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用去果皮的种子对柽柳长根实生苗和试管苗进行接种, 建立管花肉苁蓉种子与柽柳的离体接种体系, 用体视显微镜观察接种情况并用整体透明方法观察侵染情况。结果表明, 寄主柽柳的试管苗与管花肉苁蓉种子的共培养能够建立管花肉苁蓉-柽柳接种复合体, 这将为研究寄主-寄生物相互关系提供有效的实验体系。  相似文献   
42.
以组织培养方式建立了寄主中国柽柳的离体快速繁殖体系.用溶有200 mg·L-1亚甲基蓝指示剂的MS培养基研究指示剂与寄主试管苗根分泌物反应的显示,亚甲基蓝在有寄主根生成的培养基中褪色,而在未生根的培养基中仍为蓝色,说明管花肉苁蓉的种子萌发刺激物质为还原性的氢醌类物质.  相似文献   
43.
管花肉苁蓉与柽柳试管苗离体接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去果皮的种子对柽柳长根实生苗和试管苗进行接种,建立管花肉苁蓉种子与柽柳的离体接种体系,用体视显微镜观察接种情况并用整体透明方法观察侵染情况.结果表明,寄主柽柳的试管苗与管花肉苁蓉种子的共培养能够建立管花肉苁蓉-柽柳接种复合体,这将为研究寄主-寄生物相互关系提供有效的实验体系.  相似文献   
44.
菊科一新属,管花蒲公英属和菊科舌状花亚科的补充记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林有润  孙秀殿 《植物研究》2001,21(2):175-176
基于菊科原萍公英属管花萍公英(Taraxacum siphonathum S.D.Sun Xuc-jum Gc,Jirshncr ct Stipanck)头状花序含两性狭窄管状花的特点,与原萍公英属有较大的判别,因而将其分出,另立一新属,管花蒲公英属(Neo-Taraxacum Y.R.Ling et S.D.sun),含管花蒲公英[NeoTaraxacum siphonathum(S.D.Sun,Xue-jun Ge,Jirshner et Stipanek)Y.R.Ling et S.D.Sun]一种。另外对菊科原舌状花亚科(Subfam.Liguliflorae)作补充订正,即除大部分属种的头状花序含两性舌状花外,补充个别属的头状花序含两性狭窄管状花。  相似文献   
45.
基于党参全球129个分布点和37个生态因子,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与地理信息系统(GIS)预测党参的全球生态适宜区.结果表明: 党参的全球生态适宜区总面积达到884.79×104 km2,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东亚地区,其中以中国最为集中.中国的党参生态适宜区中,适宜性指数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四川、甘肃东南地区、西藏东部、云南东南地区、山东东北地区等,中国是党参的最佳栽培区.影响党参地理分布的生态因子主要是气候因子,其中,温度因子起主导作用,降水因子次之;然后依次是地形与土壤因子.年均温和降水的季节性、最冷季平均温、最干季降水量对其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6.
方鼎  覃德海   《广西植物》1985,(2):91-100
<正> 近年来,我们在中草药资源调查工作中,发现有一些广西未曾记录过的植物,现在整理出来,以供有关部门参考。本文引用的标本,除圆叶西番莲外,其余均收藏在广西中医药研究所植物标本室(GXMI)。  相似文献   
47.
党参花内蜜腺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48.
本文应用细胞化学和定量细胞化学技术,对冠心病心气虚病人服用党参前后外周血细胞中的糖原及琥珀酸脱氢酶(SDH)的含量和活性,以及党参对小鼠心肌中糖原、SDH、乳酸脱氢酶(LDH)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党参可明显提高冠心病人外周血细胞中糖原和SDH的含量和活性;同时动物实验亦证实,灌服党参液的小鼠心肌中糖原、SDH、LDH的含量和活性亦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这说明党参可改善冠心病人的心肌代谢,对冠心病的治疗是十分有利的。  相似文献   
49.
党参多糖对双歧杆菌和大肠埃希菌体外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党参多糖体外对双歧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生长的影响。方法每隔12 h采用分光光度法测600 nm细菌培养液A值,气相色谱法测培养48 h后的双歧杆菌培养液中乙酸含量。结果党参多糖体外对大肠埃希菌没有促进或抑制生长的作用,对双歧杆菌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在中药作用下,双歧杆菌代谢的乙酸含量与其数量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党参多糖能够通过促进双歧杆菌的生长,从而增加乙酸的代谢,增强双歧杆菌的定植抗力,对肠道一些致病菌发挥生物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50.
头花马先蒿和管花马先蒿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头花马先蒿全草中发现13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为:(&#177;)-松脂素(1)、金合欢素(2)、木犀草素(3)、7.去氧栀子新苷(4)、yuheinoside(5)、euphroside(6)、mussaenosidic acid(7)、莫桑苷(8)、桃叶珊瑚苷(9)、角胡麻苷(10)、异角胡麻苷(11)、贞桐苷A(12)和开德苷元(13)。从管花马先蒿全草中发现4个化合物,经鉴定为:(+).dehydrovomifoliol(14)、催吐萝芙木醇(15)、ω-hydroxypropioguaiacone(16)和3-hydroxy-1-(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1-propanone(17)。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在该种中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