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0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34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酶蛋白在高温下的不稳定性是影响其广泛应用的主要瓶颈,嗜热酶因为独特的性质而被作为热稳定研究的极好材料。了解嗜热酶的热稳定性机制,对于采用酶工程定向设计、改造酶具有重要的意义。嗜热酶的热稳定性并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氨基酸组成、氢键、离子对、二硫键等都是影响嗜热酶热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相对于嗜温酶,嗜热酶更多地采用寡聚体的形式。  相似文献   
102.
N^+注入Lactobacillus bulgarius诱变选育高产ACE抑制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N^+注入技术对实验室保存的4株保加利亚杆菌L601、L602、L603、L606进行诱变处理,旨在选育出高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剂菌株。结果表明,在离子注入能量为20keV,剂量为3.0×0.5×10^15 ions/cm^2条件下,诱变效果较好。从正突变菌株中反复筛选,获得1株对ACE抑制活性较高的菌株M602,其ACE抑制率为82.49%。经过培养条件优化,其对ACE抑制率进一步提高为85.12%,经连续传代实验,其性状遗传稳定。  相似文献   
103.
采用HPLC法建立黄芩饮片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四种黄酮类化合物同时测定的方法;并且优选离子液体-微波辅助提取(IL-MAE)黄芩饮片中四种黄酮类成分的最佳工艺。优选的色谱分离条件为:Aglient TC-C18(250×4.6 mm,5.0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4%磷酸水(A)和甲醇(B),梯度洗脱程序为0-10min,40%-50%B;10-20 min,50%B;20-30 min,50%-60%B;30-40 min,60%-80%B;50 min,80%B,检测波长280 nm。优选的最佳的黄芩饮片IL-MAE条件为:以溴化-1-丁基-3-甲基咪唑盐为溶剂,固-液比为1∶100,提取时间为3 min,微波功率为264 W;将该工艺所得四种成分的含量与采用中国药典(2010版)所收载的"回流提取法"所得含量进行对比,IL-MAE显著地提高了黄芩饮片中四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并且缩短了提取时间。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HPLC分析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黄芩饮片的质量控制;所优选的黄芩饮片的IL-MAE简单,高效,快速,无污染。  相似文献   
104.
利用木质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的过程中,前期预处理所产生的抑制剂会影响酵母的正常生长和后续的发酵过程。为减小抑制剂的影响所采取的一些脱毒策略往往造成糖的损失和生产成本的增加,这在实际生产与经济上是不可行的。因此,具有强的抑制剂耐受性的酿酒酵母菌株对于提高纤维素乙醇产率是十分重要的。近十年来,对于酿酒酵母胁迫耐受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着重介绍目前酿酒酵母对抑制剂耐受机制的研究现状,包括一些关键性基因的表达及代谢通路过程分析等。同时也介绍一些应对抑制剂提高酵母发酵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5.
测定了大耳猬血清及尿中多种无机离子和尿素氮等指标,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AQP1、AQP2在肾脏的表达.大耳猬血清钠、氯含量较高;而尿液中以钾、钠、氯及尿素氮含量较高.尿液中主要离子浓度高于血清,较为浓缩,尿素氮、钾排泄能力较强.AQP1免疫反应阳性表达于近曲小管上皮和髓袢细段,AQP2主要表达于集合管上皮细胞.因此,AQP1、AQP2可能在大耳猬肾脏水重吸收及尿液浓缩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离子导入疗法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8例(122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44例(58眼),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实验组44例(64眼),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离子导入疗法进行护理。观察患者视网膜改变、视力的改善及自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实施干预后,视网膜改变、视力的改善、自觉症状的改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离子导入疗法有助于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血液循环。促进出血点吸收、改善临床症状,操作简单易行,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07.
樊晓丽  雷焕宗  林植华 《生态学报》2012,32(17):5574-5580
体温是影响变温动物表现的最重要生理学变量。检测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虎纹蛙的雌性亚成体、雄性亚成体、幼体和蝌蚪这4个发育阶段的选择体温和热耐受性。单因子方差分析表明,虎纹蛙选择体温、耐受低温、耐受高温和温度耐受范围的组间差异均显著,幼体的选择体温(24.13℃)显著低于雌性亚成体(28.06℃)、雄性亚成体(29.27℃)和蝌蚪(28.23℃),雌性亚成体、雄性亚成体和蝌蚪之间差异不显著;幼体的耐受低温(13.85℃)显著高于雌性亚成体(11.27℃)、雄性亚成体(10.84℃)和蝌蚪(10.74℃),雌性亚成体、雄性亚成体和蝌蚪之间差异不显著;幼体具有显著低的耐受高温(35.48℃)、蝌蚪具有显著高的耐受高温(43.31℃),雌性亚成体(39.55℃)和雄性亚成体(39.02℃)的耐受高温差异不显著;幼体(21.62℃)具有显著小的温度耐受范围、蝌蚪(32.58℃)具有显著大的温度耐受范围,雌性亚成体(28.28℃)和雄性亚成体(28.18℃)的温度耐受范围差异不显著。虎纹蛙幼体和亚成体体温和水温之间在降温速度和升温速度的相关关系均显著。用回归剩余值去除水温变化速度对体温变化的影响,双因子方差分析(降温和升温速度为重复检验设置)表明,幼体的体温变化速度显著大于亚成体,两性亚成体间差异不显著;温度变化类型(降温和升温)和两因子的交互作用对体温变化的影响不显著。基本热生态位分离和体温调节能力的发育限制是形成上述现象的最可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8.
随着离子色谱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已在环境监测、能源行业、食品饮料行业、化学工业、制药行业和生命科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文章主要针对离子色谱法测定水样中阴离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9.
锌离子在小鼠胰岛细胞内的聚集和转运与锌转运蛋白家族(Zinc transporters,ZnTs)的关系密切。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首次对小鼠胰腺中ZnT7的定位、分布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探讨了锌转运蛋白7对小鼠胰岛细胞中锌离子稳态的维持以及对进一步了解锌与胰岛素之间的关系、锌离子对糖尿病的发生和治疗的研究打下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10.
混合培养体系对染料的脱色和降解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混合培养体系对染料的脱色和降解的条件,为实际应用奠定一定基础.方法:利用4株细菌和4株丝状真菌组建了一真菌细菌混合物培养体系,考察了该混合培养体系对各单一依染料的脱色与降解情况,初步研究了其对混合染料脱色与降解的工艺条件,包括接种比例、处理时间、氧气供应、接种顺序等.结果:真菌与细菌同时接种,且接种比例为2:1,振荡培养到3h就达到很高的脱色率和降解率,12h时脱色率和降解率分别达到98.36%和89.89%;而且该混合培养体系对高浓度染料有较强的耐受性,在染料浓度高达320 mg/L时,脱色率和降解率仍高达97.03%和74.03%.结论:得到了该混合培养体系对染料脱色和降解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