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水域生态学中生物稳定同位素样品采集、处理与保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由于能够刻画复杂的食物网结构并追踪食物网中的能量流而成为水域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但是当水生生物样品采集、处理和保存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时, 营养关系分析中的同位素结果可能会产生误导性解释。文章采用数据模拟分析和文献总结的方法, 研究了水域生态系统中样品采集、处理和保存对于稳定同位素的影响, 概括性地建议了水域生态系统中适合应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开展生态学研究的样品采集、处理和保存的注意事项。但今后仍需进一步评估样品采集、处理和保存对稳定同位素比值的影响效果, 确定化学动力学在水生生物样品采集、处理和保存中的作用, 以进一步完善水生生物样品的采集、处理和保存稳定同位素生态学研究规范。  相似文献   
12.
福尔马林固定铜鱼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扩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鱼(Coreius heterodon)作为长江中、上游的重要经济鱼类是研究三峡大坝阻隔效应的重要材料之一。然而,过去的铜鱼标本都保存在福尔马林溶液中,有必要探讨从福尔马林固定的铜鱼标本中有效提取基因组DNA的方法以及这些DNA用于微卫星和线粒体分析的可行性。本实验通过改进的酒精梯度浸泡法去除标本中的甲醛,然后用酚-氯仿抽提法成功地提取到了铜鱼标本的基因组DNA;设计引物后进行了线粒体和微卫星的PCR扩增,扩增产物经银染检测。微卫星扩增结果显示只有部分个体可以扩出目的带,而线粒体控制区部分区段在所有个体中均能稳定重复的扩出;mtDNA SSCP分析显示带型一致。结果表明,福尔马林固定的铜鱼标本可以被用来开展短片段的扩增和遗传变异分析等方面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从9种(鱼兆)科鱼类的福尔马林标本中获得了333 bp的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的序列.这9个种分别代表(鱼兆)科鱼类的8个属.333 bp的DNA序列经MUST软件排序后,有101个变异位点,其中有39个信息位点.序列在成对物种间的距离为8~48.平均遗传距离为2.4%~14.4%.简约分析产生了最大简约系统树,其步长是162(CI=0.735,RI=0.494).在该系统树上,Bagarius是最原始的属,并与所有其他的物种形成姊妹群.其余8个属形成一个单系类群并分为二个姊妹群.尽管在形态上具有13个离征,但在分子系统树上,(鱼宴)(鱼兆)鱼类并未形成一个单系类群.可能的原因是333 bp序列中的星系信息位点太少;另外单从福尔马林浸制标本获得的DNA序列的可靠性尚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4.
Peng XL  Gao XL  Chen J  Huang X  Chen HS 《生理学报》2003,55(5):516-524
研究市售中药制剂鸡矢藤注射液和野木瓜注射液有无抗伤害及抗炎作用。采用两种持续性痛动物实验模型——蜜蜂毒(bee venom,BV)模型和福尔马林(formalin,F)模型,评价鸡矢藤注射液和野木瓜注射液系统给药对持续性自发痛反应、原发性热和机械痛敏及炎症反应的作用效果。成年清醒大鼠足底皮下注射BV(0.2%,50μl)不仅可诱发注射侧长达1h以上的、持续的、单相性的自发痛反应(其表现为自发缩足反射行为)和之后出现的持续3—4d的原发性热和机械痛敏现象,而且注射爪出现明显的红、肿等炎症反应。皮下注射F(2.5%,50μl)则产生双相性自发痛反应。与盐水组比较,致痛前系统给予0.32、1.6和9.0ml/kg三个剂量的500%鸡矢藤注射液或250%野木瓜注射液,对BV或F诱致的1h自发缩足反射次数具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致痛5min后分别给予鸡矢藤或野木瓜注射液对BV或F诱发的自发痛反应也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然而,致痛前或致痛后静脉注射鸡矢藤注射液或野木瓜注射液对BV诱致的原发性热/机械痛敏及炎症反应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纳洛酮(一种非选择性的阿片受体拮抗剂)不能翻转鸡矢藤或野木瓜注射液对BV产生的自发痛反应的镇痛作用,提示其镇痛作用不是由内源性阿片受体介导。本研究结果证实鸡矢藤或野木瓜注射液能预防和缓解临床持续性自发痛,但是对原发性热/机械痛敏及炎症反应均无抗伤害效应和抗炎作用。在中药镇痛抗炎有效成分的筛选和评价中,BV模型是一个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Li Y  Yuan B  Tang JS 《生理学报》2007,59(6):777-783
本文旨在研究丘脑中央下核(thalamic nucleus submedius,Sm)是否参与持续伤害感受性调制。以自动运动检测系统记录大鼠一侧后爪皮下注射福尔马林诱发的伤害性行为(烦乱反应)为指标,观察电刺激和电解损毁Sm对烦乱反应的效应。结果显示,电刺激(100μA,5min)同侧或对侧Sm明显抑制福尔马林诱发的第二时相的烦乱反应,而刺激Sm外邻近结构(超过0.5mm)对烦乱反应无明显效应。电解损毁双侧Sm对第一或第二时相的烦乱反应均无影响。结果提示,Sm不仅参与急性时相性伤害感受性调制,也参与持续性伤害感受性调制。本研究为Sm参与下行痛调制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福尔马林保存的鱼类标本中获得高质量DNA是比较困难的。我们对前人的方法进行了如下改进:1)在标本的前处理过程中,通过长时间的缓冲液浸泡、短暂的加温、真空干燥来消除福尔马林对样品的影响;2)在样品消化过程中,加入相对过量的蛋白酶K和还原剂;3)提取DNA后立即进行PCR反应,并增加反应的循环次数和提高退火温度。通过这些改进,我们成功地从福尔马林保存的鱼类标本中提取出了高质量DNA;通过对比不同方法(福尔马林、酒精及冰冻)处理过的标本的DNA测序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值得信赖的;标本从死亡到用福尔马林处理之间的时间延搁可能是影响所提取的DNA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Nie H  Wang H  Zhang RX  Gao WC  Qiao JT 《生理学报》2004,56(4):455-460
实验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了大鼠鞘内分别注入蛋白激酶(PKC)抑制剂Chelerythrine(Chel)、纳洛酮(Nal)、或二者同时注入后,由后脚掌注射福尔马林引起的脊髓腰膨大背角中c-fos蛋白样免疫活性(Fos-LI)神经元数目的改变。结果发现:(1)鞘内注入Chel可显著降低福尔马林注射侧脊髓背角中Fos-LI神经元的数目,同空白对照组(鞘内注入生理盐水或10%的DMSO)相比,降低60.3%(P<0.001):(2)鞘内注入Nal后,福尔马林注射侧背角中Fos-LI神经元显著增加,同对照组相比,增加46.0%(P<0.01),而以背角深层增加最为明显;(3)在鞘内同时注入Chel和Nal后,与单独注入Nal组相比,脊髓背角中Fos-LI神经元的数目显著降低(降低53.2%),此数值与上述单独注入Chel时引起Fos-LI神经元降低的百分率近似。结果提示:(1)PKC只参与脊髓背角中部分Fos-LI神经元中c-fos蛋白的表达;(2)PKC可能不参与背角中同时激活的μ-(以及部分δ-)阿片受体对脊髓伤害性感受的调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观察大鼠后脚掌皮下注射福尔马林后脊髓背角P物质免疫阳性反应(SPLI)变化的节段性分布及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内甲啡肽样免疫阳性反应(MELI)的变化。结果显示,注射福尔马林后,脊髓腰段(L1-2,L4-5)背角SPLI显著增强(P<.05),30min组与60min组相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胸脊髓(T8)无显著变化(P>0.05);颈脊髓背角SPLI有增强趋势(0.05<P<0.1);PAG中MELI减弱,腹外侧部30min组比60min组变化更大(P<0.05)。PAG中MELI与脊髓背角SPLI变化的时相关系提示福尔马林致痛引起的脊髓背角P物质的增多可能与PAG中甲啡肽及阿片受体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9.
福尔马林引起的急性内脏炎症痛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深入开展内脏痛的研究,建立急性内脏炎症痛模型。方法:实验选用Wistar 大鼠,雌雄不拘,体重240~270 g。本实验分两个部分:①大鼠乙状结肠壁粘膜下注射福尔马林(0 .1ml,5 %) 复制急性内脏炎症痛模型;②检测吗啡(1 mg/kg,2 mg/kg,4 mg/kg)对模型疼痛分数的影响。结果:①福尔马林具有显著的致痛效应,实验组的疼痛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1) ;②疼痛分数能够反映内脏疼痛程度;③吗啡对模型具有显著、剂量依赖的止痛效应(P< 0.01) 。结论:①大鼠乙状结肠壁粘膜下注射福尔马林可作为急性内脏炎症痛模型;②疼痛分数能客观反映了内脏疼痛程度,可作为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20.
从9种科鱼类的福尔马林标本中获得了333bp的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的序列。这9个种分别代表科鱼类的8个属。333bp的DNA序列经MUST软件排序后,有101个变异位点,其中有39个信息位点。序列在成对物种间的距离为8~48。平均遗传距离为24%~144%。简约分析产生了最大简约系统树,其步长是162(CI=0735,RI=0494)。在该系统树上,Bagarius是最原始的属,并与所有其他的物种形成姊妹群。其余8个属形成一个单系类群并分为二个姊妹群。尽管在形态上具有13个离征,但在分子系统树上,鱼类并未形成一个单系类群。可能的原因是333bp序列中的星系信息位点太少;另外单从福尔马林浸制标本获得的DNA序列的可靠性尚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