应.HSP60在细胞凋亡中的双重作用及其对于肿瘤等疾病诊治的意义已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98.
NO-1886改善糖尿病小型猪的糖代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化合物NO-1886是一种脂蛋白脂酶活化剂,已被证明其可降低血浆TG并能升高HDLC的浓度.后又发现其还有降低高脂高蔗糖诱发糖尿病兔血浆葡萄糖浓度的作用.对高脂高蔗糖饲料喂养的小型猪脂肪细胞大小、血浆TNF—α和FFA的水平以及NO-1886对其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脂肪细胞明显肥大.血浆TNF-α和FFA以及空腹血糖水平均增高,且引起胰岛素抵抗.添加了l%NO-1886后.脂肪细胞增大被抑制,血浆TNF—α、FFA和空腹血糖的浓度均显著降低,血浆葡萄糖清除率和胰岛素分泌急性相都有了明显改善.以上结果说明,NO-1886可能通过抑制脂肪蓄积、降低血浆TNF-α和FFA的浓度而改善高脂高蔗糖饲料引起的小型猪的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99.
探讨糖尿病引起胃组织形态功能异常的相关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本实验将sD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选择血糖正常者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模型组。造模前禁食12h,自由饮水,模型组大鼠用0.1mmol/L柠檬酸缓冲液配制的2%链脲佐菌素(STZ)60mg/kg一次性腹腔内注射,3日后禁食不禁出6h,采尾血测空腹血糖,  相似文献   
100.
人源FGF-21在脂肪细胞糖代谢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研究发现,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1是一种新的代谢调节因子.为了深入研究人源FGF-21(hFGF-21)的生物活性,本实验利用SUMO高效表达载体,高效表达成熟的hFGF-21,并利用小鼠3T3-L1脂肪细胞检测hFGF-21的糖代谢活性.实验结果表明,hFGF-21可促进脂肪细胞的葡萄糖吸收,且葡萄糖吸收效率呈剂量依赖性.hFGF-21作用4 h即可促进脂肪细胞糖吸收,其活性可持续24 h以上.hFGF-21与胰岛素共同作用的葡萄糖吸收效果,明显优于它们的单独作用结果,说明hFGF-21与胰岛素发挥协同作用.脂肪细胞经hFGF-21预处理后,显著增加了胰岛素促进脂肪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效率,说明hFGF-21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本实验为临床应用hFGF-21治疗糖尿病,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